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碧水蓝天心柔流水
本书标签: 现代 

第2章休宁之日

碧水蓝天心柔流水

  千朝习俗,肉脯为了便于保存,都是用盐腌制而成。刺客口中满是创口,一块肉脯入口,登时蛰得杀猪般嚎叫起来。

  吏闻笑道:“顾容将军太粗鲁了,他没了牙无法咀嚼,这样吃会噎着,快用酒给他顺顺。”

  酒是军中常见的黍米酒,极其酷烈,一口灌下去,刺客几乎痛得晕了过去。

  吏闻笑道:“你看,好酒好肉,为什么要寻死呢?”

  登基大典之后是连续三日的百姓同庆,夜里宵禁推迟一个时辰,天子赐酺,惠及坊里,连城百姓并不在乎旧帝退位新帝登基究竟谁胜谁负,也不关心从轩王摄政到秦王摄政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却听闻三日大庆而高呼万岁。整个连城到了晚上处处彩灯烟火,儿童嬉戏长者聚饮,无比热闹。

  因此到连城京畿禁军的上官志,吏风,素依三位将军抽出身来赶到秦王府与吏闻商议时,又比之前所说酉时还晚了一个时辰。此时天色已经大黑,吏闻由阿祷搀扶着站在台阶上,越过前面房屋的飞檐眺望着远处的夜空。大酺狂欢余兴未散,远处不知何方坊里中仍旧不时传来爆竹炸裂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墙外坊中醉归的人们高声唱着连城的歌谣,天地山川牛羊肥壮,美丽的姑娘和健壮的儿郎都随着歌声飘散了出来。

  吏闻立在那里,久久不动,久到阿祷几乎忘记了他完全是靠一条腿在支撑身体。王府中各处高挂彩灯庆祝吏闻升为秦王,在吏闻的特许下,府中没有当值的人都可以在庭院中燃放爆竹庆祝。只是最热闹的时间已经过去,全府上下在欢庆的同时,吏闻书房门紧闭,除了顾容浩之外,没有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儿。欢笑声和爆竹声掩住了从屋中传出的任何动静。所以当书房门终于打开,阿祷见到吏闻的时候略吃了一惊。

  阿祷跟在吏闻身边的时间不算长,在吏闻书房伺候的时间却丝毫不比阿非少,却从未见过吏闻脸红成了这样,倒像是一口气喝了一大坛黍米酒一样。阿祷迎上去,却被吏闻拉开,闪到一边。

  “低下头。”吏闻低声说,声音虚弱得只剩下一丝气息,“别看。”

  阿祷不明所以,却发现吏闻借着他的搀扶,将他推到了角落里,视野被吏闻挡得严严实实。少年人好奇心总是出奇的重,越是不让他看,就越是想要弄明白。阿祷双手扶稳了吏闻的双臂,却趁机踮起脚尖越过吏闻的肩膀到底还是向外面偷看了一眼。

  正巧顾容浩拖着瘫软成一团的刺客离开,血迹在后面拉了长长浓稠的一条。阿祷惊呼了一声,几乎站立不稳地向后退去,却带得吏闻也差点儿摔倒。

  “不是让你别看吗?”吏闻的语气近乎严厉,一边扶墙稳住自己的身体,一边向阿祷伸手:“来,扶我到外面站站。”

  阿祷定了定神,这才察觉吏闻身上竟是从里到外都湿透了。“殿下,你这是……”他惊讶地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半天才问:“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吏闻咬着牙苦笑了一下,“把伤疤揭出来的时候会疼,疼了就会流汗。”

  阿祷大惊失色:“殿下受伤了?在哪里?什么时候的事儿?是那刺客干的吗?我去给你找大夫,殿下快回去歇息。”

  “别急别急,”他轻轻拍了拍阿祷的肩膀,十分温和地安抚他:“一会儿上官将军他们来,你再去帮我拿干净衣裳。现在陪我站一会儿。”

  “太冷了,殿下我给你拿狐裘的大氅去。”

  “不用。”他温和地说,“我不冷。”

  “可是……”

  吏闻打断阿祷地喋喋不休:“你看今天的星星多亮啊。”

  阿祷一怔,顺着他目光的方向看过去。寒冬的夜空,月朗星疏,不若盛夏那样繁盛。这一日的星星却格外明亮,一颗颗镶嵌在夜空中耀眼闪烁,丝毫不被月色掩盖。

  “阿祷啊,”吏闻突然轻声说:“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阿祷愣了愣,黯然摇头:“没有了。之前就想像阿非那样在殿下身边,可如今好不容易终于到了殿下身边,他却死了。我觉得这个位置就像是我从阿非那里偷来的,一点儿也不值得高兴。”

  吏闻听了沉默了片刻,突然指着天上一颗星星说:“你知道吗,人死了之后,都会变成星星留在天上。惦念他们的人,只要抬头就能看见。那一颗就是阿非。你记住它的位置,那颗星的东边有三颗连成一条直线的星星。以后你有什么话想说,就对着那颗说吧。”

  “真的?”阿非半信半疑,“人死了会变成星星?”

  “当然。”吏闻不眨眼地说:“你不是总听人说人死了之后会升天么?升天做什么,就是变成星星了呀。”

  “可古往今来死了那么多人,天上却没有那么多星。”阿祷还是不信。

  “那是因为,只有牵挂着你不肯走的星星,你才能看见。”他半真半假地说着,凝视夜空,自己仿佛也受了蛊惑,轻轻地说:“因为只有变成星星从天上守护你关心的人,才不会让他们伤心。”

  阿祷惊讶地扭头看他。顾容浩已经引着上官志等人进来。

  吏闻目光中的星光渐渐掩藏了起来,看着上官志等人,点了点头说:“进来吧。”言罢他转身扶着阿祷当先进了屋。

  上官志等人被屋里无处不在的血迹吓了一跳。吏闻淡淡地说:“刚才审了个犯人,正好你们几个来,我需要与你们商议一下。”

  阿祷知道自己此时该回避了,给几个人送上浆酪肉羹便离去。地上血迹触目惊心,上官志等人虽然还没有吃饭,却也没什么胃口。只得放下杯子道:“不如先让人清理一下?”

  “这个不急。”吏闻面前铺开了一幅牛皮地图,头也不抬地在地图上指了一下:“轩王与米水部并没有在雪狼隘口接战,米水部的大队人马往鸿雁沼来……”

  上官志精神一振,抢着问道:“他们是要来打连城?”

  吏闻点头:“没错。”

  “多少人?米水部能有多少人?”吏风立即趴在地图上研究了起来,“我可以带人埋伏在鸿雁沼,趁他们渡河之际,来一个迎头痛击!”

  吏闻微微摇头:“鸿雁沼不好。冬天结冰,大队人马通过毫无障碍,你没有优势。不如在这里……”他的手指点在了连城以东的一处地点:“野风陂。”

  吏风皱起眉来,“这里的地形并不险要,只是一片缓坡,即使咱们居高临下,也不过百尺距离,如何歼敌?”

  吏闻笑了笑,只说了一个字:“烧!”

  一直没有说话的素依笑了起来:“是了,野风陂虽没有险要地势,却有常年不断的大风和望不见边的芦苇滩,如今芦苇成枯草,正是可以好好利用。”

  吏风点头:“就这么办,我这就去准备。”

  “你稍等一下。”吏闻叫住他,又朝另外两人望去,说:“禁卫军一共有十五万人,但我只给你们十二万。还有三万人马我有别的用途。”

  三人面面相觑,“为什么?”

  吏闻的手指从雪狼隘口继续想北移动:“轩王在雪浪隘口扑了个空,一定会趁着米水部空虚端了他们的老底。但是金耳湖却埋伏着一支三万人的大军等着他们深入呢。”

  三位将军都是一怔:“什么?怎么回事儿?”

  吏闻点头:“那个行刺我的刺客是万迟的人。刚才审的就是他,全招了。米水部三年前便与万迟够勾结,这次他们反叛,万迟人提供马匹,派遣死士,米水部则举族起兵,一共纠结了十万起兵。其中七万来攻连城,余下三万骑兵埋伏在金耳湖……他们算准了轩王会带着米元军亲自去打金都草原。”

  三位将军面色都凝重了起来,彼此望了望,一同说:“我们愿带兵救援!”

  “不用。”吏闻摇头,“你们的任务是守卫连城。抽出三万人马已经是极限了。”

  “那么谁领兵?”上官志急了起来,“要不然我去!”

  “我已经说了,你们的任务是守卫连城。”吏闻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目光如炬,从几个人面上扫过,“再说如果万迟真的和米水部联合的话,只怕不止米水兵要对付,我怕万迟会趁着轩王与米水部两败具伤时趁虚而入。所以即使从禁军抽调三万人过去,也还是不保险。”他在地图上指指画画,“也立部的一万私兵离雪狼隘口不远,另外再从玉门守军调两万人,一共再筹三万人过去支援,应该算是能保险了。”

  素依向来精细,在地图上研判了良久,疑惑地问:“风陵渡有十万人,雍州有三十万人,这才是真正的大队人马,为什么不调回来?倒是从北边玉门调人,连私兵都用上了?顶不济,昭明还有尧允将军的十万人马呢,为什么不动?”

  吏闻冷冷瞧了他两眼,问:“他们调过来,千里迢迢地赶到金都草原,只怕太晚了。”

  素依没有留意他的神色,大摇其头:“不对,如果是骑兵星夜兼程,也就五天的路程……”

  “轩王天都马哪里是普通骑兵能比的?”

  素依仍旧不肯罢休:“可以让雍州和昭明兵马支援连城,我们连城的兵马去支援轩王,这样不就……”

  吏闻冷笑起来:“素依将军,如今是要我听你的调配吗?”

  素依一愣,这才发现吏闻面色很不好看,只得躬身道:“是属下逾越了,请秦王殿下恕罪。”

  吏闻心知他心中不服,且如果让他们就这样出去,只怕不用两三天连城禁军中就会风传秦王刚愎自用,与将领意见不合的流言了。他想了想,语气放缓,手指向河西牧场:“这里才是关键。”

  风陵渡,雍州距离河西牧场都只有一河之隔,几个将军看了一眼便都明白了,知道这样的机密战略不可能宣之于口,惊讶之际也都恍然,连连点头。因为是职责之外的军务,也无从置喙,只有素依仍忍不住问:“那尧允的兵力呢?”

  “云朝政局变幻莫测,如今主政的远西王是主战派,我怕落霞关和昭明会出问题。”

  素依想了想,确实除了也立部和玉门军就近之外,也没有别的地方军队可以调动,只得点了点头:“属下只是担心万迟人如果真的大举南下,轩王会有危险。”

  “放心吧。”吏闻笑容温和,“轩王带的可是天下无敌的米元军。”

上一章 第1章战事不断 碧水蓝天心柔流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章太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