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被富婆碉堡了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女主  无特指请勿上升真人     

别样梨

被富婆碉堡了

春日的南宫,梨花如雪。

苏无恙站在紫宸殿的玉阶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那封密信。信纸边缘已经起了毛边,显然被反复展开多次。他望着远处宫墙上飘动的旌旗,眉头微蹙。

"殿下,宇文大人已在偏殿等候多时了。"内侍总管李德全躬身禀报。

"让他再等。"苏无恙声音清冷,目光仍停留在远处,"北境军报可到了?"

"回殿下,尚未。"李德全犹豫片刻,"不过...宇文大人说是有要事相商。"

苏无恙终于收回目光,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笑:"要事?"他转身时,腰间玉佩轻响,那声音清脆得像是能划破这春日沉闷的空气。

偏殿内,宇文渊正端着茶盏,见太子进来,连忙起身行礼。他身着靛青色官服,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免礼。"苏无恙径直走向主座,"宇文卿有何要事?"

宇文渊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殿下,北境军需一事,臣已拟好章程,请殿下过目。"

苏无恙接过奏折,指尖在纸面上轻轻划过。奏折上字迹工整,条理分明,却处处透着对军需调拨的推诿之意。他抬眼看向宇文渊:"北境将士苦寒,军需刻不容缓。宇文卿这章程,未免太过...谨慎了。"

"殿下明鉴。"宇文渊不慌不忙,"如今国库吃紧,若贸然调拨,恐伤国本。"

"是么?"苏无恙将奏折放在案上,指尖轻点,"那依宇文卿之见,北境将士该如何度过这春寒?"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窗外梨花飘落的声音。

三日后,苏无恙换了一身素色长衫,腰间只系一枚青玉,带着两名贴身侍卫出了宫门。他要去的地方,是北境边城——青州。

"殿下,此行凶险,不如多带些人手。"侍卫赵风低声劝道。

苏无恙摇头:"人多眼杂。我此番前去,只为亲眼看看北境实情。"他顿了顿,"宇文渊的奏折,不可尽信。"

马车行了七日,终于抵达青州城外。时值暮春,城外桃花已谢,只余新绿满枝。苏无恙掀开车帘,远远望见城墙上旌旗猎猎,守军却衣衫单薄。

"殿下,前面就是青州城了。"赵风指着前方,"听说今晚城中有诗会,不少文人雅士都会参加。"

苏无恙眼中闪过一丝兴味:"诗会?正好,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青州城的夜晚比京城安静许多,街上行人不多,但城中心的醉仙楼却灯火通明。苏无恙带着赵风二人上了二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楼中央搭了台子,几位文人正在吟诗作对。苏无恙静静听着,不时点头。这些诗虽不及京城才子的华丽,却多了几分边塞的豪迈与真实。

"接下来有请庆元姑娘。"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苏无恙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紫色罗裙的女子缓步上台。她眉目如画,却不施粉黛,只在发间簪了一支白玉兰。她站定后,轻启朱唇:

"塞外春风不解愁,吹落梨花满戍楼。

将士衣单犹笑傲,谁人知是几时休。"

声音清越,字字如珠。苏无恙手中的茶盏一顿,茶水溅出几滴。这诗直指北境将士困境,言辞犀利却不失温婉。

"好诗!"台下有人喝彩。

庆元微微颔首致谢,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苏无恙所在的位置。四目相对,苏无恙心头一震——那双眼眸清澈如秋水,却又深不见底。

诗会结束后,苏无恙命赵风去打探这位庆元姑娘的来历。不多时,赵风回来禀报:"殿下,此女姓庆名元,是青州有名的才女,已嫁为人妇。"

"哦?"苏无恙挑眉,"夫家何人?"

"这..."赵风犹豫道,"是宇文大人的侄儿,宇文渊。"

苏无恙手中的折扇"啪"地合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有趣。明日我们去拜访这位庆元姑娘。"

次日清晨,苏无恙换了一身月白色长衫,独自来到庆元所居的别院。这是一座小巧精致的院落,门前几株梨花正开得灿烂。

他叩响门环,不多时,一位丫鬟开门:"公子找谁?"

"在下姓苏,昨日在诗会上得闻庆元姑娘佳作,特来请教。"苏无恙拱手道。

丫鬟进去通报,片刻后回来引路。院中花木扶疏,小径通幽。转过一道回廊,苏无恙看见庆元正坐在亭中煮茶。

"苏公子请坐。"庆元抬头,眼中带着几分探究,"不知公子从何处来?"

"京城。"苏无恙坦然道,"途经青州,得闻姑娘诗作,惊为天人。"

庆元斟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公子过誉了。不过是些闺阁闲愁,不值一提。"

"闺阁闲愁?"苏无恙轻笑,"姑娘诗中'将士衣单犹笑傲'一句,可是亲眼所见?"

庆元的手顿了顿:"青州城小,所见所闻,不过寻常。"

"那姑娘可知,为何北境军需迟迟不到?"苏无恙直视她的眼睛。

亭中一时寂静,只有茶香袅袅。庆元放下茶盏,忽然笑了:"苏公子不是寻常文人吧?"

"何以见得?"

"文人谈诗,多在辞藻意境。"庆元目光如水,"公子却独问军需。"

苏无恙大笑:"姑娘慧眼。"他从袖中取出一卷诗稿,"这是在下拙作,请姑娘指教。"

庆元展开诗稿,读了几行,眼中惊讶之色愈浓:"这...公子诗风雄浑,有帝王之气。"

"帝王之气?"苏无恙摇头,"不过是些感怀罢了。"

两人谈诗论道,不觉日已西斜。丫鬟来催了几次,庆元才起身告辞:"天色已晚,公子该回了。"

苏无恙起身拱手:"明日我欲去军营看看,姑娘可愿同行?"

庆元犹豫片刻,点头应允。

次日,苏无恙与庆元在城外汇合。她换了一身素色骑装,发髻高挽,英姿飒爽。两人并骑而行,身后只跟着赵风一人。

"姑娘骑术不错。"苏无恙赞道。

庆元微笑:"自幼随父亲习武,略通皮毛。"

军营在城外十里处,远远望去,帐篷稀疏,守军精神却不错。见有人来,守卫上前盘问。

"在下苏无恙,特来拜访李将军。"苏无恙递上一枚令牌。

守卫见令牌,脸色大变,连忙跪下行礼:"不知太子殿下驾到,罪该万死!"

庆元猛地转头看向苏无恙,眼中满是震惊。苏无恙苦笑:"本想多瞒几日..."

李将军闻讯赶来,将二人迎入帐中。苏无恙详细询问了军需情况,李将军一一作答,言辞间多有对朝廷的不满。

"殿下,将士们已经几个月没有更换冬衣了。"李将军叹道,"若非庆元夫人时常送些衣物粮食来,恐怕..."

苏无恙看向庆元:"原来姑娘还有此善举。"

庆元低头:"力所能及罢了。"

离开军营时,天色突变,乌云压顶。三人刚行至半路,暴雨倾盆而下。赵风指着前方:"殿下,那边有个破庙,可暂避一时。"

破庙年久失修,但尚能遮雨。三人下马入内,刚安顿好,忽听外面马蹄声急。

"不好!"赵风拔剑,"是马贼!"

苏无恙将庆元护在身后:"别怕。"

马贼约有十余人,将破庙团团围住。为首者大喊:"交出钱财,饶你们不死!"

赵风一人难敌众手,很快受伤倒地。危急时刻,庆元忽然从腰间抽出一把软剑,剑光如练,瞬间刺倒两名马贼。

苏无恙惊讶之余,也拔出佩剑迎敌。两人背靠背,竟配合得天衣无缝。马贼见势不妙,丢下几具尸体仓皇逃窜。

雨势渐小,庆元收起软剑,气息微乱。苏无恙看着她:"姑娘好身手。"

"家学渊源。"庆元淡淡一笑,却见苏无恙手臂被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殿下受伤了!"

她连忙取出帕子为他包扎。两人距离极近,苏无恙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兰花香。

"多谢。"他轻声道。

回城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直到城门在望,庆元才开口:"殿下为何隐瞒身份?"

"为查真相。"苏无恙望向远方,"朝中有人谎报军情,克扣军需。我需亲眼所见。"

"那...可查到了?"

苏无恙转头看她,目光深邃:"查到了一些。比如,宇文将军家的夫人,竟是个文武双全的奇女子。"

庆元苦笑:"殿下说笑了。我不过是...不甘被困罢了。"

当夜,苏无恙在客栈辗转难眠。窗外月光如水,他起身提笔,写下一首诗:

"偶遇佳人边塞外,诗剑双绝世所稀。

不知心恨谁人解,明月空照罗衣。"

次日清晨,他命赵风将诗送去庆元别院,自己则准备启程回京。刚收拾妥当,却见赵风匆匆回来:"殿下,庆元夫人回赠一物。"

苏无恙打开锦囊,里面是一枚精致的玉佩,上面刻着"平安"二字。还有一张纸条:"江湖路远,望君珍重。"

他握紧玉佩,嘴角微扬:"告诉李将军,军需三日内必到。"

回京路上,苏无恙一直在想庆元那双如水的眼睛。他知道,这次青州之行,改变的不仅是北境将士的命运,还有他自己的心。

而此时的庆元,站在别院的梨花树下,手中握着苏无恙的诗稿,眼中情绪复杂难明。

上一章 试湫 被富婆碉堡了最新章节 下一章 高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