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日子闲适,折颜开始准备元宵节要用的食材。
白真在一旁帮忙筛糯米粉,动作虽不熟练,却很是认真。细白的粉末飞扬,沾了他满袖。
“这般可对?”他指着筛好的米粉。
折颜看了看:“尚可,再细些更好。”
筛完米粉,开始准备馅料。折颜调了芝麻、花生、桂花三种口味,白真则负责搓馅成球。
“这芝麻馅的香。”白真拈起一小块尝了。
折颜轻笑:“就知道你爱这个,多备了些。”
准备完馅料,日头已高。二人简单用了午膳,继续和面。糯米粉加水揉成团,要软硬适中才好包制。
“这个比包饺子难些。”白真看着手中开裂的面皮。
折颜接过示范:“要这样慢慢收口。”
白真学着他的手法,果然包出一个圆润的元宵。虽不及折颜包的匀称,却也像模像样。
“尚可。”折颜颔首。
白真挑眉:“得你一句尚可,真不容易。”
包好的元宵整齐排列,白白胖胖,甚是可爱。二人包了整整两盘,足够吃上几日。
“可要送些去青丘?”折颜问。
白真点头:“给父亲和兄姊们尝尝。”
午后,折颜开始准备元宵灯会要用的灯笼。他在书房裁纸糊灯,白真则在一旁调色绘画。
“画什么好?”白真执笔思索。
折颜递过一盏素灯:“画你拿手的。”
白真便画了只戏雪的小狐狸,灵动可爱。折颜在另一盏灯上画了只栖枝的凤凰,与狐狸相映成趣。
“这对灯留着自家用。”折颜道。
白真轻笑:“老凤凰这般讲究。”
画完灯,天色尚早。二人便去桃林散步,消食醒神。新春的桃林积雪未融,偶有鸟雀掠过,振落枝头积雪。
“这株老桃今年发了不少新枝。”白真指着其中一株。
折颜颔首:“去年修剪得宜,今年定能花开繁盛。”
回到竹舍,折颜热了几个元宵当点心。白真尝了芝麻馅的,点头:“比往年买的香甜。”
折颜也尝了一个:“馅料调得正好。”
傍晚时分,凤九来了。小丫头带着青丘特产的果脯,说是给二人添茶。
“姑姑让我问问,元宵节可要去青丘过?”她眨着眼问。
白真看向折颜,折颜轻笑:“今年想在昆仑虚过,改日再去青丘拜访。”
凤九点头:“那我把元宵带回去给姑姑尝尝。”
送走凤九,二人对坐用晚膳。今日的菜式清淡,正好解这几日的油腻。
“明日该写灯谜了。”用膳时折颜道。
白真挑眉:“你连这个也会?”
折颜但笑不语。
膳后,折颜果真取出红纸写灯谜。白真在一旁看着,见他笔走龙蛇,谜面雅致,谜底却有趣。
“这个好。”白真指着一个谜面,“‘狐隐昆仑,打一物’——莫非是桃符?”
折颜轻笑:“谜底是香囊。”
白真细想,果然贴切。
写完灯谜,夜已深了。折颜将红纸收好,待元宵节那日悬挂。
“睡吧。”他吹熄灯烛。
月光如水,透过窗纱照在未干的墨迹上。新春的夜晚,连梦都带着糯米的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