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羡在原地站了许久,直到掌心的内丹渐渐褪去温度,与夜露同凉。
那声“阿婴”像烙进了耳膜,挥之不去。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把内丹塞进怀里,转身往山外走。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在路过一处清澈溪涧时顿住。
话本第三百零七页,温若寒曾在此处为他绾发。
鬼使神差地,他蹲下身,掬起一捧冰凉的溪水拍在脸上,试图驱散那股莫名的躁动。水珠顺着下颌线滚落,滴在衣襟上,他望着溪水中自己略显凌乱的倒影,忽然有些茫然。
接下来的日子,魏无羡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与温若寒产生交集的机会。他没再去岐山晃悠,也没接任何需要踏入温氏地界的委托。他甚至把那个赤玉扳指摘了下来,用一根红绳串了,塞在枕头底下,眼不见心不烦。
可那本蓝皮书,他却没舍得扔。夜深人静时,总会忍不住翻上几页。那些字句,不再仅仅是荒唐的剧情,而是染上了温若寒沉静目光的重量,变得真切起来。
他读到“魏婴嗜辣,温若寒遍寻九州,得一味‘朱颜醉’,其性烈如火,合他心意”,隔日,便有不明来历的人送来一小坛通体赤红的辣酱,附一张素笺,只一个凌厉的“寒”字。他挖了一勺拌饭,呛得眼泪直流,心底却像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
他读到“魏婴于音律一道别有天赋,尤擅吹奏树叶,清越动人”,某次在山间试验新符咒,心烦意乱时随手摘了片叶子含在唇间,不成调地吹了几下。抬眼间,却见远处山崖之上,不知何时立着一道玄色身影,静静地面向他的方向,衣袂在风中翻飞。见他望去,那身影并未靠近,只停留片刻,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去。
温若寒像是在他周围织了一张无形无影的网,无处不在,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不逼迫,不打扰,只是沉默地、固执地存在着,用他独有的方式,一遍遍提醒魏无羡那个关于“前世今生”的命题。
魏无羡觉得自己快要被这种无声的渗透逼疯了。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兽,明知道笼门或许并未上锁,却踟蹰着不敢踏出那一步。
直到那天,他在一座荒废的古庙里,撞见了温若寒。
那时他正被一群难缠的怨灵围攻,阴气森森,符箓将尽。就在一道黑影即将扑上他后心时,凛冽的剑意横扫而来,怨灵尖啸着消散。
魏无羡喘息着回头,温若寒收剑入鞘,正静静地看着他。古庙残破,天光从坍塌的屋顶漏下,在他周身勾勒出朦胧的光晕。
“我没按书里写的那样,去岐山找你。”魏无羡抹了把脸上的灰,声音有些沙哑,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委屈和指控。按照话本,他此刻本该在岐山的演武场,而不是在这荒山野岭狼狈不堪。
温若寒走近几步,目光扫过他因战斗而略显凌乱的衣袍和沾了尘灰的脸颊,眼底没有丝毫不悦,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温和的了然。
“我知道。”他声音平稳,“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伸出手,指尖凝聚着纯净的灵力,轻轻拂过魏无羡脸颊上一道被阴气划出的细微血痕。那动作自然无比,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熟稔与疼惜。
“阿婴,”他低唤,看着少年微微颤动的眼睫,“我等你,不是要你重复过去的轨迹。”
他的指尖离开皮肤,却留下一点挥之不去的暖意。
“我等你,是等你愿意转过身,看见我一直在这里。”
“无论你在哪里,遇到什么,”温若寒的声音低沉而笃定,在这荒芜的古庙里清晰可闻,“我都会找到你。”
魏无羡怔怔地望着他,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又酸又胀。所有的逃避、抗拒、彷徨,在这一刻,仿佛都失去了意义。
他避了他这么久,这人却轻而易举地,在他最猝不及防的时候,再次出现在他面前,用最平静的语气,说着最不容置疑的话。
他看着温若寒深邃的眼眸,那里面映着小小的、有些狼狈的自己。许久,他像是终于放弃了什么,肩膀微微塌下来,极轻地,几乎不可闻地,吐出一口气。
“……温若寒。”他叫了他的全名,声音还有些干涩。
“嗯。”温若寒应道,耐心地等待着。
魏无羡抬起眼,直视着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那本破书……”他顿了顿,耳根悄悄漫上一点红,语气却故意装得凶狠,“……后面还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