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柚柚真买了个小塑料袋凳,花生瓜子也有买,但槟榔是万万不敢的。
“鸭脖,鸭掌,鸭翅膀……”
走到上次跟贺大雨吃羊肉的摊位旁时她又买了些卤货。
“老板,要微辣的,翅中和爪子各半斤,脖子三条,豆皮六串,海带半斤,全都微辣,微辣啊。”
“放心。”老板麻利地把卤货分装好,再一一打称,或添或减,称完最后一称后问了一句,“姑娘,要啤酒不,青啤,常温,冰的都有。”
“两支冰的。”
“好嘞!吃夜宵就要配冰啤酒,爽口。”
“再加一支。”
“好嘞!”
出了夜市后走一段桂花林子,见红绿灯,往右直走就是橘里巷,青砖砌的墙,石板铺的路,道两旁的窗户里透有出暖茸的光,大人小孩享天伦的欢声笑语。
“等妹妹出来了,她的眼睛必须要像我。”这是小孩子的声音。
“为什么呀?不能像妈妈吗?”小孩母亲温声细语。
“漂酿,老师夸我的眼睛最漂酿。”
哈哈!倚墙站着的桑柚柚笑了,接着听。
“爸爸的眼睛也很漂亮,是双眼皮。”这是孩子父亲。
“太小了。”
“不小。”
“可是不漂酿,也不可爱,老师夸我又漂酿又可爱。”
“亮!liang!跟我念,漂酿……唉呀不对,是漂亮!亮!”孩子母亲试着纠正小宝贝的口音。
“酿!漂酿!liang!酿!”
“老公,交给你了……”
桑柚柚继续走着,拐个弯后进了家面馆。
“欢迎光临,老板要吃些什么?”老板娘在老式灶台前问。
桑柚柚看向墙上贴的海报,“热干面,杂酱面,沙牛河,都微辣,热干面花生酱少些,多放香莱,打包。”
“稍等啊,您坐会。”老板娘戴上围裙,开始洗手,烫面,调酱料,炒牛河则由店里的伙计开火爆炒。
桑柚柚找了个门口的位置坐下,仔细闻着灶台处飘来的香气。
应该是牛骨,洋葱,和蒜白,老姜一起炖的汤,汤浇在各种粉面上,放鸡蛋,或者是大块牛肉……
“老板娘,这炖的汤闻起来真不错。”
“那是,都用的鲜牛骨。”老板媳麻利地把拌好的面装进打包盒,再盛了三份汤叠着另装好,“你也尝尝,味道是真鲜。”
“谢谢,一共多少钱?”
“二十。”
付了钱,提了东西出店门,走到刚刚的拐弯处往回望——
店内灯光泛了些橘黄,灶台腾起阵阵白汽,伙伴又开了火,一手拿铲,一手拿着鸡蛋在锅沉一磕,圆圆滑滑的蛋液便掉进了锅里,火开大,下葱花麻利翻炒……老板娘一手端一盘凉拌,手一低,盘子就稳在了客人桌上,再走几步,手再低,言笑晏晏,开啤酒,写单……
能听到,看到,闻到,从以前到现在,最爱的还是这份真实沸腾的人间烟火气。
“我最喜欢跟了大人夜里去沅水河旁的古镇上找夜宵吃,虾子田螺肉一起爆炒,干拌粗米粉,骨汤碱水面,吃粉面时再配一碟子鸭肉,鸭肉是风干过的,下大油炒,放八角桂皮和香叶,鲜芋荷梗和大红辣椒切段下锅,光就着这两样素的我就能消灭两大碗饭。”
“所以照片上的西瓜肚……”
“啊——!”抓狂,“那是福气,福气!爷爷说了,小孩子就应该福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