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著以长相思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力拔山兮气盖世——千古《垓下》

著以长相思

  《诗经》几乎可以代表先秦诗歌的主要成就了。在先秦后理所当然是秦。因为秦比较短暂,短短数十年,也没有形成很与众不同的特色,于是我们就可以略过不谈。

  汉代诗歌,最经典,最朗朗上口又最讽刺的是这两首: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秦汉之际诗歌发展是向着更自由的方向。随便脱口而出的句子都可以算作是诗了。这两首诗都是很经典的古体诗。

  什么叫古体诗呢?也就是不苛求平仄相对,也不要求某句一定是对账,句式可以松散一些的诗歌。如七言之中夹杂五言,或夹杂三言,这一类就叫古体诗。

  古体诗较之近体诗,在创作难度下要小的多。换句话说,随便的多。以至于这两首诗歌名都以“歌”结尾,而不是“诗”。

  歌是什么?是唱出来的。而诗,则有创作文字的含义蕴藏。歌是人人都能唱的,诗就显得小众化一点。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想见当时民歌之发达。

  想必西楚霸王项羽同汉高祖刘邦的故事人尽皆知。这两人成败各异。因此这两首诗读起来是很有感慨的。个人尤其喜欢第一首。

  这首诗是在什么时候吟唱的呢?项羽被刘军困于垓下,马疲粮尽,兵少卒缺,天要亡我。霸王夜出营帐,见四面尽是刘邦的军队,想自己戎马一生,也是顶天立地的西楚霸王,呜呼哀哉!叫我如何不泪垂!呜呼哀哉!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话唱得很豪放,当是霸王瞪圆了眼,伸手击在黄土上,一声大吼。“力拔山兮”,我七尺男儿,力气大得能拔起整座大山;“气盖世”这句就更豪迈了。我的气魄能盖上这中原千万里河山。我是顶天立地的大男儿啊!我是难得的英雄好汉啊!我是要取代秦始皇的那个人,那个人,也只能是我项羽!

  “ 时不利兮骓不逝 ”,一拳击在地上,一抔黄土四散漫扬。在这样的黄埃里,霸王也不得不回神,想及当前……“时不利”。时就是局势,也可以理解为当今。现在局势是“不利”。自负高傲如项羽,自然不会以为自身有问题。“时不利”,时局不好,天要亡我。多么悲壮呵!我这顶天立地的霸王,却偏偏时不利,一番霸业,就这样同水流去了,流进刘家军营中……这是天要亡我!天要亡我!“ 骓不逝 ”。骓是霸王的乌骓马,是他的珍宝。这马跟他辗转征战;如今他霸王逢不利之时,这通人性的乌骓,却不肯离开……壮士当如此啊!生死与共!可惜了这匹血性好马……何其悲壮啊!

  “骓不逝兮可奈何”。乌骓马我劝了,我决要与它分别。我不愿它同我一起死啊!然而它不走,那我又该如何呢?这句可以看成是项羽自问,也可以理解作他再问身边的人。问身边的谁呢?

  下句马上就解答。“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兮是虞姬,是项羽的宠妃。同乌骓一样,是项羽的珍宝。如今刘军四面重围,他命悬一线,千秋霸业也是一纸笑谈。虞姬在为他跳舞,依旧跳得那么地好……虞姬,你说乌骓不肯离开,我该怎么办呢?

  记得曾看过一篇文艺评论说是项羽这话本意是要让虞姬同乌骓一道,陪他死在这里的。虞姬听完这垓下歌,随即双眼泪盈盈,最后一支舞后自刎了。

  这么解释自然很有依据,但我从心里很想反驳。项羽这人性格确实很有缺点,但在我眼里是古今最豪迈最悲壮最有气节之一人。换句话说,最英雄之一人。

  何以见得英雄呢?首先是项羽这人过人的武力。史书记载项羽这个人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这是个人身体素质。 项羽的勇武天下无敌,古人称之“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这人很会用兵。“力拔山兮气盖世”。英雄不只是要有个人武力谋略 更要有豪气,有英雄气,说英雄语。由此看来,项羽当之无愧是霸王。

  这位霸王唱罢了垓下歌,便率众兵士分期突围。这段突围更是英雄本色尽显。我在下面整合了一段简短的史书翻译:

  「项羽率八百余人突围,汉军五千骑兵紧追不舍。渡淮以后,项军尽剩百余。

  项军到达东城时只剩二十八骑,汉军骑兵已追至。项羽带兵突击,杀汉军一个将,汉军“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兵分三路,汉军只能分散包围。项羽又突然冲出,杀汉军一都尉,杀伤近百人。而项军仅损失两人。

  项军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已备好船渡江。项羽说:“先前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如今无一人回来。我还有什么面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又命士兵全部下马步战,楚军全部战死。项羽独自力战汉军,杀数百人,但也受几十处伤。这时他看到老朋友吕马童,便说:“听闻汉以千金万户侯悬赏我的人头,我就做个人情给你吧。”自刎而死。」

  好一个顶天立地的楚霸王!后人对项羽评说万千,也都是后事云烟了。

  然而无论众口如何纷纭,这首豪迈雄浑,悲壮慷慨的《垓下歌》在诗词史上的地位是谁也不能否认忽视的。

  好一个西楚霸王,好一个垓下悲歌,凭之足以传千古。

  因此我们对于当今那些试图以花哨文字来糊弄粉饰文章的人,不得不给一个忠告。

  文章不胜在语句华丽,胜在感情充沛真挚,惊人肺腑。

  你看垓下歌,全文语言朴素而不平淡,通俗而不繁琐。脱胎出一种顶天立地的气概来。这种气概不容许华丽的语言,不容许你用辞藻去堆积。它顶天立地地站在那里,高傲地显示自己的风骨。它不讨好读者,不摇尾乞怜。它不许你喜欢,只许你仰视。

  文章当如此也。

上一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概述 著以长相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