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死在了城中村里》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老九門 

第一章3

《死在了城中村里》

  【第一章】

  在故事发生之前

  

  (3)

  另外,当年和我一起来G市的老乡当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他可算是我认识过的第一怪人了。

  他叫汤花,一个大男人却取了个女里女气的名字。曾听他说,他爸给他取的名字其实是叫“汤华”,他家里也是这么叫来着,当年登记户口时,不知是口误还是耳误(应该不会是笔误),他们村长竟然写成了“汤花”,后来户口落下来了,可惜汤老伯一家都是老实的乡下人,谁也没想到要去申请更改,从此,这个奇葩的名字注定要跟随他一生了。

  汤花和我一样,读高中时都是学校里大名鼎鼎的问题学生,高考前两天我们还一起翻墙去网吧打通宵来着。反正早就知道铁定是榜上无名,当时我们约好考完最后一科便直奔火车站,从此开始了打工生涯,等到放榜时,我们已经花着第一个月的薪水了。

  跟我们比起来,汤花更会耍嘴皮子,而且同样的一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总会变得一套一套的,把你绕藤半天之后,你才反应过来其实就是那么点儿破事。

  这要归功于他现在的工作,这一类人群,在G市的街头再常见不过了,再热的天气都是西装革履的,山寨品牌的商务皮包从不离手,动不动就跟那些素不相识的张三李四套起家常来,没错,他就是个推销保险的。

  有时真搞不懂他这性格,平时没几个知心的朋友,也很少见他出来玩,却能够在保险行业一混就是三年,而且,他是我们这群人当中,继吴志峰之后第二个搬出城中村的人。

  记得在半年前,李俊松刚从皮鞋厂辞职时,正值春末夏初,天气也渐渐变得炎热了起来。李俊松约了我们去他工厂门口的糖水店喝冷饮(其实是让我们去帮他搬行李,然后每人请吃一份绿豆沙算作报酬),我们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时,夏晓芬突然问我:“汤花呢?你没叫他来吗?”

  “他没空,正忙着呢。”我随口回答。

  陈鹏辉冷不丁的说了句:“从你们那里来的人似乎没一个正常的,一个比一个奇葩。”

  杜海丽抢道:“说谁呢!谁奇葩了?”

  徐强嘿嘿一笑,说道:“算了,又不是说你,他是在说汤花呢。”

  不知为何,杜海丽竟会因为几句玩笑就突然生气了,他把杯子往桌上轻轻一摔,冷冷地说:“要说你就指名道姓地说,别动不动就把姐牵扯进去!”我们都对她这反常的举动感到惊诧,一时半会儿没人接茬儿,又听她说道:“不过嘛,倒还是有些道理的,从我们那里来的人,除了我和晓芬之外,似乎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奇葩!”他一边说,一边“咕”的咽下一大口冰糖雪耳,然后向我狠狠瞪了一眼。

  突然,本来静静看着我们争吵的夏晓芬竟“噗哧”一声笑了起来(这没良心的丫头!),她这一笑,李俊松也就跟着笑了,他说:“还是说汤花吧,好端端的又搬什么家呢?搬到哪里了?”

  “滨江花园,”我心不在焉地说:“二十年前的旧小区。不过也不便宜,一房一厅,两千五一个月的房租。”

  “我靠,真他妈会享受啊!”陈鹏辉叹道:“他一个月的房租就顶我大半年的烟钱了。”

  没错,对于我们这群连屌丝都算不上的草根来说,能够在暗无天日的城中村“握手楼”里租一间稍微有点光线的、六七百块一个月的大单房已属奢侈,而汤花,同样是几个月不联系,就一声不响地从城中村搬到了小区套房,虽然也是租的,但是较之我们,已是牛逼哄哄的传奇了。

  记得他刚交完半年押金那天曾打电话叫我到时候去帮忙搬家,当时我问他怎么会又多了这么些钱,其实不用问我也知道,肯定是又签约出版了一两本业余时写的推理小说。果然,他的回答如我所料。

  是徐强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他对陈鹏辉说:“废话,也不看看你抽的是什么烟,十二块一包的硬经典能和人家比么?狗日的可是天天抽中华呢。”他很少说话,但往往一语中的,“这能怪谁,同样是读完高中就出来打工,怪只怪以前读书时,我们上课是在睡觉,人家上课却是在看小说。不过我觉得能认识个作家,自己也还是挺沾光的。阿海,你说是不?”

  对了,他们都叫我阿海。

  “是个屁!”我说,“就他那三脚猫的水平,顶多也就是在网站上签约个出版什么的,没几个人会正儿八经看他写的那些个段子的,还作家,切!”

  这时,李俊松刚喝完他那碗绿豆沙,他擦着嘴向我们说:“得了吧,今天我约你们来是庆祝我辞职的,怎么老是在谈论人家,怎么着也要祝我个前程似锦之类的吧。”他说话时,夏晓芬就坐在他身边,一手挽着他的胳膊,正甜蜜地笑着。

  杜海丽不屑地撇了他一眼,又瞪了我一眼,没再说话。我和陈鹏辉也都各自默默地喝着冷饮,只有徐强憨笑着说了句:“辞职了还前程似……”见我们都不说话,也就把剩下的那半句话咽了回去,一起跟着沉默了。

  在我的印象里,那是我们之间少有的一次“沉默”的聚会,老嘴老脸的面孔间似乎生出了某种莫名的尴尬。事后回想起来,当时那气氛的导火索来自于杜海丽的眼神,而她那眼神,我觉得就是针对我的。

  也是在许久后的某一天,我回想起了那次聚会过后杜海丽对我说过的几句话。那时我们已经坐上了返回市区的公交,其他人也都各自回住处去了,只有我和她两个人。她先是一声不吭地玩了一会儿手机,然后突然直截了当地向我质问道:“阿海你有病吧?”

  听到她这突如其来的发问,我有些无所适从,回答道:“你说什么呢?好端端的这是怎么了?”

  她斜了我一眼,一本正经地说:“老实回答我,当初你为什么要介绍晓芬和那家伙认识?”

  “那家伙?哦,你说李俊松啊,他人挺不错的嘛,怎么就成了‘那家伙’了呢?你该不会是吃……”

  “别岔开话题!”她不等我说完那个“醋”字,又抢道:“在别人面前你可以装得若无其事,在我面前你还装哪门子的蒜!”

  “靠,你吃枪药了?”

  她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我不知道你是哪根筋搭错了,或者你根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傻逼,反正我不知道!”

  “够了!”

  “生气了是吧,那还不算傻到家。”她立刻收回了先前那拔剑张弩的神情,笑道:“刘成杰是一早就缩回老家去了,现在在G市,知道这事儿的人,就只有我和汤花。”

  “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车上报站的广播突然响了。

  “我到了,拜拜。”她轻快地站起身来,冲向车门。

  “喂,把话说清楚!”

  她回头向我诡异地一笑,说道:“我和汤花都知道,当初夏晓芬是为了你,才会放弃职高不读,背着家人偷偷跟了咱们来G市打工的。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是傻逼,那么你也应该知道吧。”说完突然面无表情地瞪了我一眼,然后一扭头,下车走了。

  当时那一番对话,只是在我脑海中划了一道简单的弧线,没过多久就忘了,后来若不是汤花提起,恐怕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写在这里。

  有时真想不明白,明明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却要偏偏投诸脑后,要命的是有的事情你已经忘却,别人却还死死地攥在掌心里。

  其实以上这些,都只不过是往年以及今年夏天里的一些小插曲,然而正是这些小插曲,汇集成了日后解开疑案的关键。

  (第一章完,待续……)

上一章 第一章2 《死在了城中村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