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院门,母亲就迎上来接过竹篓,看着里面肥嫩的山菌眼睛一亮:“正好用它炖个菌子汤,再给你爷爷留些,明早让镇上的货郎捎过去。”大雄把弓箭靠在门边,伸手拍掉身上的草屑:“今天玉竹还拦着我射白鹿,那小家伙通人性得很,蹭着他的手不肯走。”
母亲闻言笑着揉了揉玉竹的头发:“咱们玉竹心善,跟你爷爷一样。快进屋歇着,我去灶房忙活,晚饭很快就好。”玉竹跟着进了屋,见桌上摆着刚炒好的南瓜子,便抓了一把递给大雄:
江玉竹“爹,你尝尝,比仙界的坚果还香。”
大雄接过瓜子,嗑了一颗在嘴里,眯着眼点头:“还是家里的东西对味。你在仙界吃的那些仙果,看着金贵,倒不如咱后山的野山楂酸甜。”正说着,院外传来邻居王婶的声音:“大雄家的,在家吗?”母亲擦着手从灶房出来:“在呢,快进来坐。”
王婶提着一篮红枣走进来,把篮子往桌上一放:“这是我家枣树上刚摘的,给你们尝尝鲜。听说玉竹回来了,特意送些过来。”她看着玉竹,笑着点头:“这孩子越长越精神,在仙界肯定出息了。”玉竹起身道谢,母亲则拉着王婶唠起家常,大雄在一旁偶尔搭话,屋里满是热闹的笑声。
晚饭时,菌子汤端上桌,乳白色的汤里浮着鲜嫩的山菌,还撒了把翠绿的葱花。母亲往王婶碗里舀了一勺:“尝尝这后山的菌子,比城里卖的鲜多了。”王婶喝了一口,连连称赞:“这味道绝了,还是你们住在山里好,想吃什么都能自己找。”
饭后王婶走后,玉竹帮着母亲收拾碗筷,大雄则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又擦起了那把弓箭。玉竹端着茶水走过去,递给父亲一杯:
江玉竹“爹,你这弓箭用了多少年了?”
大雄接过茶杯,摩挲着弓身的纹路:“快二十年了,还是我年轻时跟你爷爷学打猎,他亲手做的。”
大雄忽然想起什么,起身从屋里拿出一个木盒,打开后里面是几支磨得发亮的箭:“这是我当年最得意的箭,射中过不少猎物。后来你去了仙界,我就很少打猎了,怕你娘担心。”
玉竹看着那些箭,忽然道:
江玉竹“爹,明天我教你一个护身术吧,往后你上山打猎,我也能放心些。”
大雄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好啊,有你教的术法,我往后对付那些野兽,更有底气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玉竹就跟着大雄在院中转圈。他手把手教父亲结印,耐心地纠正他的手势:江玉竹“指尖要再凝些灵力,这样护身罩才够稳固。”
大雄学得认真,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一遍遍地练习,额头上很快渗出了汗珠。
母亲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手里还拿着块帕子,等大雄停下休息时,就走过去帮他擦汗:“歇会儿再练,别累着了。”大雄接过帕子,擦了擦汗笑道:“不累,玉竹教的这本事好,学会了往后上山也安心。”
上午的时光很快过去,大雄终于能熟练结出护身印。他试着将灵力注入印中,一道淡青色的光罩笼罩在身上,母亲见了忍不住称赞:“这术法真厉害,往后再也不用怕山里的野兽了。”
中午吃饭时,母亲做了玉竹最爱吃的熏兔,还炖了一锅杂粮饭。大雄往玉竹碗里夹了块兔肉:“多吃点,下午带你去后山的瀑布看看,你小时候总爱去那儿玩水。”玉竹点头应着,心里满是暖意。
午后的阳光正好,两人沿着山路往后山走。大雄时不时指着路边的景物,说起玉竹小时候的趣事:“你三岁那年,在这儿摔了一跤,哭着要找娘,结果转头就被一只小松鼠吸引,忘了疼。”玉竹听着,忍不住笑起来,那些童年的记忆,在父亲的讲述中变得愈发清晰起来。
走到瀑布边,水流从高处落下,溅起细碎的水花。大雄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你爷爷以前常带你来这儿,说这瀑布的灵气足,对你练术法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