第26章:铜炮铸成,战力跃升
军器所的热浪几乎要把空气点燃,熔炉里的铜水翻滚着,泛着炫目夺目的金光,像一头蛰伏的火龙,随时准备喷薄而出。我站在工坊外,看着漫天飞舞的火星与缭绕的黑烟,忍不住自嘲:“以前在特战旅玩的都是现代化武器,哪见过这种纯手工铸造的铜炮?现在倒好,天天泡在军器所,跟着老工匠研究火候、模具,还得操心扫盲教育,活脱脱变成了‘铁匠兼教书先生’,穿越后的职业跨度真是离谱到家了。”
工坊内,老工匠林九正带领着徒弟们围在熔炉旁,每个人脸上都沾满了铜屑与汗水,眼神却死死盯着炉口,屏息等候。林九的双手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褶皱与伤疤,那是几十年与烈火、铁器打交道的印记,此刻正激动得不停颤抖,握着铁钳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火候到了!准备浇筑!”他嘶哑的声音穿透嘈杂的锻造声,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徒弟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撬动熔炉底部的导流槽。滚烫的铜水如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出,带着刺耳的嘶鸣与灼人的热浪,映亮了整个军器所,连墙角的阴影都被染成了耀眼的金色。我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被这壮观又危险的景象震撼到:“乖乖,这要是一不小心溅出来,怕是直接成烤串了,老工匠们真是在用命铸炮。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工匠手艺是真没话说,但大多不识字,图纸看不懂、参数记不住,之前好几次因为误读口头指令差点出岔子,扫盲这事儿是真不能拖了。”
铜水缓缓流入早已准备好的模具中,发出“滋滋”的声响,蒸汽冲天而起,模糊了众人的视线。林九紧盯着模具,嘴里不停念叨着:“慢些,再慢些……”生怕出现一丝纰漏。这已经是他数月来的第几十次尝试,之前几次不是铜水纯度不够,就是炮身浇筑后出现裂痕,耗费了无数铜材与心血,如今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我看着林九泛红的眼眶,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这门铜炮,不仅是老工匠的心血,更是大宋抗蒙的希望。有了它,凤卫军的火力将实现质的飞跃,而扫盲教育能让工匠们更精准地掌握铸造工艺,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批量生产才能有保障。
等待铜水冷却的时间,漫长得像是过了一个世纪。军器所的温度渐渐降了下来,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晨光透过工坊的窗户照进来,落在渐渐凝固的铜炮上。林九带着徒弟们小心翼翼地拆开模具,一门黝黑发亮的铜炮赫然出现在眼前——炮身圆润光滑,线条流畅,炮口黝黑深邃,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威慑力。
“成了!我们成功了!”林九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炮身,老泪纵横。徒弟们也欢呼起来,工坊内的压抑与疲惫瞬间被喜悦取代。我走上前,拍了拍林九的肩膀:“林老,辛苦你了!这门炮是咱们大宋的宝贝!另外,本宫已经安排了教员,明日就来军器所开展扫盲教育,教大家识字、算术,以后看图纸、记参数就不用再靠口口相传了,批量生产的效率也能提上来。”
林九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躬身行礼:“主子英明!属下们早就想识字了,只是没人教。要是能看懂图纸,咱们铸造铜炮的速度和精度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我笑着点头,心里却暗自嘀咕:“总算把扫盲这事儿提上日程了,不然每次跟工匠们沟通都得费老大劲,明明一张图纸能说清的事,非得比划半天,真是急死个人。”当即下令:“将铜炮运往城外试射场,今日便进行试射!扫盲班的场地和教材也尽快安排妥当,争取早日让工匠们学有所成。”
城外的试射场开阔平坦,百米外立着一道厚实的石墙,那是专门用来测试威力的靶标,石墙足有三尺厚,寻常火炮根本无法撼动。试射场周围挤满了围观的士兵与将领,大家都好奇这门耗费数月心血的铜炮,究竟有多大威力。观测点搭建了简易高台,我、林霜、苏绾站在台上,林霜手持望远镜,随时准备观察炮弹落点;苏绾则拿着纸笔,准备记录各项参数。
铜炮被稳稳安放在炮架上,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装填火药与炮弹。阳光洒在黝黑的炮身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炮口对准百米外的石墙,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威严。我走到炮旁,亲自调整角度与装药量,心里难免有些忐忑:“可别掉链子啊,不然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以后没法混了。再说了,铜炮要是表现好,也能让工匠们更有干劲,扫盲班的积极性也能提上来。”
“点火!”随着我一声令下,士兵点燃了引线。引线“滋滋”作响,火星快速蔓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铜炮。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仿佛惊雷炸响在耳边,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颤。硝烟瞬间弥漫开来,裹着炮灰四处飞溅,形成一团巨大的灰色烟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枚炮弹呼啸而出,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精准地轰向石墙。
“轰隆!”
又是一声巨响,石墙被炮弹击中的瞬间,无数石屑飞溅,烟尘滚滚。待烟尘散去,所有人都惊呆了——那道厚实的石墙,竟然被轰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碎石散落一地,墙体摇摇欲坠。
“好!打得好!”士兵们率先反应过来,齐声欢呼,掌声与呐喊声震彻云霄。将领们也面露狂喜,纷纷称赞:“此炮威力惊人,有了它,何惧蒙军!”
我看着被轰穿的石墙,心里乐开了花,忍不住大笑:“哈哈!这‘凤霆炮’果然名不虚传!以后蒙军的城墙,在咱们面前就是纸糊的!”当即下令,“林老,即刻组织工匠批量生产,每门炮身都要刻上‘驱除鞑虏,还我中华’八个字,让将士们时刻铭记使命!扫盲班也要抓紧推进,本宫要让每一位工匠都能看懂图纸、算准参数,造出更多、更精良的铜炮!”
林九躬身领命:“属下遵旨!”
接下来,便是协同演练。我亲自操控铜炮,林霜手持望远镜观察落点,苏绾则负责记录参数并传递调整指令。“角度偏左半度,装药量减少一成。”林霜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通过望远镜精准捕捉炮弹落点的偏差。
苏绾快速记录下来,随即向我传递指令:“主子,林统领观测到偏差,需向左调整半度,减少一成装药量。”
我立刻动手调整,动作熟练而迅速。经过数月的研究与练习,我对这门铜炮的性能已经了如指掌。再次点火发射,炮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靶心,石墙上的窟窿又大了几分。
“完美!”我拍了拍手,转头看向林霜和苏绾,三人相视一笑,满是喜悦与骄傲。接连三发炮弹,在我们的默契配合下,全部命中靶心,威力一次比一次精准。
炮身再次炸响时,飞溅的炮灰溅到了林霜的脸颊上,沾了几点黑色的污渍。我见状,自然地走上前,伸手为她擦掉,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细腻的肌肤,忍不住顺手捏了一把,打趣道:“哟,林统领这沙场摸爬滚打的手,脸倒是保养得不错。”
林霜身体微僵,眼底瞬间闪过一丝武将特有的凌厉,随即化为狡黠的笑意。她没说话,只是反手攥住我的手腕,力道带着常年握刀的沉稳,另一只手蘸了掌心残留的炮灰,狠狠往我脸上抹了一把,动作干脆利落,带着股“有仇当场报”的狠劲:“主子既然这么闲,不如陪属下练练手?看是你的铜炮快,还是我的刀快。”黑色的炮灰在我白皙的脸上划出一道明显的痕迹,与她眼底的笑意形成鲜明对比。
“好家伙,下手真狠!”我笑着反击,伸手去挠她的腰侧,林霜习武之人反应极快,侧身躲开,反手就想扣住我的胳膊,两人在试射场上你来我往地打闹起来。
苏绾站在一旁看得眉眼弯弯,手里还拿着记录参数的纸笔,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我趁她出神,突然跨步上前,反手将她打横抱起。苏绾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搂住我的脖颈,纸笔掉落在地。我低头在她泛红的脸颊上重重香了一口,带着硝烟味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
苏绾的脸颊瞬间红透,从耳根蔓延到脖颈,眼神先是慌乱地躲闪,随即染上一层水润的羞怯,手指紧紧攥着我的衣襟,力道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没有挣扎,只是小声嘟囔:“主子……好多人看着呢……”声音细若蚊蚋,却带着几分娇嗔,不同于平时的沉稳干练。等我把她放下,她立刻后退半步,双手背在身后,低着头不敢看我,脸颊依旧红得发烫,却悄悄抬眼瞟了我一下,又飞快地低下头,耳尖红得几乎要滴血。
三人嬉闹间,周围的士兵们也跟着哄笑起来,试射场上的紧张与严肃瞬间消散,只剩下轻松与喜悦。打闹过后,我们重新站在铜炮旁,望着轰穿石墙的战果,神色渐渐坚定。“数月心血,终有成效。”我感慨道,“有了凤霆炮,再加上扫盲教育,咱们抗蒙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林霜抬手擦掉脸上的炮灰,眼神锐利如鹰:“有此利器,再加上凤卫军的将士们和识字明理的工匠,定能大破蒙军,收复失地!”
苏绾也渐渐平复了心绪,捡起地上的纸笔,指尖依旧带着一丝微颤,轻声补充:“后续需加快生产进度,同时督促扫盲班教学,让工匠们尽快掌握基础的读写算术能力。另外,还要编制标准化的操作手册,方便工匠们学习和参考,确保每一门铜炮的质量都能达标。”
我看着她们,心里满是欣慰。这一路走来,我们三人并肩作战,默契越来越深,彼此的眼神交汇间,满是信任与依赖。“绾绾说得对。”我说道,“即刻制定火器配备计划,新铸的铜炮优先配属凤翎轻骑营与前线防线,让他们尽快形成战斗力。扫盲班那边,要选派有耐心、有经验的教员,因材施教,争取三个月内让大部分工匠都能独立看懂简单的图纸和参数表。”
“属下遵旨!”林霜和苏绾齐声应下。
回到临时军营时,已是傍晚。营帐外晾晒着训练器械,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白天的试射场景,脸上满是憧憬与斗志。我坐在帐内,看着桌上摆放的铜炮参数、生产计划和扫盲班教案,心里忍不住感慨:“从最初的冷兵器对抗,到现在的火器跃升,再到扫盲教育,咱们凤卫军真是一步步在成长。以前在特战旅,哪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亲手参与铸造铜炮,还得当‘教书先生’教工匠识字?不过话说回来,能让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摆脱‘睁眼瞎’的困境,也是件积德的事,毕竟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到哪都管用。”
苏绾走进帐内,递来一杯温热的茶水,脸颊上的红晕尚未完全褪去,眼神也柔和了许多:“主子,生产计划和扫盲班教案已经初步拟定,林老那边预计每月能铸造十门凤霆炮,扫盲班明日便可开课,第一批学员以核心工匠为主。”
我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好,辛苦你了。对了,蒙军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林霜也走进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硝烟味:“探子传回消息,蒙军近期在边境集结兵力,似乎有南下的迹象。不过他们还不知道咱们已经铸成铜炮,更不知道咱们在推进工匠扫盲,这对咱们来说,是个不小的优势。”
“正好,让他们尝尝凤霆炮的厉害。”我冷笑一声,“等他们南下,咱们就用铜炮好好招待他们,让他们知道,大宋早已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凌的软柿子了。等扫盲班出了成果,咱们的铜炮产量和质量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定能把蒙军打得落花流水!”
心里却暗自嘀咕:“蒙军要是知道咱们不仅有了厉害的铜炮,还在给工匠扫盲,怕是得吓得连夜撤军吧?不过那样就没意思了,总得让他们吃点苦头,才能记住教训。再说了,扫盲这事儿不仅能提升铸炮效率,以后推行新政、普及知识也能有个基础,算是一举多得。”
夜色渐深,营帐内的灯火依旧明亮。我看着身边的林霜和苏绾,心里满是感慨:穿越到南宋的这些日子,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从最初的孤立无援,到现在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拥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拥有了足以改变战局的火器,还能为工匠们开启扫盲之路,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凤霆炮的铸成与扫盲教育的推进,不仅是战力的跃升,更是希望的象征。它代表着大宋不再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代表着我们不仅要在军事上战胜蒙军,更要在文明与教育上实现进步,为大宋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我知道,接下来的路依旧充满荆棘,蒙军的反扑、朝堂的阻力、资源的短缺,都会是我们前进路上的障碍。但只要我们三人并肩作战,相互扶持,只要凤卫军的将士们上下一心,只要工匠们能通过扫盲教育掌握更多技能,只要这门凤霆炮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好好休息,明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对林霜和苏绾说道,“等批量生产的铜炮装备部队,扫盲班也初见成效,咱们就主动出击,给蒙军一个措手不及!”
“属下遵命!”
两人转身离去,营帐内恢复了宁静。我看着桌上的铜炮图纸和扫盲班教案,指尖划过“驱除鞑虏,还我中华”八个字,眼神坚定。这不仅是刻在炮身上的誓言,更是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信念。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图纸与教案,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坚信,有凤霆炮在手,有扫盲教育赋能,有凤卫军在侧,有林霜和苏绾相伴,我们一定能实现这个誓言,迎来大宋的太平盛世。而那些曾经欺辱大宋的蒙军,终将在铜炮的轰鸣声中,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