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我等此来,为相度地势,并非耽玩山景,不宜久息了。
一声吩咐,张魁、时迁早已起身先行,大众随了,一路盘上山顶。张魁指着对吴用道:“此曹南山最高处也。”吴用便四边看望一遭,对宋江 指指划划说了许多,宋江 一一点头。
吴用此山南面形势,尚未了了,尚烦张兄弟领路前进,大众随行。
张魁道:“山南一路都有树陰遮蔽,不比山北酷暑,没躲闪处。”行不数武,果然流泉界道,万树蝉声,宋江 一干大众如行绿幕之中。只见前面张魁已渡过一条大板桥,时迁也随了过去。众人追上,看那桥下流水,却浊如黄泥,不解其故。过得桥时,又是酷热平陽。张魁、时迁前导,宋江 等在后,远远望见前面丛绿中,拥出一座牌楼。宋江 、吴用看时,只见牌楼上錾着斗大四字,乃是“清凉世界”。望见张魁等已进了牌楼,众人随着进去,里面一带长堤,槐陰夹道。长堤尽处,便是渡口。长桥斜渡,小屋如鳞,另是山居村景。
时迁张兄,这是什么地方?小弟却不认识。
张魁立住了脚,定睛四看道:“奇了,这是什么地方,几时走错的?”随后宋江 、吴用、吕方、郭盛一干人都到。
吴用登山迷路,亦是常事。前面渔村不远,且去问声。
大众过得长桥,已是午牌时分。吴用上前便向一个渔翁问路。
吴用此处是甚地名?
渔翁答道:“此甘露岭也。”
宋江离曹南山几里?
渔翁道:“不晓得。”又一个渔翁道:“你问曹南山做甚?曹南山远得紧哩。”众人道:“我们一干人方才此刻从曹南山来,怎么说远?”两渔翁哈哈大笑,其一道:“你们这班人敢是青天白日里做梦,你问的是不是曹州的曹南山?”
宋江是啊。
渔翁道:“曹州乃山东地方,这里乃河南归德府宁陵县地界,与曹州路隔黄河,你们好道飞到这里的!”众人听了,各自惊疑。
宋江休去睬他,我们只管回旧路去,不问怕他做甚!
众人走转长堤,那张魁好生惭愧,也随了众人过桥。行不数步,乃是一带荆篱,万竿修竹,微风飒飒吹来,又迷失了槐陰长堤。宋江 急命转路,众人急走,只道荆篱尽处便是长堤,却望见红墙 一角。走近前时,乃是法王宫殿。宋江 、吴用看那山门,高悬着“清凉寺”匾额。只见伴当数内一人叫苦道:“这里莫非真是宁陵县甘露岭?”宋江 忙问其故,伴当答道:“那年小人往宁陵县时,曾随了母亲到这寺里烧香过的,今日记起来一点不差。”
宋江休得胡说!我们既然到此,且进寺内去问问何妨。
众人随宋江 进了山门。那宋江 嘴里虽强,心里却也有几分惊疑。但见数人在廊庞下乘凉,宋江 正欲差伴当去问,忽见柏陰内立有碑石,宋江 、吴用遂同去先看,乃是隋文帝驾幸宁陵,至此甘露下降,故隐岭名为甘露,立碑记瑞。
宋江真是河南宁陵县地界也,我们几时渡的黄河?
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道:“这是何故?”
吴用此真天下未有之奇事。
宋江此地果是宁陵。我等就从此问路回去,亦不过三四日路程,只是我等来时,并不带盘川干粮,如何是好?就是现在,自辰刻至此,尚未饮食,好生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