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天盛长歌:繁华落尽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天盛长歌  白敬亭   

紫宸番外:共守长安岁月

天盛长歌:繁华落尽

紫宸殿的铜漏滴到第三响时,宁弈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河渠疏凿图》。烛火在御案上跳跃,将他眼底的倦意映得明明暗暗。自登基以来,他习惯了每日批阅奏折至深夜,而案头总会多一叠凤知微整理的民生札记——每一页都贴着她亲手写的便签,字迹清隽中带着锋芒,一如其人。

“陛下还未歇息?”殿门被轻轻推开,凤知微端着一碗莲子羹走进来,月白色的宫装在青砖上曳出柔和的弧线。她腕间悬着的“微”字玉坠与宁弈腰间的“弈”字玉坠遥遥相对,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

宁弈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在看你标注的江南水患图,倒是比户部的奏报更详实。”他伸手接过莲子羹,指尖触到碗沿的温热,“这么晚了,怎么还未安歇?”

“见陛下书房的灯还亮着,”凤知微替他整理着散乱的舆图,“魏渊老大人今日递牌子,说大成皇陵的修缮已近尾声,想请陛下与臣明日去验收。”

宁弈舀了勺莲子羹,忽然笑道:“魏渊这老顽固,当年见了朕恨不得拿拐杖敲头,如今倒是肯叫‘陛下’了。”他抬眼看向凤知微,眼中褪去了帝王的威严,只剩柔和的光,“明日陪朕去青溟书院走走?听说今年的海棠开得格外好。”

凤知微整理舆图的手顿了顿,想起多年前在书院,她曾因辩经输给宁弈,一怒之下用墨汁泼了他一身月白锦袍。他非但没怒,反而笑着说“凤先生好胆色”,那模样与此刻御座上的帝王重叠,竟无半分违和。她微微颔首,唇角扬起浅淡的笑意:“臣遵旨。”

宁弈看着她的笑容,忽然握住她的手:“凤知微,等忙完这阵,朕带你去大成故都看看,如何?去看看你母妃当年住过的宫殿,也去看看……我们曾错过的风景。”他眼中没有了惯常的算计,只有寻常男子对心爱之人的期待。

凤知微回握住他的手,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多年握剑与批阅奏折留下的痕迹。她想起宫变那晚,他为护她中了血浮屠的毒针,却还笑着说“这点疼,比不过你皱眉时的万分之一”。如今尘埃落定,过往的猜忌与试探都已化作绕指柔肠。“好,”她轻声道,“臣陪陛下一起去。”

次日清晨,宁弈与凤知微同乘一辆素色马车,前往青溟书院。车窗外,长安百姓正忙着踏青,处处是欢声笑语。凤知微掀起车帘一角,看见街边有孩童追逐嬉戏,忽然想起昨日在御书房,宁弈指着奏折上的“早立储君”四字挑眉看她的模样。

“陛下,”她转头看向闭目养神的宁弈,“昨日宗正寺卿又递了折子,说……”

“说朕膝下空虚,该选妃了?”宁弈睁开眼,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朕已经回了,说‘皇后尚在,储君不急’。”他语气轻松,眼中却带着认真,“凤知微,朕的后宫,有你一人足矣。”

凤知微看着他眼中的坦诚,想起刚入宫时,她总以为他的温柔是权谋的一部分,直到某日深夜,她看见他对着“弈微”玉坠独自饮酒,才明白这万里江山在他心中,终不及她重要。她微微颔首,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

马车缓缓驶入青溟书院,海棠花正开得烂漫,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路上。宁弈扶着凤知微下车,看着她在花树下微笑的模样,忽然觉得,这九五之尊的位置,不及她一笑倾城。

“还记得吗?”宁弈指着不远处的辩经台,“当年你就是在那里,用‘民为贵’驳得朕哑口无言,还泼了朕一身墨汁。”

凤知微看着辩经台,想起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忍不住笑了:“陛下如今可是天子,臣当年真是大胆。”

“朕倒希望你永远如此大胆,”宁弈握住她的手,走过落英缤纷的小径,“在朕面前,不必做谨小慎微的凤御史,只做凤知微便好。”

暮春时节,宁弈果然兑现了诺言,与凤知微同往大成故都。马车行至旧时皇城遗址,断壁残垣间竟生出几株顽强的桃花。凤知微下车漫步,指尖抚过斑驳的宫墙,眼中是化不开的怅惘。

“这是母妃当年的寝宫所在。”她轻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宁弈走到她身边,脱下自己的披风披在她肩上:“朕已下旨,在此重建大成故宫,不是为了复辟,是为了让你能常回来看看。”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那对“弈微”玉坠,“当年你母妃托孤时,说‘望贵人护吾女周全,此玉为信’。朕一直收着,想着若有一日能找到你,便将它还给你。”

凤知微看着他掌心相扣的玉坠,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乱葬岗上救她的人身上带着龙涎香与血腥气,原来从那时起,命运便已将他们紧紧相连。她接过玉坠,用红绳将它们系在一起,挂在颈间:“如今,它们终于团圆了。”

宁弈看着她颈间相扣的玉坠,又看看她眼中的释然,忽然握住她的手,在断壁残垣间,郑重地行了一礼:“凤知微,过去种种,朕欠你的太多。往后余生,朕定当护你周全,不再让你受半分委屈。”

凤知微看着他眼中的真诚,想起一路以来的腥风血雨,如今终得安稳。她摇摇头,回握住他的手:“过往皆已矣,陛下不必介怀。往后,我们一起走。”

回到长安时,已是盛夏。某日午后,宁弈在御花园的水榭中处理奏折,凤知微则在一旁临摹《兰亭集序》。湖面吹来的风带着荷香,拂动她鬓边的珍珠坠子。

“陛下,这是江南送来的新鲜荔枝,”内侍端上白玉盘,“皇后娘娘吩咐,说陛下近日操劳,该尝尝鲜。”

宁弈放下朱笔,拿起一颗荔枝剥开,递到凤知微唇边:“尝尝?据说这是岭南快马加鞭送来的。”

凤知微张口咬下,清甜的汁水在口中蔓延。她看着宁弈眼中的温柔,忽然想起昨日在偏殿,他为了一桩冤案与御史据理力争,退朝后却第一时间问她“今日有没有去看太液池的荷花”。这样的宁弈,不再是那个深不可测的楚王,而是能与她共享人间烟火的良人。

“陛下,”她放下狼毫,“再过些日子,该是青溟书院的招生之期了,臣想去看看。”

宁弈擦了擦手指,笑道:“好,朕陪你去。顺便看看我们当年辩经的地方,有没有长出新的海棠。”

秋意渐浓时,凤知微偶感不适,太医诊脉后,竟诊出了喜脉。消息传到御书房时,宁弈正与辛子砚商议河工事宜,闻言手中的玉镇纸“啪”地落在案上,惊得辛子砚以为出了何事。

“陛下?”辛子砚小心翼翼地问。

宁弈却忽然笑了,笑得像个孩子,起身便往坤宁宫跑,留下辛子砚在原地目瞪口呆。他冲进凤知微的寝殿,看见她正靠在软榻上,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真的?”宁弈走到榻边,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生怕惊扰了什么。

凤知微点点头,看着他眼中的惊喜与紧张,忍不住笑了:“陛下小心些,别吓着孩子。”

宁弈闻言,立刻放轻了动作,俯身在她小腹上听了听,又抬头看她,眼中是前所未有的郑重:“凤知微,谢谢你。”

凤知微看着他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暖意。她知道,这个孩子的到来,让他们的家更加圆满。

长安的雪总是来得盛大。除夕夜,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宁弈与凤知微并肩站在殿前,看着宫人燃放烟花。漫天绚烂的烟火中,他从怀中取出那对“弈微”玉坠,替她戴在孩子的襁褓上。

“孩子该取什么名字好?”凤知微靠在他肩上,看着襁褓中熟睡的婴儿。

宁弈想了想,看着漫天烟火,又看看怀中的妻女,轻声道:“叫‘宁安’,宁弈的宁,安宁的安。愿他一生安宁,也愿这天下,永享太平。”

凤知微点点头,握住他的手:“好,宁安。”

夜风吹过宫殿飞檐,吹动了凤知微鬓边的碎发。宁弈伸手替她拢了拢,指尖触到她颈间的玉坠,与孩子襁褓上的玉坠相互呼应。

“凤知微,”宁弈忽然低声道,“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青溟书院相遇吗?”

“自然记得,”凤知微抬头看他,眼中含笑,“臣用墨汁泼了陛下一身,陛下却夸臣‘好胆色’。”

宁弈看着她的笑容,忽然觉得,这万里江山,漫天星辰,都不及怀中之人的一笑一颦。他低头,在她额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傻瓜,那时朕就想,这女子,朕要定了。”

凤知微脸颊微热,轻轻靠回他怀里。远处的烟花还在绽放,照亮了长安的夜空,也照亮了紫宸殿前相依的身影。

紫宸殿的月光见证着他们的过往,也将继续见证他们细水长流的幸福,直至岁月尽头。

全文完。

上一章 江南番外:梅花坞 天盛长歌:繁华落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