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江小薇才上初二,他的班主任正好和小薇叔叔江大海是同班同学。小薇叔叔已经给小薇请了两天假了!但没人跟小薇说。
正值周三,小薇下午是要回家带菜的!但这天下午回到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一点梅干菜,小薇装了点又返回学校了!
等到了学校,班主任才说你怎么又来上学了,你外公没了,你叔叔给你请假了!都晚上了,小薇就没回去,继续上夜课。小薇哭了……外公最喜欢小薇了!他走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实在可惜……
小薇后来听她妈妈说,外公死后三天就下葬了,就是周五这天上午就出殡下葬了。等小薇周五放学回去只能到坟头去祭拜了……因为放学到家很晚了,周六上午小薇叔叔江大海带着小薇去的……路上小薇就哭了。
到了外婆家,几个阿姨都眼泪汪汪。小薇第一次见到了外公的妹妹,小薇应该叫姑婆!一说起小薇外公,都说是个老好人!本来他不会走的,好心救了别人,自己却走了!
小薇外公走的时候还是土葬的!用的是棺材,出殡的那天,小薇妈妈哭得最伤心了,说起来小薇外公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女儿了,又听话又肯干。可惜的是没让她念书!
听说小薇大舅妈苗芬芳也哭得很伤心,但江大海说到底是儿媳妇,哭得真假!原来苗芬芳是没有眼泪的假哭。
未能送外祖父上路,也许将成为小薇一生的遗憾。虽然与外祖父在一起的日子小薇很少,但是一丝丝隐约的记忆总是能唤起小薇对外祖父些微的思念。小时候家里真的很穷,小薇妈妈在生下小薇之后不巧又怀上了她弟弟,不得不到处逃避计划生育的追查。而小薇自然在无人照管的情况下,去了外祖母家里。外祖父外祖母住在一间破旧暗黑的老房子里面。100平方米的房子隔成了好几间,一半被小薇大舅舅一家分走了。房间里摆放着床,书桌,箱子和饭桌。门口砌着一个灶台,黑乎乎的,却很结实。最难忘的记忆,便是外祖父早那个矮小的灶台上面给小薇做的阳春面,白白的,却没有什么油。那时候,油还是很贵的,因此简朴的外祖父是怎么也舍不得乱用油的。小薇却甘之如饴地一口气吃光了它,好似多少年没有吃过饭,饿极了。外祖父总是笑嘻嘻地在一旁看着小薇吃,眼里的关爱,溢于言表。旁人都说外祖父外祖母重男轻女,小薇的妈妈因此没上过一天学。可是,小薇却一点都没有觉察出这些来。可能是隔代亲吧!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给外祖父外祖母挠痒和刮痧了。他们总是递给小薇一个小梳子,然后让小薇用小梳子给他们挠痒。还有刮痧,外祖父外祖母从来都不去医院看病,有个什么小毛病的,都让小薇拿着碗帮她刮痧。一挠一刮就是大半个小时的,把小薇累得够呛。然而,如今回想起来,却颇觉欣慰,毕竟能够和外祖父外祖母一起生活那些年,让小薇养成了不怕脏不怕苦的好习惯。
小薇外祖父走的这年是香港回归的这一年,小薇记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