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窗户玻璃蜿蜒而下,像无数透明的蛇在爬行。高知洺站在窗前,指尖轻轻敲击着玻璃,节奏与雨滴落下的频率一致。她的目光穿过雨幕,落在对面那栋高档公寓的某个窗口——那里是赵明城的住所,也是今早发现他尸体的地方。
"高律师,现场已经封锁了,您要现在过去吗?"年轻的警员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黑色长柄伞。
高知洺转过身,黑色西装外套下的白衬衫一尘不染,领口别着一枚简约的银色领针。"走吧。"她的声音平静得如同窗外的雨,不带任何情绪波动。
警车穿过雨中的城市,高知洺坐在后座,翻阅着警方提供的初步资料。赵明城,45岁,知名企业家,今早被清洁工发现死于家中书房,初步判断为自杀——服用了过量安眠药,身旁放着遗书。
"自杀?"高知洺合上文件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不易察觉的冷笑。
"是的,遗书内容很明确,公司经营不善,债务缠身,选择结束生命。"警员解释道,"现场没有打斗痕迹,门窗完好,监控显示昨晚只有赵明城一人进入公寓。"
高知洺没有回应,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雨滴在玻璃上扭曲了城市的轮廓,就像真相被层层掩盖。
赵明城的公寓位于顶层,装修奢华却不失品味。高知洺戴上手套,跟随警员穿过宽敞的客厅,来到书房门口。法医和技术人员正在忙碌,闪光灯不时照亮昏暗的房间。
"死者坐在书桌前,右手边是空药瓶和水杯,左手边放着遗书。"现场负责人介绍道,"死亡时间大约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
高知洺点点头,目光在房间内缓缓扫过。书桌、椅子、地毯、书架,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走近书桌,俯身观察那封遗书——一张普通的A4纸,上面是用打印机打出的文字,只有签名是手写的。
"笔迹鉴定过了吗?"
"初步比对,确实是赵明城的签名。"
高知洺轻轻"嗯"了一声,目光落在书桌抽屉的把手上。那里有一个几乎不可见的指纹,位置很奇怪——不是正常开抽屉时会触碰的地方。
"这个指纹提取了吗?"
技术人员走过来,"提取了,但数据库里没有匹配的。"
高知洺继续检查房间,突然在书架前停下。她的手指轻轻划过一排精装书籍,在其中一本上停留——那是一本《犯罪心理学》,书脊上有轻微的磨损痕迹,显示它经常被翻阅。
"这本书,检查过吗?"
"还没有,有什么问题吗?"
高知洺没有回答,而是小心地取下书本,翻开扉页。上面有一个铅笔写的记号——一个小小的五角星,几乎淡得看不见。
"有趣。"她低声自语,将书放回原处,但角度与之前略有不同。
接下来,高知洺检查了死者的电脑。屏幕是锁定的,技术人员正在尝试破解密码。
"有什么发现?"她问道。
"很奇怪,"技术人员皱眉,"电脑最后一次使用是在昨晚九点四十三分,之后就没有任何操作记录了。但根据胃内容物分析,死者服药时间应该在十点半左右。"
高知洺的眼睛微微眯起,"也就是说,在电脑停止使用到死亡之间,有近一个小时的空白?"
"是的,而且..."技术人员压低声音,"我们在系统日志里发现了一些异常,似乎有人远程连接过这台电脑,但痕迹被清除了。"
高知洺点点头,最后将目光投向窗户。窗户是锁着的,窗帘半拉,透过雨水的玻璃能看到城市的模糊轮廓。她的视线落在窗台上——那里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划痕,像是被什么尖锐物体轻轻刮过。
"这不是自杀。"高知洺突然说道,声音不大但足以让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停下手中的工作。
"什么?"现场负责人惊讶地问。
高知洺转向所有人,"赵明城是被谋杀的,而且凶手非常聪明,几乎制造了一个完美的自杀假象。"
她开始列举疑点:"第一,遗书是打印的,只有签名是手写,这不符合自杀者的心理。真正决定结束生命的人通常会亲手写下遗言。第二,电脑使用记录与死亡时间不符,而且有远程操控的痕迹。第三,"她指向窗户,"窗台上的划痕是新的,有人从那里进出过。"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
"还有,"高知洺走向书架,取出那本《犯罪心理学》,"这本书经常被翻阅,但赵明城是商学院毕业,从未表现出对犯罪心理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她翻开书页,指向那个铅笔画的五角星,"这是一个标记,凶手留下的。"
"凶手?为什么?"警员困惑地问。
高知洺合上书,"因为他想被找到,或者说,他想被特定的人找到。"她的目光变得深邃,"这是一场游戏,而我们刚刚收到了邀请函。"
警局会议室里,投影仪播放着现场照片。高知洺站在前方,向专案组分析她的发现。
"凶手身高大约178到182厘米,右利手,受过高等教育,熟悉心理学和刑侦技术。他可能戴着眼镜,或者曾经戴过眼镜。"她指向一张指纹放大的照片,"这个指纹的位置显示他是左撇子,但现场布置却刻意模仿右撇子的习惯——药瓶放在右侧,水杯也是。他在伪装。"
会议室门被推开,一个穿着深灰色风衣的男人走了进来。他身材修长,面容英俊,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抱歉,迟到了。"他的声音低沉悦耳,"我是罗华,法医鉴定中心的心理顾问。"
高知洺的目光与他对上,一瞬间,她感到一种奇怪的熟悉感,就像在镜子里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罗华的眼睛里闪烁着某种她读不懂的光芒,既不是好奇也不是敌意,而是一种...期待?
"正好,罗顾问。"队长示意他坐下,"高律师正在分析案情。"
罗华走到高知洺身边的位置坐下,他身上有一股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化学试剂味道。
高知洺继续她的分析,但能感觉到罗华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身上。当她讲到那个五角星标记时,罗华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的节奏突然变了。
"这个标记,"高知洺直视罗华的眼睛,"是凶手的签名。他在告诉我们,这不是普通的谋杀,而是一件艺术品,一场表演。"
罗华微微挑眉,"高律师似乎很了解凶手的想法。"
"侧写是我的专业。"高知洺平静地回应,"就像法医鉴定是您的一样。"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锋,会议室里的温度似乎下降了几度。
队长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那么,高律师认为凶手会再次作案?"
"几乎可以肯定。"高知洺点头,"而且下一次会更加...精致。"
会议结束后,高知洺整理着资料,罗华走到她身边。
"高律师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他微笑着说,"尤其是关于凶手身高的判断。不过,我很好奇,您是如何得出178到182这个范围的?"
高知洺头也不抬,"窗台上的划痕角度和高度,结合窗帘被拉动的痕迹计算得出的。"罗华轻笑一声,"精确。不过..."他俯身,在她耳边低语,"您漏了一点——凶手可能故意改变了习惯高度,误导判断。"
高知洺猛地抬头,但罗华已经直起身,脸上依然是那副无害的微笑。
"谢谢提醒,罗顾问。"她冷静地说,"不过在我的经验里,过度自信往往是凶手最大的破绽。"
罗华的眼睛微微眯起,"真是至理名言。希望有机会能多交流,我对您的...工作方法很感兴趣。"
"彼此彼此。"高知洺合上文件夹,"对了,罗顾问对犯罪心理学也有研究吗?我在死者书架上发现了一本《犯罪心理学》,上面有铅笔做的标记。"
罗华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法医心理学是我的专业领域之一。至于那本书...有趣的选择,不是吗?"
高知洺盯着他的眼睛,试图捕捉任何一丝波动,但罗华的眼神如同深潭,表面平静,深处却暗流涌动。
"明天我会去法医中心查看尸检报告。"她最终说道。
"我会准备好茶。"罗华微微颔首,"我猜您喜欢红茶?不加糖。"
高知洺的瞳孔微微收缩——她确实有这个习惯,但办公室里从没有人注意过。
"观察力不错。"她淡淡地说,然后转身离开,能感觉到罗华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的背影。
走出警局大楼,雨已经停了,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潮湿的气息。高知洺深吸一口气,感到一种奇怪的兴奋感——就像猎手终于发现了值得追逐的猎物。
而与此同时,在警局高层的某个窗口,罗华注视着高知洺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他掏出手机,发出一条信息:
"游戏开始了。第一个观众已经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