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班会课上,陈老师宣布了学校艺术节的消息。艺术节定在十一月中旬,为期一周,有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多个比赛项目,每个班级至少要报三个项目。
“大家有什么擅长的,可以踊跃报名。”陈老师笑着说,“尤其是绘画比赛,我们班有知夏这样的人才,肯定能拿奖!”
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知夏身上。江小满立刻举手:“陈老师,我和知夏报名绘画比赛!我们一起画一幅画,肯定能拿第一!”
林知夏的心跳忽然快了起来。她想报名,因为她喜欢画画,也想和江小满一起参加比赛;但她又有些犹豫,因为上次画稿被嘲笑的场景还在眼前,她怕自己的画得不到评委的认可,怕让江小满失望。
“知夏,我们报名吧!”班会课后,江小满拉着她的手,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画我们上次在银杏公园的场景,有银杏树,有野餐垫,还有我们,肯定特别有意义!”
林知夏低头看着自己的笔尖,小声说:“可是……我怕画不好,拿不到奖怎么办?”
江小满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她的肩膀:“拿不到奖也没关系啊!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参加了,一起画了一幅画,这就够了!再说了,你的画那么好,肯定能拿奖的,我对你有信心!”
林知夏看着江小满坚定的眼神,心里的犹豫少了些。她想起了上次在图书馆画画时的感觉,想起了江小满看到她的画时兴奋的样子,想起了她们在银杏公园的约定。她想,也许她应该勇敢一点,为了自己的热爱,也为了和江小满的约定。
“好,我们报名!”林知夏抬起头,笑着说。
江小满兴奋地跳了起来:“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去告诉文艺委员,让她把我们的名字报上去!”
文艺委员是班里的女生许念,就是江小满之前说的那个古风控。她正在座位上整理报名表格,看到江小满和林知夏过来,笑着说:“你们是来报名绘画比赛的吧?我就知道你们会报名,知夏的画那么好,肯定能为我们班争光!”
江小满得意地说:“那当然!我们要画一幅最好看的画,拿第一名!”
许念笑着把她们的名字填在报名表上:“加油!如果需要帮忙,比如借画纸或者颜料,都可以跟我说,我爸爸是开文具店的,能拿到最好的画材。”
林知夏感激地说:“谢谢你,许念。”
从许念那里回来后,江小满就开始和林知夏讨论比赛的画。她们决定画一幅水彩画,主题是“银杏树下的约定”,画面里有巨大的银杏树,有坐在野餐垫上画画的她们,有飘落的银杏叶,还有湖面上的倒影。江小满负责画人物的轮廓和简单的背景,林知夏负责上色和细节处理。
接下来的几周,她们每天放学后都会留在教室里画画。江小满的进步很快,从一开始的线条稚嫩,到后来能准确地画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林知夏的上色技巧也越来越熟练,能很好地把握光影的变化,让画面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有一次,苏晓雨路过她们的座位,看到了她们的画稿。她停下脚步,看了一会儿,然后小声说:“你们的画……还不错。尤其是光影的处理,比上次那幅肖像画好多了。”
林知夏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谢谢你,苏晓雨。”
苏晓雨的脸微微红了,转身走开了。江小满凑过来,小声说:“你看,苏晓雨也觉得我们的画好!我们肯定能拿奖!”
林知夏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信心。她看着画稿上的银杏树和她们的身影,忽然觉得,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还收获了友谊,更重要的是,她变得更勇敢了,不再害怕别人的眼光,敢于追求自己的热爱。
比赛前的一天,她们终于完成了画稿。画稿上,金黄的银杏树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阳光透过叶子洒下来,在草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知夏和江小满坐在野餐垫上,手里拿着画笔,笑着看向对方;湖面上,银杏树的倒影和飘落的叶子相映成趣;画面的角落,写着一行小字:“银杏树下的约定——献给我们的青春。”
江小满看着画稿,眼睛里闪着泪光:“知夏,我们的画太好看了!我从来没想过,我也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
林知夏也很感动:“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你,我也画不出这么好的画。”
她们把画稿小心地装在画筒里,明天就要交给评委了。林知夏看着画筒,心里既期待又紧张。她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但她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段和江小满一起画画的时光,都会是她青春里最美好的回忆。
那天晚上,林知夏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我和小满完成了艺术节的画稿。这是我第一次和别人一起参加比赛,也是我第一次觉得,勇敢追求热爱的感觉,真好。我希望我们能拿奖,但就算没有拿到,我也不会难过,因为我收获了比奖项更重要的东西——友谊和勇气。明天,加油!”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日记本上。林知夏嘴角带着笑,慢慢进入了梦乡——她梦到自己和江小满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拿着奖杯,身后是她们画的银杏树,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