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音乐节海选落幕,陈景行凭借一首原创纯音乐《晨星熹微》入选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高三年级激荡起不小的涟漪。一个公认的学霸,突然展现出如此感性的艺术才华,这种反差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课间时分,投向陈景行的目光里,除了以往的探究、羡慕、嫉妒,又多了几分好奇与欣赏。甚至有其他班级不太相熟的同学,会主动过来跟他打招呼,夸一句“你那首曲子真好听”。
刘浩更是与有荣焉,逢人便吹嘘:“那是我哥们儿!牛逼吧?学习好,写歌也溜!”
对于这些纷扰,陈景行依旧保持着超乎年龄的平静。音乐创作于他,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探索和放松,是高速运转大脑的一个调剂。他享受那个创造的过程,至于作品带来的反响,他并不十分在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午放学,陈景行正准备去图书馆查阅一些冯院士推荐的医学文献,却被班主任李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除了李老师,还有一个穿着得体西装、面带职业化笑容的陌生年轻男子。
“陈景行同学,这位是星耀传媒的王经纪人。”李老师介绍道,语气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客气。显然,这位经纪人的到来,让学校层面也颇为重视。
“陈同学,你好你好!”王经纪人热情地伸出手,“你在学校音乐节海选上那首《晨星熹微》,我们通过网络上流传的片段听到了,非常惊艳!”
网络片段?陈景行微微挑眉。应该是当时台下有同学用手机录了下来,传到了短视频平台。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果然惊人。
“谢谢。”陈景行与他轻轻一握,态度淡然。
王经纪人也不绕圈子,直接说明来意:“我们公司旗下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新人,严清涵,目前正在准备她的个人单曲。她们团体风格偏向青春活力,但严清涵个人希望有一首能展现她不同侧面、稍微抒情一点,但又不能偏离团队基调太远的作品。我们觉得你的《晨星熹微》旋律基础非常好,情感内核很打动人,非常适合进行改编!”
他顿了顿,观察着陈景行的反应,继续说道:“我们想买下你这首作品的完整版权,包括曲、以及潜在的词权(如果需要填词的话)。我们会聘请专业的编曲人,将它重新编配成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活泼可爱一点的流行风格,作为严清涵的个人单曲发布。价格方面,我们可以给出这个数。”
他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对于高中生来说堪称天文数字的金额。
陈景行扫了一眼,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这笔钱,或许比他之前通过“熵减小组”完成那个APT分析任务获得的比特币稍少,但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无疑是巨款。足以让家庭生活彻底改善,甚至支付母亲未来数年可能需要的任何治疗费用。
李老师在旁边看着,忍不住插话道:“陈景行,这可是个好机会啊!星耀传媒虽然不是顶尖大公司,但在推广新人方面很有经验。严清涵我也听说过,很有潜力的一个姑娘。”她的语气带着鼓励,显然希望陈景行能抓住这个“一举成名”或者至少是“名利双收”的机会。
王经纪人趁热打铁:“是的,这对你个人发展也是一个极好的跳板。你可以借此进入音乐圈,以创作人的身份……”
“版权卖断?”陈景行打断了他,声音平静无波。
“呃……是的。”王经纪人点头,“买断后,我们拥有对这首歌的一切处置权,包括改编、发行、商业使用等。当然,原作者署名权会保留给你。”
一切处置权……陈景行垂下眼帘。这意味着,对方可以将他倾注了特定情感、带着宁静与希冀的《晨星熹微》,彻底改头换面,变成一首充斥着电子音效、甜腻唱腔的“可爱风”歌曲。
他脑海中下意识地开始推演改编的可能方向:加快节奏,替换掉深沉的钢琴和弦乐,加入大量的合成器音效和鼓点,旋律线条可能也会被修改得更简单、更“抓耳”……这几乎是对原曲内核的一种剥离和重塑。
他能接受吗?
理智上,他明白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一首偶然写就的练习之作,能换取实实在在的金钱和一定的名气,怎么看都不亏。而且,对方是正规公司,流程合法,还能借助严清涵的演唱让旋律被更多人听到。
但情感上,那首曲子毕竟承载了他重生以来的一些隐秘心绪,是他第一次尝试用音乐这种形式进行自我表达。就像自己亲手雕琢的一块璞玉,虽然稚嫩,却独一无二。将其卖掉,任人涂改,有种说不出的别扭。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缺钱。“熵减小组”和其后的任务,给了他远超普通概念的财务底气。他创作音乐,初衷并非为了牟利。
王经纪人和李老师都紧张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答复。
陈景行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冷静:“王先生,感谢贵公司的赏识。不过,这件事我需要考虑一下。”
“考虑?”王经纪人有些意外,他没想到一个高中生面对这样的诱惑会如此镇定,甚至没有立刻答应,“是价格方面不满意吗?这个我们可以再谈……”
“不是价格的问题。”陈景行摇摇头,“我只是需要时间想想。毕竟,这是我第一首完整的作品。”
他的语气很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王经纪人看着眼前这个气质沉稳得不像学生的少年,意识到不能用对待普通高中生的方式来沟通。他立刻换上更诚恳的态度:“当然,当然!这是应该的。这是我的名片,您考虑清楚了,随时给我电话。我们真的很看好这首作品的潜力,也相信它与严清涵的合作会是一次双赢。”
陈景行接过名片,点了点头:“好的,我会尽快给您答复。”
离开办公室,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捏着那张质地精良的名片,上面“星耀传媒经纪人 王哲”的字样在余晖下有些晃眼。
卖,还是不卖?
卖掉的收益是立竿见影的金钱和一定的知名度,但失去的是对作品的完全掌控,以及那份最初的创作初心。
不卖,则保留了自己情感的完整载体,但或许也错过了一个让作品以另一种形式面世的机会,以及一笔可观的、可以让母亲更安心的收入。
他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脑如同精密的天平,权衡着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