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上帝的废纸篓
本书标签: 脑洞  随笔集 

台球版《凡人歌》

上帝的废纸篓

这是我自己改编的歌,作为对李宗盛老师的致敬。

台球版《凡人歌》

你我台球人,生在台球圈。

终日练球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凡胎生,难免打不准。

进攻放两边,防守摆中间。

多少新旧友,一怒为钱走。

多少游闲人,短褂披上身。

冠军何其远,何必苦苦练。

准头不见了,向谁去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球台不为名利改变。

扔了西装革履的容颜,是否就算是失去春天。

附上原版歌词:

《凡人歌》是李宗盛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经典歌曲,收录于1991年发行的专辑《美丽新世界》中。以下是完整歌词:

凡人歌

词曲:李宗盛

演唱:李宗盛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讲一些个人看法: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2024年年底的时候,那个时候连李宗盛的名字都没听过,听的都是些英文歌。我在离家三公里的圣泰台球俱乐部里练球,在一个眼睛望向墙壁的瞬间耳朵里听到了台球室放的BGM(为什么是这个瞬间,狂热的球友们应该能理解,打上头了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球局面哈哈😄),是一首DJ版的《凡人歌》,我只听到了最后两句:“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当时我还把“春天”听成了“准天”,我心里想这个歌手难道也喜欢射击类的游戏?还是也喜欢打台球?后来回家一搜,听到了这首《凡人歌》,老实讲,一开始我还不怎么感冒,觉得作词太平淡,后来是越听越上瘾,也真的品出了某种感受。

讲讲现在吧,现在这是我最喜爱听的一首歌,无论是1991年5月20日发行的听了将近七百遍的原版,还是2007年9月28日发行的听了将近三百遍的live版,我都已经奉为至宝,老实说我一点都不懂音乐,连乐器都没见过几个,更别说曲谱之类,对于80年代的往事更加无知)。我只能凭自己作为一个10后的第一感觉发表评论了。1991版的前奏循序渐进,有一种宿命感,相比live版更有富丽堂皇的感觉,那个时候老李还是小李,嗓音更加清澈、有种刻意的锐利,也带着痞气,能听出一种强烈的批判意味,这是1991版的魅力所在;2007版的时候大哥已经49岁,开场的旋律就带着一股不同于1991版的人间烟火气,他的嗓音也变得略有沙哑和一些漫不经心的感觉,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能感觉出他已经抛弃了大部分技巧,而是用原始的嗓音表达出内心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台球里的境界,台球打到最后的顶尖运动员(例如楚秉杰、奥沙利文)都有一种在玩的感觉,李宗盛现在给人的感觉也是在玩音乐、玩唱歌。他已经不再锋芒毕露,而是以“看破且接受”的豁达态度面对。

再聊聊歌词。李宗盛的歌词写得都比较抽象、包含广,例如《山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凡人歌》则比较现实。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开篇第一句,就传递了一个很多人都要花很久才能接受的事实:我们都是凡人。年轻时太多人好高骛远,而实际上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里一个普通人而已,人还是对于现实多给出最低值的期待才能活得幸福,毕竟大多数的不幸只是相对意义上的,也就是“比”出来的。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这两句让我很感慨,我是一个练习台球的“自封”式运动员,确实能感受到这种心境。当初练斯诺克的时候每天10个小时趴在球台上,每天只能牺牲晚上一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刷刷短视频才能令精神里的自己苟活下来;关于杂念,打台球讲究的就是专注,有一丝杂念都不行,但是人毕竟是肉体凡胎,有七情六欲,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放到普世的概念上,天下所有人都有不同的杂念,我们都在追求这种“仙”的境界,但实际上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就已足够幸福。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这可能是老李的一句反讽,或者说是表达人们不得不如此作为的无奈。听闻有些人真的以为老李是在宣传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不过这句歌词令我想起台湾王鼎钧先生写的一个故事:从前乾隆皇帝站在黄鹤楼上,望江中无数帆船往来穿梭,问身旁大臣,这些人都带着什么东西。大臣回答: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利。王先生补充了两个答案:一样是情,一样是义。这四个答案,可以说是人生在世的意义。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多少同林鸟,已成分飞燕。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喊冤。”这几句歌词,我没有评论的资格,我没经历过爱情,这是种无法深刻理解歌词的遗憾。不过我私自觉得还有一种遗憾,爱情的部分在歌中所占的篇幅未免有些多,毕竟凡人的生活不只有爱情。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这句歌词是重中之重,世界从来不会为了人们改变,世界客观存在,从不向人类解释。但是世界真的不能改变吗?未必吧,一个人改变不了世界,十个人也改变不了世界,世界是千千万万的人改变的,就如同历史,历史并非一个人推动,是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推动的。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这句歌词作为收尾很有意思。关于它的理解,我有三段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看是人的外貌,讽刺以貌取人的社会,但是当代的社会里,这套价值观似乎已经难觅其踪了,于是就有了第二个理解:容颜代指着社会里的一切表层的终极幸福:荣华富贵、权力地位等等,拥有这些东西,难道真的算拥有春天吗?老李是作了一个反问,答案交给我们这些听歌的人。还有一个我自己的私人理解,看了老李的一段采访,主要是批判现在年轻歌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背着吉他,坐下来一弹就穿帮,除了长得漂亮没有别的……”,他讲的很对,他也许把这种想法写进了歌里,这些人有着老李说的“梦寐以求的容颜”,但是当然不可能有老李的才华,哈哈!

上一章 好运设计—致我自己 上帝的废纸篓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斯诺克梦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