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fhfch
本书标签: 二次元 

人类进化史(二)

fhfch

直立人

直立人 约20万到200万年前,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有证据表明直立人在非洲出现的时间和硕壮人出现的时间差不多。非洲直立人种系中最早的代表是壮人(170万年前),它最像是直立人的亚种,正是这个非洲群体大概在190万年前至170万年前之间的某个时间从非洲扩散到亚洲。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在非洲发现的距今最近的直立人化石(大约100万年前)已经表现出向着智人发展的趋势。

瓜哇猿人是150万年到90万年。听其名相貌丑陋,是属于早期直立人的模样。

海德堡人

海德堡人出现大约距今40万年到50万年。海德堡人是相对比较庞杂的一个类群。一般认为,因气候等原因,海德堡人分为两支,一支为欧洲海德堡人,一支为非洲海德堡人。在冰期时被隔离在欧洲的海德堡人,演化成了适应寒冷生活的尼安德特人。非洲海德堡人,在20万年前演化出了现代人或称为智人。

智人

早期智人约3万到25万年前,旧石器中期起源于非洲,后向欧亚非各低中纬度区扩张(除了美洲),这是人类第2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许家窑人、尼安德特人都属于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近东。从大约25万年前至3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繁荣的时期,尼安德特人制造出更为高级的工具,叫做莫斯特文化。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后来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过一段时间。随着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来,使早期智人(包括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竞争中失败(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气候因素、文化不占优势、被智人屠杀)在公元前46.5万年尼安德特人种系和智人种系分开。之后约6万年前,随着冰河期的到来,生存环境愈发困难。

大荔人

大荔人是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1978 年大荔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故名。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头顶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颅骨最宽处不接近颅底而在颞骨鳞部后上部。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估计为1120毫升。与大荔人化石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约为15~20余万年。

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石灰岩溶洞中。伴生的脊椎动物化石有鬣狗、大熊猫、貘、剑齿象等19种,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

马坝人

马坝人化石为一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属一中年男性个体。马坝人眉嵴粗厚,眶后部位明显收缩,额骨比顶骨长,表现出和直立人类似的原始特性。但它的颅骨骨壁较薄,颅穹窿较为隆起,脑量可能较大(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因而分类上可归于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环节。马坝人遗址未发现有文化遗物。

马坝人,距今12.95万年至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属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马坝人属于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也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古人类。

丁村人

丁村人是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属早期智人。距今约12万年。1953年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以后在汾河两岸发现有二十几处地点。化石有属于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三枚牙齿和一个大约两岁儿童的右顶骨化石。两枚门齿齿冠舌面仍有明显的舌面隆突和指状突,但不如北京人的复杂,齿冠舌面均为中部低陷、呈铲形,与现代黄种人相接近。臼齿的咬合面的纹理也不如北京人复杂,说明他们比北京人进步。儿童的顶骨壁较北京人的小孩顶骨薄,也是人类体质进步的反映。丁村人使用的工具有砍砸器、石球、三棱大尖状器、鹤嘴形厚尖状器和刮削器。其中三棱大尖状器和鹤嘴形厚尖状器富有特色,个体均厚重,它们代表的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另一个传统「 河套-丁村系」。

许家窑人

 人类化石有许家窑人顶骨、枕骨残片以及齿、颌骨等。其中一块完整的右侧头顶骨,是全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的古人类化石。许家窑人是"北京人"的后裔,大约在10万年前迁徙西行,遇"大同湖"相隔,遂在此定居。

 这一发现弥补了从"北京人"到"峙峪人"之间的空白。许家窑人文化以石制品和骨角器为代表,石制品类有1.4万余件,其中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砍斫器、石球等多种形式。仅石球就发现1079个,数量之多实属罕见。其他石器均形小精细,是北京人文化和峙峪人文化之间重要过渡环节。动物化石主要有普氏野马、披毛犀、普氏原羚、鹅喉羚、狼、虎等20余种。

  许家窑人的石制品至今所发现的有3万多件,其类型虽然和北京猿人的石器属同一传统,但在技术上却大有进步都经过精细的加工。石器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钻孔器、砍斫器和石球等多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石球。这一带遗址中发现的石球有1500多件,最大的重1284克,最小的只有112克。这种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根据民族学和民俗学的材料推测,石球在使用时要用棍棒或绳兜进行投掷。用这种方法狩猎有很大威力,能猎取比较凶猛的和距猎人较远的野兽。凡是发现石球的遗址都伴生有人类吃过的较大型动物的骨骼化石,大量的石球不仅反映了石器制造技术的进步,而且反应了当时狩猎业的迅速发展。许家窑人的时代距今10万年左右。

尼安德塔人

尼安德塔人是一种在大约12万到3万年前冰河时期本来居住在欧洲及西亚的人种,性格温驯。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现代人并不是尼安德塔人的一种,就是说,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不同种。现代人从15万年前在非洲出现,3万5千年前才到达欧洲,大概在5万年前离开非洲,尼安德塔人与现代人形成种系发生上的平行系群。但智人是人属下的唯一一个种。

尼安德塔人是穴居者,但也偶尔在露天地建造营地。洞穴的入口有时用石块砌小,岩穴也常常用这种方法加以改善。他们使用火,猎取一些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动物(如山羊和小鹿),并且吃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吃剩下的猎物。他们制造并使用各样的石制工具和木制长矛。

尼安德塔人单独或成群地埋葬死者,也照料生病或受伤的人。用作牺牲的动物常常和人的骨骼一起被发现,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奉行某种原始的宗教。

上一章 人类进化史 fhfch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人类进化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