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重生之血瞳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言情  古风     

棋局第一步

重生之血瞳

萧绝赠书,用意深远。那本珍贵的医籍,既是对她“价值”的认可,也是一次无声的催促与试探——他在看她,会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又会走出怎样的棋。

沈千澜摩挲着书页边缘,眼神沉静。她明白,不能再等了。被动的收集情报终是下乘,她需要一次主动的出击,既是为了复仇,也是为了向这位潜在的盟友证明自己的“利用价值”。

她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旧物记忆中搜集到的、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碎片。如同梳理乱麻,她将那些关于官员阴私、权钱交易的片段逐一归类、甄别。最终,一个名字浮出水面——吏部侍郎,张启贤。

在几张被用作包裹药材的废纸上,她曾“看”到张启贤与一位江南盐商在密室中交易,收受巨额银票,并为盐商之子在科举中大开方便之门。记忆碎片中,那盐商谄媚的嘴脸和张启贤贪婪点数银票的动作,清晰得令人作呕。

更重要的是,她记得前世。这张启贤,是谢明珠之父——吏部尚书谢擎的忠实门生,是谢党在吏部的重要爪牙之一。打击他,便是剪除谢家的羽翼,更是对谢明珠的一次敲山震虎。

机会很快来临。钱嬷嬷病情好转,对沈千澜几乎言听计从。沈千澜借口需要几味特殊的药材“研究药性”,列了一张单子,其中混入了她真正需要的、用于书写密信的几样特殊材料——一种遇热方显的隐形药水,以及一张质地坚韧、适合塞入细管的薄纸。

东西很快备齐。夜深人静时,沈千澜就着窗外微弱的月光,用细如发丝的笔触,蘸着那特制药水,将张启贤受贿的时间、地点、金额、关键证人(那盐商的名号)等关键信息,密密的写在了薄纸上。她刻意模仿了一种市井流传的、毫无特征的字体。

完成之后,她将薄纸卷成极细的纸卷,塞入一根纤细的中空竹管内。如何将这信息送到萧绝手中,且不暴露自身,是最后一环。

次日,她为钱嬷嬷行针时,状似无意地提起:“嬷嬷,前日送来的那本医书,其中几味药材的配伍着实精妙,只是有一处注解,字迹似乎与旁处不同,略显潦草,奴婢看不太清,不知是否原本如此?”

钱嬷嬷如今视她为救命稻草,闻言立刻道:“是吗?那书是……是托人寻来的,许是前人批注吧。姑娘若需要,嬷嬷我再托人问问?”

“那倒不必劳烦。”沈千澜垂下眼睫,语气平淡,“只是奴婢想着,若是送书之人日后问起嬷嬷奴婢的近况,嬷嬷或许可以提一句,奴婢一切安好,正在研读《本草纲目》,只是有些字迹难辨,若能有些清心明目的决明子泡茶喝,或许能看得更仔细些。”

她特意在“决明子”三字上,加了微不可查的重音。这是她与萧绝在藏书阁短暂交锋时,在他案头看到的一味茶饮。她赌萧绝心思缜密,能听懂这隐晦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她有“东西”需要借由决明子的容器(中空的决明子梗或类似的细小管道)送出。

钱嬷嬷不疑有他,满口答应。

消息是否能够准确传递,沈千澜并无十足把握。她只能等待。

三天后的傍晚,挽月悄悄塞给她一个小纸包,低声道:“沈姐姐,这是外面一个小丫头让我转交给你的,说是……钱嬷嬷吩咐给的决明子。”

沈千澜的心猛地一跳。她接过纸包,入手微沉。回到角落,她背对着众人打开,里面果然是些决明子,而在药材中间,赫然躺着一根与她所用几乎一模一样的细小竹管。

他懂了!而且给出了回应!

她强压住心中的激动,迅速将自己准备好的竹管混入其中,次日再通过挽月,经由那个“小丫头”的渠道,将纸包原路送回。

接下来的几天,沈千澜表面平静,内心却如同绷紧的弓弦。她照常去库房,照常为钱嬷嬷诊病,但每一刻都在留意着外界的风声。

直到第七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如同惊雷般传遍了教坊司,甚至连最底层的杂役都在窃窃私语——吏部侍郎张启贤,因受贿、鬻卖官爵、科场舞弊数罪并发,被御史台弹劾,证据确凿,已锒铛入狱!陛下震怒,下令严查!

消息传来时,沈千澜正坐在窗前,翻阅着萧绝送来的那本医书。窗外阳光正好,落在书页上,映得她指尖微微发白。

她成功了。

没有欢呼,没有雀跃,只有一种冰冷的、近乎残酷的平静,在她心底蔓延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微不足道的张启贤,远不足以平息她血海深仇的万分之一。

但她知道,这第一步,她走得稳、走得准。她向萧绝,也向自己证明了,这双血瞳,拥有撬动这腐朽朝堂的力量。

傍晚,钱嬷嬷再次来访,这次带来的食盒里,除了更精致的点心,还有一小罐真正的、上等的决明子茶。

“姑娘,”钱嬷嬷的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敬畏与谄媚的神情,“这是……那位贵人特意吩咐送来的。贵人还说……‘茶已收到,甚好。’”

沈千澜捻起几粒决明子,它们在指尖滚动,带着干燥的清香。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被高墙分割的天空。

棋盘已经铺开,她落下了第一子。而她的对手们,恐怕还不知,执棋者,已然归来。

上一章 暗流初涌 重生之血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