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萧默篇)
我出生于人界的医药世家,自小就是受父母的熏陶,酷爱岐黄之术,长大之后听说修仙到可以长生,还能进一步的学习医药,我就毫不犹豫的顺着高师的指引拜上了长留山。
我上山时师父已经有了三个弟子,显然没有继续收徒的打算,我也并不在乎这些,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追求什么高贵的身份,我想要的自来都是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后来可能是师傅觉得我这个少年虽然狂妄不羁,但到底还称得上是可塑之才,于是就收了我为最小的徒弟,我没有半点喜悦之情,因为我上面还有三个特别特别特别优秀的师兄,我则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随着和三位师兄的相处,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贤者劳,智者忧,表现的无能些或许还可以少些烦恼。于是我便更加纵情山水,不思修行也不通俗务。
东华师兄出生于六界中最纯净的圣地碧海苍灵,从小生活虽算不上无忧无虑,却也是极少接触世间污浊,于是乎顺理成章的看不上这世间一切的污浊之物,更看不上长留山这些勾心斗角,矫揉造作。因为师傅先认了他,又抛了他的行径,无论发生了看到了什么,他第一个想腹诽的,想责怪的都是师傅。更有甚者,东华师兄,还不知道一个关键的道理,这长留有时虽也藏污纳垢,甚至说得上一句,天理不容。,但换位思之何尝不是天道使然,何尝不是天道的安排?
摩严师兄虽然来自人界的世家,却从小就不被承认,更不被重视,他心思过重,也过成你心中追求的只有自己的名利。他想要利益也想要权利,他想要的太多,实在不是修行的第一人选。但是因为他能干也听话,所以他成了师傅最看好的大弟子。
子画师兄是师傅收养的孩子。从小就对师傅充满了感激之情,形式也难免会有偏颇之处,在他的心中,他的师长就是他的神,他宁可相信他看到的是假的,听到的也是假的,也绝不相信师傅会出错。
当师傅为了东华师兄残忍的逼他亲手杀死死嫂子的时候,就连我都看得出师傅那洋溢在外的私心,看得出师父此行的不妥与荒唐,子画师兄他竟然还在不停的为师父开脱,只说东华师兄是明知故犯,明知门规规定不可而为而为之,弄成那样的后果也只是咎由自取。
真搞不清楚她和东华师兄是怎样成为挚友的。
后来东华师兄一怒之下离开了,就连师傅死前最后一面他都没来见上一见。
师傅弥留之际和我们三个说子画师兄此生还有一节名为生死劫,必须以杀生解之。
这话简直是荒谬,且不说这世间又怎会有要靠杀生才能解的劫。只提一条,生死劫既然为劫,子画师兄遇得,那我与摩严师兄自然也遇得,倘若刚好巧合到我们三个同时遇到生死劫,验生石同时变红,难不成还要我或摩严师兄自行了断来成全子画师兄吗?如此荒谬的言论,子画师兄还信之任之,我只能说子画师兄在师傅面前的分辨力极低。
后来我貌似明白了一点师傅为什么一定要子华师兄杀了他的生死劫。
因为他实在是个榆木脑袋,动情而不自知,他违抗了师命,没有杀掉小花花这个生死劫,结果却害得人家小花花一辈子都活的惨兮兮的,不仅害得她吃的很多苦头,最后还被悯生一剑穿心死于非命,甚至几乎不入轮回。如果师兄当初见到她时就给他一件杀死他,后面哪还会发生那么多的破事儿,小花花哪会受到那么多的伤害,指不定轮回转世以后,他活的比这一世还要快活。
原来师傅的决断也有明智的时候。
至少是于掌门师兄而言。
好在小花花还是转世了。她和掌门师兄终于有了再续前缘,花好月圆的机会,可是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大师兄又冒出来了。
大师兄是怎么想的,我大约也能猜得到。
掌门师兄爱小花花,要娶小花花,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也绝对不是我与大师兄就能够阻拦的了的。
可是大师兄对于利益和权力的追求之狂热也是显而易见的。掌门师兄和小花花一旦成婚就会有子嗣,若是掌门师兄的子嗣长大成年,除非还是掌门师兄那样的极品,否则无论如何以大师兄都只能都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大师兄利用小花花,在小花花又成了掌门师兄徒弟以后,大力扶立小花花做太子。完全因为他想用师徒名分,掌门戒情戒律等东西作为最后一道屏障,延长他掌权的时间。
也包括他搞出来那个一石四鸟之计都在他设计掌权的范畴内。
然而他没有想到,一个东华师兄突如其来的出山,会粉碎他的一切计策和阴谋,将他彻底从云端踩至谷底,让他成为一个空架子,再也没有实权。
然而我也没想到,一个东华师兄突如其来的出山,会让向来奉行“贤者劳智者忧庸人多快活”信条的我开启劳碌的生涯。
东华师兄会是一个好的掌门吗?我想是的。因为他有理想,有抱负,也有能力。
摩严师兄被废以后他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他娘子一定有能力让他尽快走出阴霾,毕竟人家可是有家室的人。
掌门师兄和小花花……他们一定会拥有最美好的未来长的师兄也一定会重新接回掌门之位,这是我们师兄弟三人(东华白子画笙萧默)之间的默契。
至于我,就继续在东华师兄的强压下摸鱼混日子吧,能混一日是一日,反正我不想让自己太劳累。我既没有当掌门的命,也没有当掌门的心。
总结:第54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可以将54号看成是本文写四位男主角的一个小番外,在这在本章里面,我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师兄弟四人的经历和一些心境。说实话,不认识宋关于生死劫那段我有点儿写的糟心了,现在在考虑以后要不要改一下,或者直接把他知道生死劫真相那段删了或者弄到笙箫默这。本来总结里面想写一下四个人对相互之间评价的态度,但是想想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在今天的文里面,笙箫默对三位师兄的评价是最中肯的。所以我也不再多说废话。相信知道了师兄弟四人的过往以后,大家都能对他们一些形式处事的方式有更深的理解吧。但是现实也如张总标题说的一样,过往是无用的,现下发生的事情对到底还是对错到底还是错。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珍惜当下,而不是注意过往和畅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