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在金光洞修行数载,混天绫舞得如风似电,乾坤圈掷得百发百中,风火轮踏在脚下能一日千里,三头六臂的神通更是练得炉火纯青。这日,他奉师命下山历练,却在东海之滨遇到了敖丙——彼时敖丙尚未被流言扭曲,仍是心怀苍生的龙族少主。两人初遇时虽有误会,却在联手对抗作乱的东海妖兽后惺惺相惜,哪吒更是喊他“红珠”,只觉这龙族少主的鳞片,像极了师父丹炉里炼出的赤红火珠。
可平静未久,东海突发海啸,巨浪滔天,直逼陈塘关。敖丙为救关内百姓,不顾龙族禁令,引四海之水退去海啸,却被误认成“大闹东海”的元凶;哪吒赶来作证,说清敖丙的善举,李靖却只信“龙族祸乱人间”的流言,不仅不听解释,还联合陈塘关将领围剿敖丙。哪吒为护敖丙,与父亲彻底反目,却终究寡不敌众——敖丙为不拖累哪吒,自毁龙珠而亡,临死前还嘱咐哪吒“莫要为我负了苍生”。
敖丙之死,成了压垮哪吒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看着父亲冷漠的脸,看着陈塘关百姓的误解,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的委屈,再想起敖丙的嘱托,终是心灰意冷。为证清白,也为偿还“龙族作乱”的污名,哪吒拔剑自刎于陈塘关前,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混天绫无力地垂在一旁,再没了往日的神采。
李靖见儿子自刎,虽有一丝动容,却仍硬着心肠转身离去。幸得太乙真人及时赶到,看着徒弟的尸身,心疼又无奈。他取来西方莲池的九品莲台,摘下水底的千年莲藕,以自身修为为引,将哪吒的魂魄融入莲花莲藕之中——三日之后,哪吒从莲池中苏醒,新身通体雪白,不见半点伤痕,不仅不死不灭,更能刀枪不入,只是那双眼睛里,少了几分少年的灵动,多了几分历经生死的冷冽。
“从今往后,你便以莲为身,以藕为骨,再无李府牵绊,只做你自己。”太乙真人拍着他的肩膀,将重新炼化的混天绫、乾坤圈与风火轮递给他,“封神之战将起,这人间,还需你去护。”
哪吒点头,踏上火轮,转身投入了封神之战。他随姜子牙出征,斩妖除魔,立下赫赫战功,混天绫所到之处,邪祟皆散;乾坤圈掷出之时,无坚不摧。战场上的他,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莲身战神,可没人知道,他偶尔会在深夜看着东海的方向,想起那个叫“红珠”的龙族少主。
就在封神之战打得如火如荼时,天庭凡间间,突然出现了一只灵猴——此猴名为袁洪,乃梅山七圣之首,通八九玄功,能七十二变,实力堪比阐教十二金仙。他并非寻常灵猴,往上追溯,与上古《山海经》中记载的“朱厌”(见则天下大乱的凶兽灵猴)同出一脉,更是夏朝被镇压的无支祁之后,天生便带着一股不服管束的桀骜。
这日,袁洪径直闯入姜子牙的中军大帐,身后跟着梅山众圣,却没带半点杀气。他看着案前正在批阅战报的姜子牙,咧嘴一笑,语气带着几分玩世不恭:“姜老头,昨日我让你手下损了几个将士,今日来,可不是要欺负你。”
姜子牙放下笔,抬眼看向袁洪,神色平静:“梅山君此来,有何见教?”
“见教谈不上,就是想问你个问题。”袁洪走到案前,手指点了点桌上的封神榜,眼神突然变得认真,“你这封神榜,我早有耳闻——非得等大家伙儿死了,魂魄才能上榜,从此被天道束缚,不得自由。我就纳闷了,活着不好吗?能喝酒,能打架,能看遍这山川湖海,为何要为一个‘神位’,把自己的魂魄困在那破榜上?”
他的话,让帐内的阐教弟子都愣住了。世人皆求封神,求的是死后的荣耀,求的是脱离轮回的安稳,可袁洪偏不——他是天生的灵猴,信奉的是“活在当下,自在随心”,别说封神榜的束缚,就算是天道的规则,他也想试着闯一闯。
姜子牙看着袁洪眼中的桀骜,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封神榜乃天道所定,为的是平定乱世,安定三界秩序。上榜者虽失自由,却能护佑一方,也算功德一件。”
“功德?自由都没了,要功德有何用?”袁洪嗤笑一声,转身走向帐外,“我袁洪,就算战死沙场,魂魄消散,也绝不会上你这封神榜。姜老头,咱们战场上见真章,看看是你的天道规则硬,还是我袁洪的拳头硬!”
帐帘被他掀得猎猎作响,姜子牙望着袁洪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只灵猴,将会是封神之战中,最难缠的对手之一——因为他不信天道,不求神位,只信自己,这样的人,最难被驯服,也最难被打败。
而帐外的哪吒,恰好听到了袁洪的话。他握着混天绫的手紧了紧,心中竟有几分共鸣——他曾为李府牵绊,为流言所困,如今虽得莲身自由,却也在为封神之战奔波。袁洪说“活着好”,可这乱世之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自在地活着?他抬头看向远方的战场,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罢了,先护这苍生安稳,待封神之后,再寻那“自在”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