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云雷映宁心
本书标签: 现代  张云雷  德云社同人文 

姜汤里的暖意

云雷映宁心

后台的白炽灯带着雨后的潮气,晕出一圈圈模糊的光。张云雷的轮椅刚停稳,杨九郎就拎着个保温桶冲了进来,桶盖一掀,浓郁的姜味混着红糖的甜香瞬间漫开,驱散了空气里的湿冷。

“快,刚熬好的,趁热喝!”杨九郎把碗递过来,见沈霄宁头发还在滴水,顺手扯了条干毛巾往她头上按,“头发都湿透了,小心感冒——九霖你也赶紧,别仗着年轻就硬扛。”

宋九霖接过碗,吹了吹浮沫,刚喝一口就被辣得直吐舌头:“我去,九郎哥你放了多少姜啊?这是要把人辣穿吧!”

“嫌辣?”杨九郎挑眉,又从包里摸出包冰糖,“给,自己加。刚才在雨里疯跑,不多放姜怎么驱寒?辫儿哥说了,你们俩今儿在台上唱《探清水河》时,他在侧幕都听见台下抽鼻子了——感动归感动,冻病了算谁的?”

沈霄宁小口啜着姜汤,辣意从喉咙一路烧到胃里,反倒激出些暖意。她看了眼张云雷,对方正由杨九郎扶着,慢慢喝着汤,膝盖上盖着条厚毛毯。“辫儿哥,你膝盖没犯疼吧?”

“没事,”张云雷摆摆手,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按了按,“比上次雨战强多了。倒是你,刚才在台上踩滑那下,没崴着吧?”

“哪能啊,”沈霄宁笑着晃了晃脚,“我反应快着呢——对了九郎哥,刚才台下那个戴眼镜的姑娘,是不是总举‘霄宁要开心’灯牌的那个?她伞好像忘在座位上了。”

“早让小徒弟收起来了,”杨九郎指了指墙角,“等雨停了让她来取就行。那姑娘心细,知道你爱吃南锣鼓巷的糖耳朵,每次来都给你带,今儿雨大没买着,还特意托我跟你说声抱歉呢。”

宋九霖正把冰糖往姜汤里撒,闻言哼了声:“就她会来事,上次还送你亲手织的围巾,怎么没见给我带点?”

“你?”杨九郎嗤笑,“上次给你带的驴打滚,你非说太甜,结果转头就给辫儿哥当宵夜了,还好意思要?”

宋九霖被噎得说不出话,扭头冲沈霄宁使眼色,却见她正低头看着碗里的姜片,忽然笑了——原来刚才她喝汤时没注意,姜片在碗底摆成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张云雷也看见了,慢悠悠开口:“行啊小宁,喝个汤都能喝出花样。”

“是它自己漂成这样的!”沈霄宁赶紧把姜片扒拉到一边,脸颊发烫,“对了辫儿哥,刚才你和声时,台下有个大爷喊‘再来一段’,要不要……”

“不了,”张云雷摇摇头,目光扫过窗外渐亮的天色,“雨停了,让观众早点回家吧。再说——”他看向宋九霖和沈霄宁,嘴角弯了弯,“年轻人的舞台,该留给你们折腾。”

宋九霖忽然放下碗,从包里摸出个小本子:“对了,刚才谢幕时,前排大爷让我转交给你的,说这是他珍藏的《天津卫》唱词,老一辈传下来的版本,比咱们现在演的多三段巧舌。”

沈霄宁接过本子,纸页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却工整有力,边角还标注着“某句应拖长腔”“此处可加花点”的小字。她指尖抚过纸页,忽然觉得这碗姜汤的暖意,不止来自姜和红糖——

是观众冒雨而来的心意,是搭档拌嘴时的牵挂,是前辈不动声色的维护,混着雨后的清冽空气,在这小小的后台里,熬成了比任何补品都暖心的滋味。

“九霖,”沈霄宁抬头,眼里闪着光,“明天咱们把那三段巧舌学会,下次演给大爷听好不好?”

宋九霖愣了愣,随即笑起来:“行啊,不过得你先把快板练熟了——上次那段绕口令,你还磕巴呢!”

“谁说的!”沈霄宁立刻拿起桌上的快板,“现在就练给你看!”

姜汤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里面的笑声混着快板声,像被雨水洗过的月光,清亮又温暖。

上一章 雨夜里的快板声 云雷映宁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天津的生日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