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冈木南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其实怀连早就到了婚嫁的年纪但或许是因为兄长成家的晚,姐姐进宫的时候年岁也不小所以家里一直没催,而木南则是因为事情多给忘记了,怀连这一提木南瞬间就想到刚登基那会儿玉节烨那与众不同的赏赐。
“你看上哪家的姑娘了?”或许是心怀愧疚,侯冈木南以前偶尔想起的时候都提过让他自己选心仪的姑娘,只是每次他不是沉默就是摇头。
“宗伯府上的驱嫣。”宗伯负责祭祀,位列九卿,说重不重说轻也没有多轻,这样出身的和怀连丞相的身份确实挺般配,最关键是不会给人一种怀连高攀的错觉,朝中那些嘴碎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孤明日下诏,你回去也和令尊说一下。”怀连做事永远都是那么周到细心,永远不会因为情绪问题影响到事情的结果。
怀连走后宗伯就被召进宫,他以为是再开祭台毕竟最近事情太多了,祭拜四方诸神虽说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至少可以让百姓看到君王的诚心,起到安稳人心的作用。
“宗伯觉得怀连怎么样?”
侯冈木南从来不会在私下称呼朝臣的名字通常都是叫官名,宗伯一时摸不着头脑,只得凭着之前的印象实话实说道:“丞相处事得体,待人有礼。”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不管朝上朝下怀连都是一副坦坦荡荡的君子样,半点毛病都挑不出。
“但孤怎么觉得丞相最近情绪有点不对劲。”
宗伯额上的汗已经滴下,他和丞相又没有职务上的来往,私交也谈不上多好,他哪里会去注意丞相的情绪。
“孤觉得丞相需要一位夫人来陪伴,宗伯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宗伯心中升起一股不安感,侯冈木南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他的不安,“听闻宗伯府上的嫣儿端庄有礼,温文尔雅,孤看来导数和丞相挺般配的。”
君无戏言,
侯冈木南都这么说了,宗伯还能说什么,只能谢恩领旨。
第二天朝会刚开始,圣令的内容就响彻在朝堂上。
婚期定在明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缔结良缘。
就在三域为着丞相婚事议论时,身为当事人的怀连再次做出惊人之举,无声无息的就在朝上提出变法,
“我国农业生产已经比其他国家领先当只产不出农民也收不到实际的回报,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斗志,微臣以为应当利用先前开拓的道路将我国的粮食卖到更远的地方,当然这需要和道路贯穿到的国家协商,我们可以相应的给他们一些过路费和分成,同时应该鼓励有经商世家背景的学子参与其中,让他们走出去一边卖一边看看外面,同时从军中抽调护卫队随行。”
此话一出离开就有人站出来,“我军刚刚经历一场战役,将士们还没缓过神来,哪里还有精力跟着做生意的远行,丞相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话的是玉氏的武将在军中也很有威望。
侯冈木南全程面无表情,就手撑着脸听着,什么也没说。
他们吵累了,就找他,“王上!”
侯冈木南都快睡着了,惺忪着睁眼道:“前几年开的那条道确实一直荒着每年也还是要给钱,与其这样浪费不如按丞相的法子试一下,只是刚开始不可投入太多,至于护卫队就从怀续军中抽调,丞相你回去写一份具体的方案顺便跟你兄长说一声,孤看过你的方案后再定。”
怀连的办法用怀续的军队这样只能堵住武将的嘴,此事一旦开始就要国库拨款,宗宰那里还是要怀连自己去说。
“王上!”
侯冈木南窃喜的劲头还没过怀连就又开口,“既然各位将军觉得军中将士不够多那就请各位将军到各村去纳兵,家中为佃户者若只有一子免之,有两子且都健全的情况下幼子参军,以此类推,家中有两子以上的至少一人参军,从最小的开始,其余可自愿参军与否但家中也至少留一子,有最长为先。”
那些将军气的都像冲上去了,还有点理智的一边拉着,一边问道:“丞相的意思是今后军中只收佃户之子?”
怀连解释道:“下官的意思是所有的都如此,只是在收兵是以佃户之子为先。”
三域内的佃户大部分都隶属于权贵世家,怀连此举是想挑起世族和将军们的矛盾。
这招实在是够阴的!
侯冈木南实在是头疼的很,底下也有人窃窃私语说侯冈怀续就是将军侯冈怀连这么做不就是给自己的哥哥添堵吗?
难道他们兄弟俩闹掰了?
他们还没缓过神的时候,怀连又开口道:“最后一条,从下个月开始实行官员考察制,不定时考察,考察结束后视情况处罚,这一项微臣自己来。”
好了,
这下不至是武将和世族就连那些靠着四季春评入朝的都恨上了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