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日子,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试卷、讲义、永不停止的倒计时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也正因如此,一年一度的校园音乐节,就成了这片灰色地带里最令人期待的彩色涟漪。
公告栏贴出音乐节节目海选通知的那天,整个高三教学楼都仿佛注入了一丝活气。课间,学生们围在公告前,兴奋地议论着。
“今年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黑马?”
“听说高二有个学妹原创歌曲超厉害!”
“邝清瑶会不会参加啊?她钢琴弹得那么好……”
陈景行对此原本并无兴趣。他的日程表被学习、代码、医学文献填得满满当当,音乐节这种“浪费时间”的活动,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直到某个午休,他穿过略显嘈杂的操场去图书馆,路过艺术楼时,一阵略显生涩却充满情感的吉他弹唱飘了出来。是一个男生在练习,歌声有些跑调,吉他节奏也不太稳,但那份投入和试图用音乐表达什么的劲儿,却莫名触动了他。
他停下脚步,靠在墙边听了一会儿。
音乐,一种他前世忙于生存、今生专注于“实用”技能而从未真正接触过的领域。它不像数学有确切的解,不像代码有严谨的逻辑,也不像医学有客观的生理指标。它更抽象,更感性,直指人心。
一种久违的、想要尝试点“无用之事”的冲动,悄然萌生。
他的“超脑”能处理复杂的公式和代码,能否也能理解并创造旋律?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迅速生根发芽。
当天晚上,在处理完“熵减小组”的日常事务和当天的医学笔记后,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打开了电脑,开始搜索关于乐理、作曲基础的资料。
和之前学习任何新知识一样,海量的信息涌入他的大脑:音阶、和弦、节奏、曲式……那些对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消化的概念,在他这里以惊人的速度被理解、吸收、整合。他仿佛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理解了音乐作为一种“语言”的内在逻辑。
但理解理论,和真正创作,是两回事。
他知道自己嗓音条件普通,也没时间练习乐器。那么,最适合他的方式,或许是……利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进行编曲。
他开始学习使用专业的编曲软件,了解各种虚拟乐器的音色特性,研究不同风格音乐的编配技巧。他的学习能力再次发挥了作用,复杂的软件界面和操作逻辑很快被他掌握。
他尝试着构建第一个简单的旋律片段。起初,那些音符的组合显得机械而笨拙,缺乏生命力。但他没有气馁,如同解一道数学难题般,不断调试、组合、推翻重来。
他回想起白天在艺术楼听到的那份生涩却真诚的情感,回想起母亲身体好转时露出的欣慰笑容,回想起“熵减小组”成员们攻克难题后的欢呼,甚至回想起前世加班到深夜时,窗外那片孤独的灯火……
种种情绪,在他心中沉淀、发酵。他不再试图套用任何现成的音乐模板,而是闭上眼睛,任由那些情绪在脑海中流淌,然后尝试用刚刚学会的“音乐语言”,将它们捕捉、具象化。
手指在鼠标和MIDI键盘(他快速自学后,用之前赚的钱网购了一个入门款)上移动,屏幕上,音符被一个个放置、调整。他选择用清澈的钢琴音色作为主旋律的骨架,铺陈开一片宁静而略带感伤的底色,如同回忆的序幕。随后,加入细腻的弦乐群,如同情感的暗流,缓缓涌动,逐渐丰沛。在段落转换处,他巧妙地融入了一点空灵的电钢琴音色,像是黑暗中透出的一线微光,带着希望和憧憬。
他没有填写歌词。这是一种纯粹的器乐抒情,依靠旋律的起伏、和声的色彩、配器的层次来传递情感。整个过程,像是一场精密的情绪工程学构建。
当一段完整、连贯、虽然编配尚显稚嫩但情感真挚动人的纯音乐小样在他手中诞生时,窗外已是晨曦微露。他戴上耳机,完整地听了一遍。
音乐流淌而过,宁静中带着思索,感伤里蕴藏着力量,最后结束在一个开放而充满余韵的和弦上,仿佛故事还未讲完。
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这不同于解出难题的智力快感,也不同于赚到钱的踏实感,这是一种……创造美的愉悦。
他将其命名为《晨星熹微》。
……
音乐节海选在周末的学校大礼堂正式举行。台下坐着几位音乐老师和学生会文艺部的干部担任评委,台下也坐了不少前来围观的学生。
气氛热烈,节目五花八门。有活力四射的流行乐队,有深情款款的吉他弹唱,有技艺精湛的古典乐器独奏,也有搞怪的舞蹈串烧。
邝清瑶果然参加了。她表演了一首肖邦的夜曲,钢琴声如流水般从她指尖倾泻而出,技巧纯熟,情感克制而准确,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热烈的掌声。她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无可挑剔的学霸女神。
陈景行坐在礼堂后排的角落,安静地看着。他对名次没有企图,只是带着一种观察者和初步实践者的心态而来。
很快,轮到他的节目。报幕员念出“高三七班,陈景行,原创纯音乐作品《晨星熹微》”时,台下响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陈景行?那个考698分的?”
“他还会写歌?”
“原创?纯音乐?这么高级?”
就连评委席的老师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邝清瑶刚刚表演完,正准备离开,听到这个名字,也停下了脚步,站在侧幕旁,目光投向台上。
陈景行没有带任何乐器,只是走向提前连接好音响的电脑操作台。他简单地朝评委和观众席微微鞠躬,然后按下了播放键。
礼堂里安静下来。
首先响起的,是那清澈而带着些许孤独感的钢琴主旋律,像清晨独自醒来时,窗外的第一缕光。音符简单,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随后,弦乐悄然加入,如同渐渐苏醒的思绪,温柔地包裹住那份孤独,添上了暖意。旋律缓缓推进,情绪层层堆叠,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内在的涌动与成长。中间那段空灵的电钢琴间奏,仿佛穿透云层的星辰,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最后,音乐在一种未完成的、引人遐想的尾音中渐渐消散,留下满室的静谧。
没有歌词,却仿佛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夜晚的沉思,关于黎明的期待,关于内心从孤寂到丰盈的旅程。
音乐停止了好几秒,台下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同于之前对炫技表演的喝彩,更多了一种被打动后的真诚。
评委老师交头接耳,频频点头。
“旋律很有灵气,情感真挚。”
“编曲虽然简单,但层次感不错,尤其是情绪把握得很准。”
“真没想到,陈景行同学还有这方面的才华……”
站在侧幕的邝清瑶,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她精通古典音乐,更能听出这首作品在技术上的青涩之处,但其中蕴含的那种纯粹而克制的情感力量,那种用音乐构建意境的能力,让她感到心惊。这个陈景行,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一面?
陈景行在掌声中再次鞠躬,平静地走下台,仿佛刚才引起小小轰动的人不是他。
海选结果当场公布,他的《晨星熹微》毫无悬念地入选了正式音乐节的表演名单。
消息很快在年级里传开。
“听说了吗?七班那个陈景行,学习逆天,还会写歌!”
“而且挺好听的,跟那些情情爱爱的口水歌不一样!”
“真是个怪物……”
刘浩用力拍着陈景行的肩膀:“景行!你藏得够深啊!学习好就算了,还会这手?还给不给我们活路了!”
陈景行只是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
对他而言,这只是一次新技能的尝试,一次情绪的表达。音乐,成了他高速运转的生活中一个意外的泄压阀,一扇通向另一种美和感性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