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最中幻想
本书标签: 现代  黑客女主  多女主     

熵减小组

最中幻想

夜色深沉,窗外只剩下零星几点灯火,与远处城市永不熄灭的光晕遥相呼应。

陈景行坐在书桌前,台灯洒下一圈温暖而专注的光晕,将他年轻的脸庞映照得轮廓分明。桌上摊开的不再是高中的数理化课本,而是一台略显陈旧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幽幽地亮着,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英文代码。

母亲陈禾和妹妹陈昕玥早已睡下,家里一片静谧,只有他敲击键盘时发出的、刻意放轻的嗒嗒声。

重生带来的大脑超频,并未随着放学而结束。在快速完成了今晚规划的复习任务后,一股强烈的冲动促使他打开了这台前世用来打游戏和看电影的电脑。

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钱。

家里的经济状况他比谁都清楚。母亲陈禾在纺织厂做会计,收入微薄,父亲早逝后,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早已捉襟见肘。妹妹陈昕玥正在读初三,未来的学费、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前世,他大学毕业后才勉强能补贴家用,但母亲早已积劳成疾。

这一世,他等不了那么久。

知识不能直接变现,但他可以用知识去换取启动资金。

编程,是他能想到的,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无需本金、仅靠智力就能快速获得回报的途径之一。更何况,他脑中那座“图书馆”里,似乎不仅仅有基础知识,一些关于算法优化、未来编程范式雏形的模糊概念,也若隐若现。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浏览器界面。他注册了几个国内外知名的技术论坛和悬赏平台,如 Stack Overflow、GitHub,以及一些国内的极客社区。上面的悬赏任务五花八门,从简单的脚本编写、网站BUG修复,到复杂的数据爬虫、算法优化,酬金也从几十美元到数千美元不等。

他没有好高骛远,而是筛选着那些标注着“紧急”、“高价”且与算法、数据处理相关的任务。这类任务往往痛点明确,解决后的价值立竿见影,也更能体现他的优势。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发布于某国际技术论坛上的悬赏任务。

标题:【紧急求助!高价悬赏!】机器学习模型数据预处理管道性能瓶颈优化,预算 $2000 USD

发布者描述,他们有一个用于图像识别的数据预处理管道,用于加速模型训练,但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大规模图像数据的实时增强与归一化模块——在数据量增大时性能急剧下降,成了整个训练流程的瓶颈。他们尝试了多种常规优化方法,包括多线程、向量化运算,但效果不佳。任务要求是分析现有代码(主要是Python,使用了NumPy, OpenCV等库),找出瓶颈根源,并提供优化方案,要求性能提升至少50%。附上了一部分核心代码片段和性能分析报告。

2000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接近一万五千元人民币。

这对于一个高中生家庭来说,是一笔足以改变眼下局面的巨款。

陈景行的心脏微微加速跳动。他仔细阅读着代码片段和性能报告。那些在前世看来如同天书的库函数调用、矩阵运算,此刻在他眼中变得条分缕析。他的大脑像一台高性能的解析器,自动拆解着代码逻辑,模拟着数据流向。

几乎是在阅读完成的瞬间,几个可能的瓶颈点就已经在他脑海中浮现。

内存访问局部性差,CPU缓存命中率低。

循环结构冗余,存在不必要的条件判断。

OpenCV的某些函数调用在批量处理小图片时开销过大。

……或许,可以引入更底层的循环分块技术,并利用NumPy的广播机制避免显式循环?甚至,可以用Just-In-Time编译技术来加速核心循环?

最后一个念头闪过时,连他自己都微微一愣。JIT?那是PyPy或者Numba等领域的东西,他现在甚至还没系统学习过Python的细节。但这个概念却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仿佛早就储存在他脑中的某个角落,此刻被相关问题激活了。

没有犹豫,他立刻行动。一边快速查阅着Python和相关库的官方文档,熟悉具体的语法和API,一边在本地环境中搭建起简单的测试代码。他的学习速度堪称恐怖,文档扫过一遍即能理解并记忆,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敲出的代码几乎无需调试,逻辑精准得可怕。

夜深人静,他的精神却高度集中,仿佛又回到了前世为了赶项目进度而通宵加班的状态,但这一次,没有疲惫,只有一种驾驭知识的、酣畅淋漓的快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窗外的天色由浓墨般的漆黑,逐渐透出一点熹微的青色。

陈景行终于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指。他不仅定位了发布者提到的瓶颈,还发现了两个更深层次的、被忽视的性能问题。他编写了一份详尽的优化方案,包括修改后的核心代码,以及采用Numba进行JIT编译加速的示例。他甚至用测试数据进行了模拟,预估性能提升能达到100%以上,远超悬赏要求。

将方案、代码和测试结果仔细地整理好,用简洁专业的英文撰写了解释说明。在按下“提交答案”按钮的前一刻,他顿了顿。

直接用真实信息接收跨境汇款,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太过麻烦和显眼。他思索片刻,利用刚刚掌握的知识,快速注册了一个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如PayPal)的账户,并做了一些基本的匿名化处理。虽然手续费不菲,但这是目前最可行的方式。

点击,提交。

做完这一切,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才感到一阵深沉的疲惫感袭来。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能否成功,还需要等待发布者的反馈。但他对自己提供的方案有绝对的信心。

他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早班车的声响,一种脚踏实地的真实感油然而生。重生归来,他第一次主动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向着改变命运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不仅仅是两千美元,这是一个起点。

……

接下来的两天,陈景行在学校的表现愈发沉稳。他依旧高效地吸收着高中知识,但更多的心力,开始投向更广阔的领域。课间,他不再参与同学间的嬉闹,而是用手机浏览技术资讯,或者翻阅一些从市图书馆借来的计算机科学基础书籍,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

他的变化落在某些人眼里,意味又有所不同。

邝清瑶发现,那个曾经在她目光扫过时会慌乱低头的少年,现在大多数时候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偶尔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他也不再闪避,那双黑色的眼眸里,是一片让她看不透的深沉和平静,仿佛蕴藏着与她认知中完全不同的东西。这让她隐隐感到一种莫名的……挫败感和好奇。

刘浩几次邀约他去网吧都被拒绝后,也悻悻地不再来自讨没趣,只是私下里跟别人嘀咕陈景行是不是“学魔怔了”。

陈景行无暇他顾。他在等待,同时也做好了任务失败,再寻找其他机会的准备。

第三天下午,自习课上。

他放在桌肚里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发出轻微的震动。他不动声色地拿出来,点亮屏幕。

是那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推送通知。

【通知】您收到一笔金额为 $1,840.00 USD 的汇款。备注:Excellent work! Payment for bounty. Bonus included. Please contact us for future cooperation.

成功了!

甚至还有额外的奖金!扣除手续费后,到手1840美元,换算过来,超过一万三千元人民币!

一股热流瞬间涌遍全身,握著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他极力克制着,才没有让激动的情绪表现在脸上。但微微加速的心跳,和眼底一闪而过的亮光,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这笔钱,意义重大。

放学铃声响起,陈景行第一次觉得归心似箭。他迅速收拾好书包,几乎是第一个冲出了教室。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一趟离家不远的银行自助服务点,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操作,将部分资金转到了母亲的银行卡上(他记得母亲的卡号),并保留了足够应付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合作”需求的款项。

做完这一切,他才迈着比往常轻快许多的步伐走向那个熟悉的老旧小区。

推开家门,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

“哥,你回来啦!”妹妹陈昕玥正坐在小饭桌边写作业,抬头看到他,甜甜地叫了一声。

母亲陈禾系着围裙,从厨房里端出一盘青菜,看到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景行回来了,洗手吃饭。今天怎么好像比平时高兴点?”

陈景行笑了笑,没说话,先去洗了手。

饭桌上,依旧是简单的两菜一汤。陈景行默默地吃着饭,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开口。

吃完饭,陈昕玥主动收拾碗筷进了厨房。

陈景行看着正在擦桌子的母亲,她的鬓角已经有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白发。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母亲身边。

“妈。”

“嗯?”陈禾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着儿子。

陈景行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打开银行APP的转账记录页面,递到母亲面前。

“这是……”陈禾疑惑地接过手机,当她看清屏幕上那串数字和备注时,眼睛猛地睁大了,拿着抹布的手僵在半空。

“你……你哪来的这么多钱?!”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担忧和惶恐,“景行,你跟妈妈说,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她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生怕被厨房里的妹妹听到。

陈景行看着母亲眼中真切的担忧,心中一暖,连忙解释道:“妈,您别担心。这钱是干净的,是我自己挣的。”

“你自己挣的?你怎么挣?”陈禾显然不信,一个高三学生,怎么可能几天功夫挣到一万多块?

“我帮一个国外的技术论坛解决了一个编程问题,这是他们支付的悬赏奖金。”陈景行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您知道我一直对电脑感兴趣,最近……最近好像突然开窍了,学东西特别快。正好看到那个悬赏,就试着做了一下,没想到成功了。”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陈禾脸上的惊疑并未完全散去。这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陈景行只好拿出早就想好的说辞,展示了他提交方案的那个论坛页面(隐去了具体内容和个人信息),以及支付平台的到账记录。他反复强调这是合法合规的技术劳动所得。

看着儿子手机屏幕上那些虽然看不懂但显得很“正规”的英文界面,以及儿子眼中那不同于以往的、沉稳而自信的光芒,陈禾紧绷的神经终于慢慢放松下来。

担忧褪去,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才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她的眼眶瞬间就红了,拿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

“真的……真的是你自己挣的?”她喃喃道,声音哽咽,“我们景行……有出息了……”

她看着儿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那个曾经让她操碎了心,成绩吊车尾的儿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如此可靠,如此……令人安心。

“妈,这钱您拿着。”陈景行握住母亲粗糙的手,声音温和而坚定,“给家里添置点东西,给玥玥买几件新衣服,您也别太省了。以后,我还能挣更多。”

陈禾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她连忙用手背擦去,用力地点着头:“好,好……妈知道你懂事……但这钱妈给你存起来,将来你上大学用……”

“不用存,该用就用。”陈景行打断母亲,“大学的事,您更不用担心了。”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这时,陈昕玥从厨房出来,看到母亲眼圈红红的,吓了一跳:“妈,你怎么了?哥,你惹妈生气了?”

“没有。”陈禾破涕为笑,一把拉过女儿,摸着她的头,声音里充满了欣慰,“你哥……你哥挣了大钱,给我们玥玥买新衣服穿!”

陈昕玥眨着大眼睛,看看母亲,又看看哥哥,小脸上满是懵懂和惊奇。

看着母亲和妹妹脸上真切的笑容,看着这个因为一笔“意外之财”而瞬间充满希望和暖意的家,陈景行站在门口,也缓缓地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踏了出去。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知道,凭借这重生而来的头脑和决心,他必将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再无忧虑的天空。

而那个发布悬赏任务的人,那句“Please contact us for future cooperation”(请联系我们以备未来合作),或许,意味着另一扇门,正在悄然开启。

傍晚的家,因为那一万多元的“巨款”,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轻快而微醺的气息。

母亲陈禾脸上的愁容似乎被熨平了些许,眼角的细纹里都藏着笑意,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忍不住又念叨:“景行,那钱妈先给你存着,等你上大学用……哦不,明天妈去买点好菜,给你和玥玥炖个排骨补补……”

妹妹陈昕玥则围着陈景行,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哥,你真的在电脑上打几个字就能挣钱啊?好厉害!比我们班那些吹牛打游戏能赚钱的厉害多了!”

陈景行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发,心中一片温软。这种被家人需要、被依靠的感觉,是他前世在冰冷的出租屋里加班到深夜时,最奢侈的渴望。

“嗯,以后还能挣更多。玥玥好好学习,不用为钱的事担心。”他轻声说,语气里是前所未有的笃定。

安抚好兴奋的家人,陈景行回到了自己的小书桌前。台灯再次亮起,将他与窗外喧嚣的夜隔绝开来。

他登录了那个国际技术论坛,ID:万事屋。

这个名字带着点漫不经心的戏谑,却又隐隐透露出一种“包解决疑难杂症”的自信。他很喜欢。

悬赏任务的帖子下方,已经有了发布者的回复,除了确认付款和感谢之外,还有几条其他技术人员的惊叹评论,对“万事屋”提供的优化方案赞不绝口,尤其是对引入JIT编译思路表示赞赏。

陈景行平静地浏览着,内心并无太多波澜。这只是牛刀小试,验证了他利用“超脑”在现实世界快速获取资源的能力。

然而,当他点开论坛私信时,一条静静躺在收件箱最上方、没有显示具体发件人ID,只以一个简洁的黑色齿轮图标代替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发件人: [齿轮图标] // 系统加密频道

标题:致 ‘万事屋’ – 一把钥匙

内容:

“优雅的解决方案,超越常规的视野。有趣。”

“附件是一份小小的‘见面礼’,也是一道入门题。解开它,如果你感兴趣的话。”

(提示:密码是你在悬赏任务中优化方案里,关于内存对齐部分,第三行注释的SHA-256散列值前八位。)

附件:[ locked_box.zip ]

陈景行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条信息,不同寻常。

首先,发件人匿名的程度很高,那个黑色齿轮图标并非论坛自带,更像是某种自定义的、或者拥有特殊权限的标识。其次,信息内容极简,却充满了技术圈的暗语和考验。最重要的是,对方明确提到了他优化方案中一个非常细节的注释行!

这意味着,对方不仅仔细阅读了他的代码,甚至可能已经通过某种方式反向追踪了他提交方案时留下的极细微的痕迹——尽管他已经做了基本的匿名化处理。

是官方人员?不太像。是某个大型科技公司的HR?感觉更不对。这种神秘兮兮、带着强烈技术极客风格的做派,更像……

黑客。

或者说,是游走在灰色地带,拥有极高技术实力的隐秘组织或个体。

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了几下,不是恐惧,而是一种遇到同类、或者说遇到更高层次挑战的兴奋感。前世作为普通程序员的他,对于这个隐藏在互联网表层之下的神秘世界,只有耳闻,从未真正接触。

如今,一扇门,似乎正伴随着这个加密的ZIP文件,向他悄然开启。

他没有犹豫。

立刻调出之前提交的优化方案,找到关于内存对齐的第三行注释,那是一个关于缓存行大小与数据块对齐的简短说明。他快速计算出其SHA-256散列值,并取前八位。

复制,尝试解压。

“咔哒。”一声轻微的系统提示音,压缩包应声解开。

里面只有一个文件,一个没有任何扩展名的纯文本文件,命名为 “gateway.txt”。

打开文件,里面并非预想中的欢迎词或者任务说明,而是一串极其复杂、混合了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乱码,以及一行简短的提示:

“栅栏移位,凯撒的轮盘赌。答案在风中飘。”

陈景行眉头微蹙。

栅栏密码?凯撒密码?还涉及轮盘赌(可能指维吉尼亚密码的变种)?最后一句“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迪伦的歌名,在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与“风”(wind)相关的密码,或者仅仅是一种误导?

典型的密码学挑战。多重加密,需要逐层剥离。

若是前世,他看到这种东西大概率会头疼地直接关闭。但此刻,他的大脑如同被投入了润滑油的精密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栅栏密码的变体……密钥可能隐藏在“轮盘赌”中,暗示偏移量不固定?凯撒移位是基础……“在风中飘”可能指向“Blowfish”加密算法?不,太复杂了,作为入门题应该不会用到这种非对称加密。也许是“风”指向“通风口”(Vent),与“维吉尼亚”(Vigenère)谐音?维吉尼亚密码正是基于凯撒密码的多表替代……

灵感如同电光石火般闪现。

他立刻动手,先尝试用经典的栅栏密码解密那串乱码,调整栏数,观察输出。几次尝试后,当栏数为6时,得到了一串虽然依旧混乱但明显带有规律性的新字符串。

接着,他假设“凯撒的轮盘赌”意味着对栅栏解密后的结果进行凯撒密码解密,但偏移量需要确定。“轮盘赌”可能指一个循环的偏移序列?或者,“答案在风中飘”本身就是维吉尼亚密码的密钥?

他尝试将 “blowin in the wind” 作为维吉尼亚密钥,对栅栏解密后的字符串进行解密……不对。

换 “wind” 作为密钥……依然不对。

他停下来,重新审视那句提示。“凯撒的轮盘赌”……轮盘赌有0到36个数字,但凯撒移位通常只有1-25……也许不是直接的数字,而是字母表位置的映射?

时间在静谧的房间里流逝,只有键盘敲击和鼠标点击的声音。陈景行完全沉浸在这场智力解谜中,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却越来越亮。

终于,在经过数十种组合尝试后,当他将“轮盘赌”理解为基于“roulette”这个单词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R=18, O=15, U=21, L=12, E=5, T=20, T=20)构成的循环偏移序列,应用到经过栏数为6的栅栏解密后的字符串上时,再进行一次标准的维吉尼亚解密(密钥尝试为 “wind”)——

屏幕上的乱码,如同魔术般,蜕变成了一段清晰可读的英文:

“欢迎,万事屋。”

“你的洞察力与耐心证明了你并非池中之物。这个世界远比表层网络所展现的更加广阔,也更加有趣。”

“我们是一个松散的技术爱好者联盟,致力于探索技术的边界,解决‘有趣’的问题。我们称自己为 ‘熵减小组’——在这片趋于混乱的信息之海中,尝试建立秩序与理解的孤岛。”

“附件是一个经过加密的通信客户端安装包(使用解压密码作为密钥解密)。如果你愿意加入我们的‘茶话会’,可以安装它。这并非强制邀请,只是一次机会。”

“记住, anonymity is not a crime, it's a shield.(匿名不是罪,是盾牌。)”

“—— [齿轮图标] ”

信息到此为止。

陈景行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感觉像是刚刚跑完一场高强度的马拉松,精神上却感到一种极致的满足和兴奋。

“熵减小组”……松散的技术爱好者联盟……探索技术边界……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隐藏在幕后的、由顶尖技术人才组成的社群形象。他们不隶属于任何政府或大公司,追求的可能是纯粹的技术挑战、知识分享,或者……一些游走在规则边缘的“有趣”项目。

对方看重的是他展现出的技术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而非他现实中的身份。这对于目前还需要隐藏身份、专注高考和改善家庭的他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这是一个平台,一个能让他更快接触到前沿技术、获取更多资源和信息的捷径。也可能……伴随着未知的风险。

他几乎没有太多权衡。

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以他如今的能力和谨慎,有足够的底气去接触和试探。

他按照指示,用解开上一道谜题的最终密钥,解密了新的附件,得到了一个设计简洁、没有任何品牌标识的客户端安装程序。

安装,运行。

界面是深邃的暗色系,只有一个输入框,要求输入一个“邀请码”。他尝试着将“万事屋”的英文拼音 “Wan Shi Wu” 输入,界面闪烁了一下,跳转到一个极其简洁的聊天界面。

左侧是频道列表,只有寥寥几个,名字也颇为古怪:#公共休息室、#技术深潜、#奇物阁、#静默区。

右侧是主聊天窗口。此刻,公共休息室频道里,正有几条信息在滚动:

「魅影」:> 听说‘锁匠’最近在折腾那个老旧的银行清算系统模拟器?真是恶趣味。

「密语」:> 恶趣味?那是艺术。你在防火墙规则里写十四行诗的时候可没这么说。

「卡莉」:> 新人?ID ‘万事屋’?解决图像预处理瓶颈的那个?[齿轮] 你的眼光不错。

「魅影」:> 哦?那个用Numba玩出花的家伙?欢迎。看来我们以后讨论性能优化的时候能有个靠谱的了。

陈景行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文字和那些充满个性的ID,嘴角微微勾起。

他没有立刻发言,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这个群体的交流方式直接、高效,带着技术圈特有的冷幽默和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时,一个私聊窗口弹了出来,发件人正是那个黑色的齿轮图标。

[齿轮]:欢迎登陆。这里是‘熵减小组’的公共交流平台。规则很简单:尊重技术,保持匿名,自负风险。你可以在这里提问、分享,或者接取一些‘非官方’的悬赏任务,报酬通常比论坛上丰厚得多。

[万事屋]:明白。谢谢邀请。

[齿轮]:不必客气。技术是唯一的通行证。期待你的表现。另外,建议你先熟悉一下环境,公共频道可以畅所欲言,但某些特定项目需要一定的‘贡献度’或通过测试才能接触。

[万事屋]:了解。

对话结束。

陈景行靠在椅子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熵减小组”……万事屋……

他的两个身份,正在不同的轨道上悄然成型。一个是即将在校园和高考中掀起风暴的学霸,另一个,则是潜入深海,开始在另一个世界里搅动风云的神秘技术高手。

两条线,彼此独立,又或许在未来某个时刻,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交汇。

他看了一眼窗外,夜色正浓。电脑屏幕上,那个暗色系的聊天界面,如同一个通往未知世界的入口,散发着幽暗而诱人的光芒。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重生之路,又多了一片可以纵情驰骋的疆场。

而第一步,就是先在这个名为“熵减小组”的地方,站稳脚跟。

他移动鼠标,点开了 技术深潜频道,里面正在讨论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对抗攻击算法。

他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上一章 现在是幻想时间 最中幻想最新章节 下一章 现在知道谁才是老大了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