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宋后抗蒙,重铸华夏
本书标签: 穿越  穿越重生 

第29章:北伐前准备,整军誓师

宋后抗蒙,重铸华夏

第29章:北伐前准备,整军誓师

临安校场的晨光被八万大军的铠甲映得雪亮,队列如刀切般整齐,玄色战袍在风里猎猎作响,铜炮与线膛火铳的冷光刺破晨雾,连空气都透着肃杀之气。我站在高台之上,望着眼前气势如虹的队伍,忍不住自嘲:“以前在特战旅,带百八十人的精英小队就觉得够威风了,现在倒好,直接升级成‘大宋陆军总司令’,手底下管着八万大军,这穿越后的晋升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就是天天跟文官扯皮、跟粮草较劲,比搞战术推演累多了。”

身后的林霜一身银甲覆体,腰间长刀佩挂整齐,肩甲上的凤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眼神锐利如鹰:“主子,八万大军已集结完毕!三百门铜炮、四万支线膛火铳均已配属到位,步炮骑协同训练达标,士兵们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征!”

我点头,目光扫过军阵中按兵种划分的区块,心里满是底气:“有这些家伙事儿,再加上咱们的训练,蒙军的铁骑就算是铜皮铁骨,也得给我碎成渣。”转头看向苏绾,她手里捧着一卷厚厚的战略地图,指尖还沾着些许墨迹,显然是连夜修订完毕:“绾绾,战略部署都敲定了?”

苏绾上前一步,将地图在高台案几上展开,密密麻麻的记号看得人眼花缭乱:“主子,这是最终版抗蒙战略地图。阿古拉主力在黄河沿岸部署,蒲氏残余势力盘踞豫西山区,咱们的北伐路线分三路推进,补给点已在沿途州府设立,每三日可轮换一次粮草,确保供应无忧。”她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红线,“林霜统领率三万骑兵为先锋,直插阿古拉侧翼;主子亲率四万步兵与火器营为中军,正面突破;属下率一万兵力留守后方,保障补给线安全。”

“想得周全。”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心里却暗自嘀咕:“幸好有绾绾这等智囊,不然我光靠前世的战术知识,怕是得在地图上绕晕——毕竟指挥八万大军,跟指挥特种小队完全是两码事。”正说着,亲兵来报:“主子,文官集团的几位大人求见,说是有要事商议。”

我挑眉,心里咯噔一下:“该来的还是来了,这帮老顽固,不出来刷一波存在感就浑身难受。”果然,没过多久,以礼部尚书为首的几位文官便缓步走来,脸上带着惯有的忧色,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皇后娘娘,”礼部尚书拱手行礼,语气沉重得像是在吊丧,“北伐之事,臣等以为不妥。劳师远征,耗费巨资,恐生内乱,不如固守临安,徐图后计,此乃无为而治之道。”

“无为而治?”我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震得周围空气都在颤抖,“等蒙军铁骑踏到临安城下,烧杀抢掠,你们再跟百姓讲‘无为而治’吗?”我指着校场中的大军,“这八万将士,都是自愿参军的热血男儿,他们的家人在蒙军铁蹄下流离失所,难道要让他们白白等待?”

“娘娘息怒,”另一位文官上前道,“臣等并非反对抗蒙,只是军事部署应由文官集团共同商议,岂能由娘娘一人独断?且固守临安看似‘无为’,实则是保全国力;北伐看似‘有为’,实则是穷兵黩武啊!”

“荒谬!”我拍案而起,案上的地图都被震得微微颤动,“你们这些文官的‘无为’,连无为而治的环境条件都弄不清!无为是和平年代顺应天道民心的治世之道,是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从容;而乱世之中,固守待毙绝非无为,是纵容豺狼噬咬家国的懦弱!”我眼神扫过众人,凌厉如刀,字字铿锵,“蒙军铁蹄之下,山河破碎,同胞被屠戮,妇女沦为奴隶,此时空谈‘无为’,与通敌叛国何异?本宫今日便告诉你们,主动北伐、驱逐鞑虏,还天下一个太平,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才是扫清寰宇、顺应天道民心的真正‘无为’——唯有先以‘有为’荡平乱世,方能迎来‘无为而治’的盛世!军事指挥权,本宫说了算!谁敢再干涉军事部署,以通敌叛国论处!”

文官们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额角渗出冷汗,再也不敢多说一句,悻悻离去。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忍不住吐槽:“这帮老顽固,就知道抱着书本空谈大道理,把先贤的智慧念成了迂腐的教条,真让他们上战场,怕是跑得比兔子还快。”

林霜上前道:“主子不必动怒,属下已安排教员们对士兵进行战前动员,宣传抗蒙保家的理念,强化军纪,确保部队不受流言影响。”她顿了顿,补充道,“训练强度已加倍,士兵们每日负重跑十里,再进行火器操作与协同演练,确保每一个人都能熟练掌握装备——现在就算文官想挑刺,也找不出半点毛病。”

“做得好。”我点头,心里满是欣慰。接下来的几日,我每日都泡在军营中,与将士们一同训练,亲自示范线膛火铳的操作技巧,讲解弹道原理与协同战术,手把手纠正士兵的动作;检查铜炮调试时,还特意用现代军工知识指导工匠校准炮口偏差,确保每一门炮都能精准打击。苏绾则忙着核对粮草与补给,小到每一名士兵的口粮、药品,大到铜炮的炮弹储备、马匹的草料供应,都一一过问,甚至制定了应对突发断供的应急预案;林霜则严格监督训练,对偷懒耍滑的士兵绝不姑息,军棍之下,再无懈怠之徒,军营中处处洋溢着紧张而有序的备战氛围。

誓师大会前夜,临时军营的寝帐内,灯火昏暗。我、林霜、苏绾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放着简单的酒菜,却没人有心思动。“此番北伐,定要驱除鞑虏,还我中华。”我举起酒杯,眼神坚定,杯中酒液微微晃动,映着烛火的光晕。

林霜与苏绾同时举杯,齐声回应:“生死与共,绝不退缩!”

三杯酒下肚,帐内的氛围愈发沉重。我拿起林霜的头盔,轻轻为她整理头盔系带,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动作温柔却带着力量,心里满是不舍与坚定:“战场凶险,务必保重自身。你的刀法再厉害,也别硬拼,记住,我们要一起见证胜利——少了你,这北伐大军就少了一把最锋利的刀。”

林霜点头,眼眶有些发红,紧紧握住我的手,掌心粗糙却有力,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主子放心,属下会护你周全,也会照顾好自己——就算拼了性命,也绝不会让蒙军伤你分毫,更不会让你独自面对这乱世。”

我又转向苏绾,帮她理了理衣襟,指尖拂过她细腻的肌肤,带着珍视:“你留守后方,看似安全,实则责任重大。补给线是大军的生命线,文官集团虎视眈眈,蒙军也可能暗中偷袭,一定要盯紧。遇到问题及时传信,别自己硬扛,记住,你是我最信任的智囊,你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苏绾攥紧手中的战略地图,指尖微微发白,眼神却异常坚定,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主子放心,属下定会守住补给线,盯紧文官集团,绝不让他们拖北伐的后腿。等你们凯旋归来,属下一定备好庆功酒,再为你绘制收复河山的全图。”

我看着眼前的二人,心里满是牵挂。穿越到南宋,能遇到她们,是我最大的幸运。从战场到朝堂,从并肩作战到朝夕相伴,这份情谊早已超越生死,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活着回来。”我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却更多的是坚定。

林霜伸手搂住我的肩膀,力道沉稳,给人满满的安全感,仿佛一座可以依靠的山岳:“主子放心,有我在,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苏绾也靠过来,握住我的另一只手,掌心温热,传递着无声的力量:“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大宋一定会太平的,我们三人,一定会再一起看临安的烟花。”

帐内的灯火摇曳,映照着三人依偎的身影,沉默却坚定。这一夜,我们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守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体温与心跳,仿佛这样就能汲取无穷的力量,足以抵御前路所有的风霜。

次日清晨,临安校场人声鼎沸,北伐誓师大会正式举行。高台之上,抗蒙旗帜迎风飘扬,正中央摆放着一把黝黑的铁锤——那是一位牺牲老兵的遗物,他在守卫泉州港时,用这把铁锤砸死了三名蒙军,最终力竭牺牲,锤头的凹陷处还留着血迹与兵刃碰撞的痕迹。

我身着金色战甲,走上高台,战甲上的凤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目光扫过台下八万将士,声音洪亮如钟,穿透喧嚣,直抵人心:“将士们!蒙军铁骑踏我河山,杀我同胞,抢我妇女,掠我财物,此仇不共戴天!今日,本宫率你们北伐,就是要驱除鞑虏,还我中华!让那些侵略者血债血偿,让流离失所的百姓重返家园!”

台下将士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仿佛要掀翻天际:“抗蒙保家,还我河山!抗蒙保家,还我河山!”

“这把铁锤,”我拿起台上的铁锤,入手沉重,仿佛承载着无数英烈的意志,递给苏绾,“是牺牲老兵的遗物,象征着英烈宁死不屈的精神。今日,我将它交给苏绾保管,等我们北伐胜利,再将它供奉在英烈祠中,告慰先烈在天之灵,让后世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与坚守!”

苏绾双手接过铁锤,眼眶泛红,指尖轻轻摩挲着锤头的纹路,郑重地点头,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却异常坚定:“属下定不负所托!定守好后方,等主子与将士们凯旋,共祭英烈!”

这时,文工团走上前来,奏响激昂的战鼓,唱起了《抗蒙北伐颂》:“靖康耻,犹未雪。民众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激昂的歌声回荡在校场之上,将士们群情激昂,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跟着齐声合唱。歌声里,有悲愤,有不甘,更有必胜的信念,穿透云层,响彻天地。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热血沸腾,仿佛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将士们!”我再次开口,声音带着无尽的力量,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北伐就此开始!愿我们不负家国,不负先烈,不负百姓!凯旋之日,本宫与你们共饮庆功酒;若有不测,本宫亦与你们共赴黄泉!”

“驱除胡虏,还我河山!誓死不渝,与国共存!”将士们的呐喊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随着我一声令下,林霜率领三万骑兵率先出发——铁骑如潮,马蹄声震天动地,扬起漫天尘土,其疾如风,仿佛一道黑色闪电,瞬间冲向前方,骑兵们腰间长刀斜挎,肩上背着短铳,神情悍勇,锋芒毕露,卷起的气流都带着肃杀之气。紧接着,我亲率中军缓缓跟进,四万步兵排列成整齐的方阵,步伐沉稳划一,踏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巨响,其徐如林,透着不动如山的气势;铜炮被马拉大车载着,整齐排列在队伍两侧,炮口高昂,直指前方;线膛火铳手们肩扛火器,眼神坚定,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彰显着必胜的信念。最后,后勤部队紧随其后,粮草、药品、弹药有序运送,构成了一条绵延数十里的钢铁长龙。

苏绾站在高台上,手持铁锤,目送我们离去,眼神里满是牵挂与期盼,直到大军的身影消失在远方,依旧伫立不动。

队伍缓缓驶出临安城,沿着既定路线向北推进。我骑在战马上,望着前方连绵的群山,心里感慨万千。北伐之路,注定充满荆棘,蒙军的凶残、粮草的压力、文官的掣肘,都是我们要面对的挑战。但我无所畏惧,因为我身后有八万热血将士,有林霜和苏绾的陪伴,有全民共治的理念指引,有超越时代的火器加持,更有重铸中华的前世执念。

“主子,前面就是豫西山区,蒲氏残余势力就在前方山寨盘踞。”林霜策马来到我身边,语气带着几分不屑,骑兵先锋已探明对方虚实,“不过是些乌合之众,不足五千人,连像样的铠甲都没有,纯属北伐路上的绊脚石。”

我勒住马缰,眼神锐利如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是绊脚石,那就一脚踹开!传令下去,无需迂回试探,骑兵先锋直接展开阵型,线膛火铳手同步推进,一轮齐射扫清外围;后续火器营的铜炮不用浪费炮弹,留着对付蒙军主力,让步兵冲上去收尾即可。”我顿了顿,补充道,“速战速决,别在这种小鱼小虾身上浪费时间,给后续各州府立个榜样——敢阻拦北伐大业者,这就是下场!”

“遵命!”林霜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应声而去。只见她抬手一挥,三万骑兵瞬间展开扇形阵型,骑士们纷纷取下肩上短铳,瞄准前方山寨方向;紧随其后的线膛火铳手们迅速列成三排阵列,枪口齐平,杀气腾腾。

“放!”随着一声令下,铳声如惊雷般响起,密集的弹雨呼啸着飞向山寨。山寨外围的栅栏瞬间被轰得粉碎,蒲氏私兵还没反应过来,便成片倒下,惨叫声此起彼伏。没等硝烟散尽,骑兵们策马冲锋,马蹄踏过残垣断壁,长刀挥舞间,将残余抵抗者一一肃清;步兵方阵稳步推进,对溃散的残兵展开清扫,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过半个时辰便宣告结束。

我骑在战马上,看着前方山寨升起的白旗,忍不住自嘲:“果然是大象踩蚂蚁,用现代火器对付这种古代私兵,简直是降维打击,连热身都算不上。”

大军稍作休整,收拢战利品、安顿被俘的无辜民众后,继续向北推进。阳光洒在大军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北伐的号角已经吹响,梦想的船舰已经起航。我知道,往后的路依旧充满艰险,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就一定能驱除鞑虏,重铸中华,迎来大宋的太平盛世。

骑兵的疾如风与中军的徐如林形成鲜明对比,蹄声、脚步声、武器碰撞声、车马滚动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北伐之歌。而我,将带着重铸中华这份前世执念与今生牵挂,率八万大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属于大宋的传奇,谱写一曲驱除鞑虏、还我河山的壮丽史诗。

上一章 第28章:海贸再拓,财源稳固 宋后抗蒙,重铸华夏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0章:北伐启航,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