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画稿的那天,天空飘着细碎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打在教学楼的玻璃窗上,晕开一片朦胧的水迹。林知夏抱着装着画稿的画筒,手指反复摩挲着冰凉的金属筒身,心里像被雨水泡过似的,又软又慌。江小满走在她身边,手里攥着一把透明的雨伞,时不时侧过头给她打气:“别紧张,我们的画那么好,评委肯定会喜欢的!”
评审地点设在学校的艺术展厅,门口贴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星华中学第十届艺术节绘画比赛评审处”。展厅里已经有不少同学在提交画稿,有人抱着巨大的油画框,有人提着装满水彩画的文件夹,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和林知夏一样的紧张与期待。
“下一位,高二(3)班,林知夏、江小满。”负责登记的老师喊道。林知夏深吸一口气,抱着画筒走进展厅。展厅中央摆着几张长桌,上面已经放了不少画稿,几位评委正坐在桌前,认真地翻看每一幅作品,时不时低声交流几句。
林知夏和江小满把画稿从画筒里小心地取出来,平铺在空着的桌面上。金黄的银杏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亮,画里的阳光仿佛能透过纸面洒出来,连落在草地上的银杏叶都像是在轻轻晃动。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评委老师弯下腰,仔细看着画稿,手指轻轻拂过画面上的光影:“这幅画的光影处理很细腻,色彩搭配也很和谐,能看出作者很用心。”
另一位年轻的女评委则指着画里的人物:“人物的表情很生动,两个小姑娘并肩画画的场景很有感染力,主题也很贴合青春校园的氛围。”听到评委的夸奖,江小满偷偷拉了拉林知夏的衣角,眼睛里满是兴奋的光。
就在这时,林知夏忽然看到苏晓雨也站在评审队伍里,她手里拿着一幅素描画,画的是校园里的老槐树。苏晓雨似乎也看到了她,眼神顿了一下,然后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林知夏愣了一下,也回了一个微笑——自从上次画稿事件后,她们虽然没有成为好朋友,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陌生。
提交完画稿走出展厅时,小雨已经停了,天空放晴,一道淡淡的彩虹挂在教学楼的上空。江小满兴奋地跳起来:“你听到了吗?评委老师都夸我们的画好!我们肯定能拿奖!”林知夏笑着点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抬头看向彩虹,觉得今天的天空格外蓝,连空气都带着甜甜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知夏和江小满每天都在期待比赛结果。课间的时候,她们会跑到艺术展厅门口,看看有没有张贴获奖名单,结果每次都失望而归。江小满有时候会有些着急:“怎么还不公布结果啊?我都快等不及了!”林知夏则会安慰她:“别急,评委老师需要时间仔细评审,好结果值得等待。”
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自习课,班主任陈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红色的获奖名单。全班同学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陈老师手里的名单上。江小满紧紧抓住林知夏的手,手心都出汗了。
“同学们,艺术节绘画比赛的结果出来了。”陈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获奖名单,“三等奖,高一(2)班,王乐乐;高二(1)班,张浩然……”林知夏的心慢慢沉了下去,没有她和江小满的名字。
“二等奖,高三(3)班,李梦琪;高二(4)班,赵天宇……”还是没有。江小满的手微微颤抖起来,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难道我们没有获奖吗?”林知夏也有些失落,她看着自己的笔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难受极了。
就在这时,陈老师忽然笑了:“接下来是一等奖,也是本次比赛的最高奖——最佳创意奖,获奖的是,高二(3)班,林知夏、江小满!她们的作品《银杏树下的约定》,以生动的画面、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主题,得到了所有评委的一致好评!”
全班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江小满激动地抱住林知夏,眼泪都流了下来:“我们获奖了!知夏,我们真的获奖了!”林知夏也很激动,眼眶红红的,心里满是喜悦和感动。她知道,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她绘画技巧的认可,更是对她和江小满友谊的见证。
放学后,陈老师把林知夏和江小满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们一个金色的奖杯和一本荣誉证书:“恭喜你们,这是你们应得的。”她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绘画教程,递给林知夏:“这是我以前上学时用的教程,里面有很多实用的绘画技巧,希望能帮到你。你很有绘画天赋,一定要坚持下去。”
林知夏接过教程,心里暖暖的:“谢谢您,陈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走出办公室时,夕阳正挂在教学楼的屋顶,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江小满拿着奖杯,兴奋地说:“我们去银杏公园吧!把奖杯放在银杏树下,拍张照片纪念一下!”林知夏点了点头,和江小满一起向银杏公园走去。
公园里,金黄的银杏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她们把奖杯放在野餐垫上,江小满拿出手机,拍下了奖杯和银杏树的合影,也拍下了她们并肩微笑的样子。林知夏看着照片里的自己和江小满,忽然觉得,所有的努力和等待都是值得的。她的帆布包,不仅装着画笔和画本,还装着荣誉、友谊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