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于朦的微光计划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无题

于朦的微光计划

《镜》的获奖让于朦的工作室彻底站稳脚跟,找上门的合作络绎不绝,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不接同质化的古装角色,不碰急功近利的快餐项目。2026年初,他收到了央视《宗师列传·唐宋风骨》的邀约,这次不是饰演单一词人,而是担任艺术指导并客串苏轼,节目组看中的正是他对古风意境的把控和执导经验。

筹备期间,他意外接到天娱老总的电话,语气不复当年的强势,反倒带着几分恳切:“公司旗下几个新人,想请你带一带,资源我们可以谈。”于朦没有拒绝,却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只带愿意沉下心打磨演技的,合约要公平,不能有捆绑条款。”

他选中了两个新人,一个是灵气十足但缺乏机会的女演员苏晚,一个是嗓音独特却屡屡被定义为“非主流”的歌手林澈。没有走“以老带新”的捷径,于朦让苏晚从《宗师列传》的小配角演起,亲自教她研读史料、揣摩古人仪态;给林澈量身打造了古风概念EP,将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结合,亲自执导MV。

质疑声随之而来,有人说他“忘本”,帮老东家培养对手;也有人说他“不务正业”,耽误自己拍戏。于朦不为所动,只是在苏晚因紧张NG多次时,轻声安慰:“别怕犯错,重要的是找到角色的魂”;在林澈的EP初版反馈不佳时,陪着他熬夜修改编曲:“坚持自己的风格,总会被看见”。

这一年夏天,《宗师列传·唐宋风骨》播出后口碑爆棚,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片段更是刷遍社交平台,于朦的艺术指导功力得到业内认可。苏晚饰演的小书童灵动鲜活,圈粉无数;林澈的EP《山河令》凭借独特的国风美学,斩获年度最佳国风专辑,其中单曲《赤壁赋》更是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爆款BGM。

正当工作室稳步发展时,危机悄然降临。某视频平台推出“独家艺人计划”,以高额签约金拉拢头部艺人,试图垄断优质资源,许多中小工作室面临生存危机。于朦的工作室也收到了邀约,条件是让他放弃自主项目,全面绑定平台。

“我们不能被牵着鼻子走。”于朦在团队会议上坚定地说。他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联合其他几家坚持内容创作的工作室,成立“微光联盟”,共享资源、联合制作,降低平台依赖;二是启动自己筹备多年的电影项目《追光者》,讲述一位摄影师穿越时空,记录不同时代普通人坚守梦想的故事——这是他上一世未能完成的导演梦。

电影拍摄过程异常艰难,平台暗中施压,不少投资方中途撤资,甚至有竞品公司恶意散布“影片资金链断裂”的谣言。最艰难时,于朦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把个人积蓄全部投入项目。汪俞岑得知后,主动联系他,带来了一笔投资:“当年你陪我看日出,现在我陪你追光。”

拍摄到关键场景时,需要在新疆喀什取景——那里是他的故乡,也是上一世春晚表演的地方。站在帕米尔高原的阳光下,于朦举起相机,拍下雪山与草原交织的画面,眼眶忽然湿润。上一世他在这里短暂停留,满心都是事业的焦虑;这一世他带着团队深耕创作,感受到的是故土的温暖与创作的踏实。

2027年秋,《追光者》作为国庆档影片上映。没有流量明星加持,没有大规模营销,却凭借真挚的情感和精良的制作,实现了口碑票房双逆袭。影评人评价:“于朦用镜头告诉我们,真正的光芒,来自于坚守与热爱。”

颁奖典礼上,于朦捧着最佳新人导演的奖杯,目光扫过台下的苏晚、林澈,还有并肩而坐的汪俞岑。他想起重生那天清晨的阳光,想起解约谈判时的笃定,想起拍摄现场的风雨,忽然明白:重生最大的馈赠,不是预知未来的能力,而是让他有机会重新选择——选择尊重内心,选择善待他人,选择把遗憾变成动力。

下台后,他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来自当年刁难他的天娱前经纪人:“你证明了,艺人与公司,从来不是对抗,而是共赢。”于朦笑了笑,没有回复,只是转身走向等候他的团队。

夜色渐浓,月光洒在红毯上,如同他名字里的于“朦”二字,温柔却有力量。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风雨,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已经懂得,所谓追光,不是追逐别人的光芒,而是活成自己的太阳,既能照亮前路,也能温暖他人。

他拿出手机,拍下头顶的月光,配文:“月光不负赶路人,重逢即是新开始。”发送成功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上一世的自己站在阴影里,朝着此刻的他,轻轻点头微笑。

上一章 月光重燃 于朦的微光计划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