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兼吊侯朝宗》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吴伟业
历经世事沉浮的吴梅村在好友侯朝宗去世后,变得更加悲观厌世。
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大概说得就是此时的他吧。
全诗用信陵君与侯嬴的故事,而“死生总负侯赢诺”一句,自注:“朝宗归德人,贻当约终隐不出;余为世所逼,有负夙诺,故及之。”有此一诗一注,胜于侯方域自辩清白者千万言。
当日,侯朝宗有参加满清的科举考试,此举成失足之恨,终在三十九岁壮年之时离开人世。其实,吴梅村如果想自我辩驳,何尝不可以侯方域孟浪赴试一事,借题发挥?而宁愿屈己以尊人,古人风义盖如此!
幼时,看欧阳予倩老师的桃花扇,虽不甚懂,只记得结局是侯方域降清,李香君自尽。由此后我便极讨厌了侯方域。不得不让我想起了“秦淮八艳”中的另一个奇女子就是柳如是,钱谦益降清时夫人如是欲投河自尽。这世间男儿,所谓书生也不过尔尔。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孔尚任是夫子后人,他此番作为我是佩服的。当今文坛还有几个真正的文人骨气呢,我不忍多说。
原著里结局两人历经劫难相逢却双双入道,这样也好,总比才子佳人大团圆能让我接受。世事已不尽人意,遇着又别离,才留无限愁怅。
温文说:“小女子情怀,这家国天下到了你们这里也都写成爱恨痴嗔。”
明末清初,前朝既已覆灭,百姓心中不过认为到了太平盛世,而太平盛世只能歌颂鼓吹。“粉饰太平”一语本含贬义,所以有文人愿意“恢张皇度,粉饰太平”。
当刀剑底下逃生的文人逢盛世而作美词,亦情理之中,但终究还有过不去自己心中那个槛的,他们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然而,政治的铁蹄只允许诗人描笑容,不允许他们写哀伤。
《Before sunrise》里面有一个情节一直令我倍感心痛,女主和男主走到一片墓地,里面葬着的都是不知来历的人,女主说:“如果一个人死了,他的亲人朋友都不知道,那他不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句话和温文的意思很相近。按理说,我不该心痛的才对,但就像罗兰·巴特说的:“我想我能接受自己的完全消逝,却不能接受妈姆这样。我写过书,但妈姆没有。”
虽然我没有写过这样伟大的书,但我对不朽没有执念,我想我死的时候应该不会觉得自己虚度了一生吧,即便是亲人、挚友一类,我也不希望被追悼,若我死了,便脱离了你们的世界,天地之中不可能再有另外一个我,即便是你们的记忆中,也不是我。可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是我希望他们永远存在的呢?明明一切都再清晰不过了,生命的有限和变化的飞快还是令我悲难自禁,为什么?
突然有些理解吴梅村和侯朝宗了,心底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