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将军府便热闹了起来。青禾与晚晴忙着将收拾好的行装搬上马车,萧策则牵着萧念安与萧念禾,耐心地叮嘱他们路上要听话,不可胡闹。夏禾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夏老将军亲自前来送行,拍了拍萧策的肩膀,沉声道:“路上小心,照顾好阿禾和孩子们,到了京城,替我向老夫人问好。若是遇到什么事,立刻派人传信回来,北疆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放心吧,父亲。”萧策点头,“您也要多保重身体,切勿过度操劳。”
夏禾也走上前,握住夏老将军的手,轻声道:“父亲,我们会尽快回来的,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嗯,去吧。”夏老将军点了点头,眼中满是不舍,却也知道,孩子们终要去见自己的亲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切就绪,萧策与夏禾带着孩子们,登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马车缓缓启动,夏老将军站在府门前,一直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才转身回府。
马车行驶在北疆的官道上,车轮滚滚,卷起阵阵尘土。萧念安与萧念禾趴在车窗边,好奇地看着窗外的景色——金黄的农田,成群的牛羊,远处的群山,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鲜不已。
“爹爹,你看,那些牛羊跑得好快啊!”萧念安兴奋地喊道,小手紧紧抓着车窗。
“娘亲,前面的山好高啊,比北疆的山还要高吗?”萧念禾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夏禾。
夏禾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发:“等我们到了京城,还能看到更高的山,还有更热闹的街道,有卖糖葫芦的,有耍杂耍的,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哇,太好了!”萧念禾欢呼起来,萧念安也跟着拍手,车厢里顿时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萧策看着眼前温馨的景象,伸手握住夏禾的手,眼底满是温柔:“阿禾,你看,孩子们多开心。等到了京城,我带你和孩子们去逛庙会,去吃京城的特色小吃,去看皇宫的美景,好不好?”
“好啊。”夏禾点头,脸上满是期待,“我还想看看你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看看国公府的样子,看看母亲和亲友们。”
“嗯,我都会带你去的。”萧策笑着点头,低头在她的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
青禾与晚晴坐在另一辆马车里,晚晴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一边忍不住念叨:“青禾姐姐,你说,我姐姐现在是什么样子?她会不会还记得我?等我见到她,我有好多话想跟她说。”
青禾笑着安慰她:“放心吧,姐妹之间,无论隔多久,都不会忘记彼此的。等我们到了京城,少夫人一定会尽快安排你们见面的,到时候,你就可以好好跟你姐姐说话了。”
“嗯。”晚晴点头,眼中满是期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路南下,景色渐渐变化,北疆的荒芜与辽阔,渐渐被江南的温婉与秀丽取代。路边的树木枝繁叶茂,田间的水稻郁郁葱葱,偶尔还能看到潺潺流淌的小溪,景色宜人。
每日傍晚,他们都会在沿途的驿站歇息。萧策会带着孩子们去驿站附近散步,熟悉周围的环境;夏禾则会留在驿站,打理行装,给孩子们准备晚饭。青禾与晚晴则忙着烧水、打扫,一行人分工明确,相处得十分和睦。
这日,他们抵达一处名为“清风驿”的驿站,天色已晚,便决定在此歇息。晚饭过后,萧策带着萧念安与萧念禾去驿站外的小河边散步,夏禾则坐在驿站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泛起一丝思念。
她想起了北疆的百姓,想起了夏老将军,想起了那些在田间劳作的流民,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不知道北疆的收成是不是一切顺利。
“在想什么?”萧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走到夏禾身边,坐下,将一件披风披在她的身上,“夜里风凉,别着凉了。”
夏禾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道:“我在想北疆的事,想父亲,想百姓们,不知道我们走后,北疆一切都好吗?”
“放心吧,有父亲在,不会出任何问题的。”萧策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等我们从京城回来,就能看到丰收的景象,看到百姓们开开心心地过年,好不好?”
“嗯。”夏禾点头,心中的思念渐渐被暖意取代。她知道,无论她身在何处,萧策都会陪着她,北疆的百姓也会守着那片土地,等着他们归来。
萧念安与萧念禾跑了回来,扑到夏禾身边,萧念禾抱着夏禾的腿,软糯地说道:“娘亲,爹爹带我们去河边看小鱼了,小鱼好可爱,明天我们还去看好不好?”
“好,明天我们还去看。”夏禾笑着点头,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萧念安则拉着萧策的手,说道:“爹爹,我刚才看到一只小兔子,跑得好快,我想抓一只带回家,好不好?”
萧策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发:“小兔子要在大自然里生活,我们不能抓它,不然它会想妈妈的,就像我们想祖母一样,对不对?”
萧念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那我们不抓它,让它在这里陪着妈妈。”
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模样,萧策与夏禾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宠溺与温暖。月光洒在院子里,洒在他们身上,静谧而美好。归京的路途虽远,却因有彼此相伴,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变得温暖而惬意。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无论路途多远,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都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