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日上朝之时,群臣一言不发,偌大的朝堂格外安静——倒叫我从中察觉了几分危机的味道。
莫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意料之外,薛相一脸严肃地站了出来。
薛丞相:“陛下,臣有奏。”
苏昭宁“所奏何事?”
薛丞相:“黎丞相曾在黑市买凶行刺陛下,意欲谋逆,实乃大逆不道。”
黎相听得脸色突变,丝毫不顾作为丞相的形象,直呼薛相姓名,在朝堂之上大声反驳。
黎丞相:“薛芾!你休要在陛下面前血口喷人!”
紧接着黎相“噗通”一下猛的跪在地上。
黎丞相“陛下明鉴啊!臣受先帝所托,忠心耿耿扶持陛下,臣怎敢有谋逆的想法!”
薛相完全不顾黎相的情况,竟还从怀中找出什么东西,递给了侍从,让侍从传上来给我。
薛丞相:“这是臣搜集到的证据,望陛下明察!”
我还没来得及看,薛相的声音竟又响了起来。
薛丞相:“此等大逆不道之人倘若留着,将会是我大昭国的灾难!望陛下慎重!”
我迁就着薛相的心思翻了翻他呈上来的“证据”,却是一言不发。
我虽对黎相怀有戒备,却并不觉得他真有这样翻天的心思,我只当他平日里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他黎家,为了家族长兴。
况且朝堂里的明争暗斗,我并非不知道,但我到底还是不想趟这浑水。
水至清则无鱼,在这如染缸一般的朝堂,我不信有人真能滴水不沾。
柳茗谏“陛下,臣认为此事事关一国丞相,不宜草率做决定。”
我原想开口说这事儿,未曾想柳茗谏却是先我一步,正好给了我一个顺理成章的台阶下。
真不错。
苏昭宁“噢?”
柳茗谏“前些日子的江南宋家冤案难得沸沸扬扬,臣怕陛下重蹈覆辙。”
柳茗谏“倘若忠臣被污蔑成小人,必定会让人寒心。”
他忽然提了一嘴宋家,倒叫我脑子里想起宋时辞来,想起他身上的伤……
多少有些于情不忍。
黎相似是没想到柳茗谏会帮他,一大把年纪了,还泪汪汪地看向柳茗谏。
薛丞相:“柳大人这话是何意?!莫非柳大人认为臣是处心积虑污蔑忠臣的奸佞之人?”
柳茗谏“臣不是这个意思。”
柳茗谏“但薛相到底上了年纪,臣担心薛相识人不清,受人蒙骗。”
柳茗谏“届时铸成大祸,臣等万死也难辞。薛相的一世英名,怕是也要就此断送。”
我听着柳茗谏似乎话里带刺,意有所指,着实够阴阳怪气。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则内涵截然不同……不愧是文人,说话都这般讲究。
薛丞相:“……黄口小儿,竟这般无礼,这就是柳家的家教吗?!”
肉眼可见,柳茗谏的脸色黑了下来。眼看着又要吵起来,我赶紧开口打断。
苏昭宁“……柳爱卿说的在理。”
苏昭宁“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些总是好的。”
苏昭宁“那便先押入大牢,派专人看守,待所有事情都查清了,再做决定。”
羽林卫上到殿前带走了黎相,黎相甩了甩他们押他的手,干脆自己大步往前走。
黎丞相:“臣一生清白坦荡,臣在大牢里等着,臣相信陛下会给臣一个公道!”
黎相走得潇洒,实实在在像个无罪之人。
薛丞相:“陛下!万万不可啊!”
苏昭宁“薛相不必多言,朕比谁都想昭国好。”
苏昭宁“倘若薛相认定黎相有谋逆之心,便找出更多的证据,呈给朕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