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雅作文本的余波尚未平息,“阁楼上的朋友”那释然消散的身影,并未给幸存者们带来多少慰藉,反而像一剂清醒剂,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陈老师诅咒的复杂与诡谲。它不仅仅是索命的厉鬼,更像一个执着于“教学成果”的严酷考官,用生死作为评判的标尺。
班级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成功的合作经历在林晓的小团体内部凝结了一丝信任,但放眼整个班级,无形的裂痕仍在蔓延。李浩那完成谎言任务后异样的兴奋感,像一颗毒草,在沉默的土壤里悄悄滋生。周莉的空座位则是一个永恒的警示,提醒着所有人违规与失败的代价。
当APP的界面再次亮起,变成一种冰冷的、类似金属质感的灰色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五次作业:团结的试炼】
【任务:全班46名幸存者,需在接下来的12小时内,共同进入学校后山的废弃艺术楼,寻找到隐藏在楼内的四把‘钥匙碎片’。将四把碎片于楼顶天台集合,插入指定锁孔,即可打开‘生门’,全员视为任务完成。】
【时间:12小时。】
【要求:1. 必须所有幸存者同时进入艺术楼范围,任务方可开始。
2. 四把‘钥匙碎片’仅可在对应楼层被感应、获取。(具体对应关系进入后公布)
3. 任务过程中,艺术楼将处于‘封闭状态’,无法以任何方式与外界沟通。
4. 任务失败条件:a. 超时未打开生门;b. 在生门打开前,有任何人主动脱离艺术楼范围。
5. 任务完成后,将根据‘个人贡献度’进行结算,贡献度最低者,将接受惩罚。】
【失败惩罚(全员):艺术楼将成为诸位的永久居所。】
【个人惩罚(贡献度最低):‘冗余’部分将被清除。】
【备注:独行快,众行远。然朽木之绳,可断千金之担。——陈老师批注】
任务发布完毕,教室里陷入了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复杂的死寂。
“团队任务?”赵猛第一个出声,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希望,“这次不用自己扛了?”
“别高兴太早,”林晓的目光锐利如刀,迅速剖析着规则,“看备注,‘朽木之绳,可断千金之担’。陈老师在提醒我们,团队里可能存在‘短板’或者……‘隐患’。”
苏雨晴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最后两条:“‘个人贡献度’……结算?还有最低惩罚?这……”她感到一阵寒意,这分明是在鼓励内部竞争,甚至在暗示他们……互相倾轧。
李默老师深吸一口气:“规则要求所有人同时进入,这意味着我们无法留下任何人避险。而且,‘主动脱离’也会导致全员失败,这是把我们都绑在了一条船上。”
“贡献度怎么算?”一个男生急切地问,“是不是找到钥匙碎片贡献就大?”
“恐怕没那么简单,”林晓摇头,“‘贡献度’可能包括发现线索、破解谜题、协助他人,甚至……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容易被操纵。”
人群中,李浩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丝冷笑。
没有更多时间讨论,生存的本能驱使他们必须行动。全班46人,怀着各异的心思,在一种诡异而沉默的氛围中,走向了学校后方那片被藤蔓和传言笼罩的废弃艺术楼。
艺术楼是一栋老式的四层建筑,墙皮剥落,窗户破损,像一具巨大的骷髅匍匐在山脚下。当最后一名学生踏过那锈蚀的铁栅栏门时,所有人感到一股无形的屏障在身后合拢,手机信号瞬间归零。同时,APP界面更新:
【任务开始。钥匙碎片对应关系:】
【一楼 - 回廊与画室:‘色彩之钥’ - 需敏锐的感知与情感共鸣。】
【二楼 - 琴房与练功房:‘韵律之钥’ - 需精准的节奏感与协调。】
【三楼 - 雕塑教室与仓库:‘形体之钥’ - 需力量与空间的洞察。】
【四楼 - 天台入口前厅:‘意念之钥’ - 需坚定的意志与逻辑。】
“果然需要不同特质的人。”林晓快速分配,“苏雨晴,你带几个心思细腻的去一楼。赵猛,你找几个体力好、胆子大的去三楼。李老师,您稳重,带人去四楼。我去二楼,我对音乐节奏还算敏感。记住,找到碎片后,立刻到四楼天台入口前厅集合!保持警惕,不仅是环境,还有人!”
众人依言散开,涌入这栋阴森的建筑。
一楼,回廊与画室。
空气中弥漫着油彩和霉菌混合的怪味。回廊两侧挂满了覆着厚厚灰尘的画像,画中人物的眼睛在昏暗光线下仿佛在转动。苏雨晴和几个女生小心翼翼地前行。根据提示,“色彩之钥”需要情感共鸣。她们在一间画室里发现了一幅未完成的风景画,画布上只有灰暗的底色。画架旁放着调色盘和几只干涸的颜料管。
“需要……我们把它画完?”一个女生猜测。
苏雨晴凝视着画布,忽然想起陈老师曾讲过色彩的情感象征。她尝试着用手指(因为没有画笔)蘸取一点不知为何尚未完全干涸的蓝色颜料,轻轻抹在画布上方。奇迹般地,颜料融入了画布。当她怀着对天空、对自由的渴望涂抹蓝色时,那片蓝色区域变得明亮起来;当她想到死亡的阴影,尝试涂抹黑色时,颜料却无法附着。
“我明白了!”苏雨晴恍然,“需要用‘真实的情感’驱动色彩!大家一起来,想着希望,想着光明!”
几个女生围拢过来,集中精神,将温暖的颜色一点点铺满画布。当最后一抹象征夕阳的金色被“情感”点亮时,整幅画焕发出微弱的光晕,一枚如同水晶碎片般的“色彩之钥”从画布中央缓缓浮现。
二楼,琴房与练功房。
这里充斥着一种无形的压力。琴房里的老旧钢琴在自己发出断续、刺耳的琴音,练功房的镜子映照出扭曲的身影。林晓和几个同学忍受着噪音,寻找“韵律之钥”。他们发现一间琴房的乐谱架上摆着一份残缺的乐谱,而钢琴正在自动弹奏另一部分。
“需要补全乐谱,并正确弹奏出来?”一个懂些钢琴的男生说。
但乐谱缺失的部分极其复杂,钢琴自动弹奏的部分又充满不和谐的变奏。林晓阻止了同伴盲目尝试:“规则要求‘精准的节奏感与协调’,这不仅仅是弹对音符。听,它自动弹奏的节奏在变化,我们需要跟上它的变化,而不是固守乐谱!”
他们侧耳倾听,努力捕捉那诡异旋律中隐含的节奏规律。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林晓率先把握住了那变幻的节拍,他示意懂钢琴的男生跟上。当流畅而和谐的乐章终于从生涩到熟练地流淌出来,与自动钢琴的演奏完美契合时,刺耳的噪音消失了,一曲终了,一枚如同音叉般的“韵律之钥”出现在琴键之上。
三楼,雕塑教室与仓库。
这里堆满了蒙着白布的人体雕塑和废弃的材料,像一个恐怖的停尸间。赵猛带着几个男生壮着胆子搜索。“形体之钥”需要力量与空间洞察。他们在一个仓库深处发现了一个被无数铁丝缠绕、固定在房间中央的沉重金属箱,箱子表面有四个凹陷的手印。同时,房间的四个角落各有一个需要巨大力量才能转动的绞盘。
“看来需要四个人同时发力,拉动绞盘,绷紧铁丝,才能打开箱子!”赵猛判断。他选了三个最强壮的男生,包括他自己,每人负责一个绞盘。
“一、二、三、拉!”
四人同时发力,肌肉贲张。铁丝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逐渐绷紧。那金属箱的盖子开始缓缓抬起。就在箱子即将打开的瞬间,一个男生因为脚下打滑,力道一松!
“坚持住!”赵猛怒吼,额角青筋暴起,硬是凭着一股蛮力,弥补了那一瞬间的松懈。咔嚓一声,铁丝断裂,箱盖弹开,里面是一枚沉重如铁块的“形体之钥”。
四楼,天台入口前厅。
这里空荡无一物,只有一扇紧闭的、通往天台铁门。李默老师和其他人等在这里,气氛紧张。根据提示,“意念之钥”需意志与逻辑。他们发现地面和墙壁上刻满了混乱的符号和文字,似乎是一个庞大的谜题。李默老师尝试集中精神去解读,却发现那些符号似乎在干扰思维,让人产生眩晕和幻觉。
“这是精神攻击!”一个学生抱着头蹲下,“我……我好像看到周莉在对我哭……”
“坚守本心!”李默老师强忍不适,大声提醒,“回想你们最坚定的信念!活下去的信念!”
他率先稳定心神,努力从混乱中寻找规律。他发现当自己集中意念于“开启生门”这个目标时,部分符号会变得清晰。他引导其他学生一起集中精神,将分散的意志力汇聚起来。渐渐地,墙壁上的符号开始有序排列,最终凝聚成一串清晰的密码。当李默老师将那串密码默念出来时,一枚半透明、如同凝结的雾气般的“意念之钥”在空气中缓缓成型。
四把钥匙碎片终于集齐于四楼前厅。时间过去了八个小时。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胜利在望,准备将碎片插入铁门旁一个突然出现的、拥有四个孔洞的基座时,异变发生了!
“等一下!”李浩突然站出来,脸上带着一种伪装的担忧,“大家不觉得奇怪吗?贡献度怎么算?我们辛苦找到钥匙,有些人却只是在这里干等着?万一最后贡献度最低的是我们其中出力的人,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他的话像毒液一样注入人群。立刻有几个在任务中表现不那么积极,或者自认为出力较少的人露出了慌乱和猜疑的神色。
“李浩,你什么意思?”赵猛怒目而视。
“我的意思是,”李浩摊摊手,眼神扫过苏雨晴、林晓、赵猛这些明显核心的人物,“贡献度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等生门一开,APP直接判定,我们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是不是应该……现在大家互相监督,做个记录?或者,由贡献‘可能’比较大的人,来决定一下排序?”
他这话极其阴险,看似提议,实则是在煽动对立,拖延时间,并且将林晓等人架在火上烤。
林晓瞬间明白了规则中隐藏的离间计!陈老师逼他们合作,却又用一个模糊的“贡献度”在他们之间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在生门开启前的最后一刻,人性的自私与猜忌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李浩!你想害死大家吗?”苏雨晴气得脸色发白,“现在最重要的是打开生门!”
“谁知道生门后面是什么?”李浩冷笑,“万一贡献度判定不公,我们现在辛苦开门,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人群开始骚动,争论声、质疑声响起。刚刚凝聚起来的一点团队意识,在生存压力和自私的考量下,迅速土崩瓦解。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林晓看着眼前混乱的局面,又看了看手机上不断减少的倒计时,心沉到了谷底。他知道,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都闭嘴!”林晓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瞬间压过了嘈杂。“李浩,你在拖延时间,是想让所有人给你陪葬吗?”
他目光如炬,直视李浩:“贡献度如何判定,是陈老师定的规则,我们无权更改,现在猜测、内讧,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别忘了失败条件——超时,或者有人‘主动脱离’!如果有人因为害怕贡献度低而现在想退出,那就是拉着所有人一起死!”
他的话点醒了大部分人。是啊,现在内讧,结果是全员覆灭!
“现在,立刻,把钥匙碎片插进去!”林晓不容置疑地命令道。
苏雨晴、赵猛、李默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碎片递出。林晓接过四枚碎片,在众人紧张、猜疑、恐惧交织的目光中,迅速而准确地将它们插入了基座的孔洞。
“咔嚓。”
一声轻响,基座散发出柔和的光芒。通往天台的铁门,伴随着沉重的金属摩擦声,缓缓向内打开。门外,是真实的、灰蒙蒙的天空。
【任务完成。生门已开启。】
【正在结算个人贡献度……】
所有人心头一紧,尤其是那些自认出力较少的人,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
光芒扫过每一个人,最后,APP界面锁定在了一个一直躲在人群后方、身材瘦小的男生——孙晓兵身上。他在整个任务过程中,因为极度恐惧,几乎全程跟在队伍后面,没有参与任何钥匙的寻找,只是在四楼等待。
【个人贡献度最低者:孙晓兵。】
【惩罚执行:‘冗余’清除。】
“不!不要!”孙晓兵发出凄厉的惨叫,绝望地看向周围的同学。
然而,没有人能救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的身体从脚部开始,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痕迹一般,一点点地、无声无息地消散,没有痛苦,没有血迹,只有彻底的、概念上的“清除”。
几秒钟内,孙晓兵曾经存在过的一切痕迹,都消失了。
艺术楼的封闭结界解除,外界的声音重新传入。幸存者们站在开启的生门前,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45人。
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团队任务,却永远地失去了一位同伴。而这次失去,并非源于鬼怪或陷阱,而是源于规则本身对人性的算计,以及他们每个人在那一刻的犹豫、猜忌与自保。
林晓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陈老师的“团结试炼”,他们失败了。他们证明了“朽木之绳,可断千金之担”。
下一次,他们还能相信身边的“同伴”吗?
新的倒计时,在死寂的45人中间,无声地亮起。那光芒,冰冷如墓地的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