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上,诸如司马光之流愈发偏激,竟抵死进谏,要求我不再视朝。
我坐在珠帘后,静静瞧着他们的神色,冷哼一声却依旧不动声色。
见我不搭理他们,司马光欲说动其余人一起抗争,奈何他们都只笑笑,却一言不发。
司马光冷笑道:“莫非尔等是收受了这妖女的贿赂,才任由其胡作非为?”
文彦博怒道:“你……”
赵昕(最兴来)“住口。”赵昕冷然道,“司马大学士请注意言辞,切莫再言语无状。”
司马光脱帽跪地,威胁道:“臣恳请太子停止让公主继续道摄朝,若今日不许,臣自请致仕。”
我(赵徽柔)“司马大学士何必为难太子?”我不紧不慢地道,“敢问大学士,本公主视朝期间,可有犯过什么大错,何至于让你如此步步紧逼?”
他呛声道:“自古以来,称王号者,皆是男子,像公主这般女权主事、牝鸡司晨以致乾坤颠倒,这还不算是过错吗?”
我(赵徽柔)我答非所问地道:“敢问大学士,你做官是为了什么呢?
他虽不解我问及此的缘由,但仍旧不假思索地道:“自然是为实现心中抱负,为国为民。”
我(赵徽柔)“好一句为国为民。大的不说,只说为民这一条,你们中亲自去体察或体验过京城百姓生活的人恐怕寥寥无几,更别说那些边疆百姓了,恐怕他们过得什么日子,这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见识过吧?”
众臣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地道“这……”
司马光正欲反驳我时,张茂则却出现了,后面跟随的小黄门手捧着托盘,上面放着两道圣旨。
“太子,公主,以及诸位大人,官家命我来宣读两道旨意,还需叨扰片刻。”
等张茂则宣读完两道圣旨,在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某个反对的大臣不可置信地道:“这……这怎么可能?官家怎会废太子,而立公主为储君?”
闻此,更有奸佞小人当朝挑拨太子与公主的关系,但出人意料的是,以往被群臣认可的大宋朝的太子殿下,竟自称无意皇位,主动让位于其亲姐秦国公主。
这两道圣旨引起了轩然大波,整个朝野哗然,女帝一说,唐虽有武则天,但后世之人,尤其是男子极少认可她。奈何拗不过圣上,再加上太子殿下一心让位,许是为绝某些朝臣的心,他还真就在第二日偕同太子妃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京城,而去了苏州。
虽然反对之声仍不绝如缕,但在两个月内,公主以雷霆手段将从朝堂到各州郡坚持认为女子不可为帝的官员们诛的诛贬的贬,同时恩威并施的借着改革之名大肆清查,将自己的人手替换到了朝廷及各路州县的要职,秦国公主登基便理所当然的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又过了两个月,也就是嘉祐七年二月二日,在大庆殿前,文武百官分而立之。
这些文武,文有已经效忠新皇的韩琦、文彦博、富弼以及苏墨筠等新大臣。武有狄啸、陵游、王韶等等。
新皇登基,那浩浩荡荡的号角声响起,梁怀吉见到了时辰,高声喊道:“迎新皇!”
大庆殿门随之打开,两位红装女官手持掌扇而出,分立两侧,后亦跟随百名宫女,声势浩荡。而后一抹金色的身影缓缓而出,只见其身着金色龙袍,头戴金色冠冕,冕上有十二串冕旒,冕旒上亦有十二珠,其神色庄严,缓缓走出。
怀吉高声道:“拜。”
众人皆俯首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这高台之上,俯视着芸芸百官,我心中一时感慨良多,但却说不清这复杂的感受。
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天启,尊赵祯为太上皇,皇后曹氏为太后,并晋其生母苗氏为贵妃,特赐封号昭贤,封其弟赵昕为晋陵王,崇庆公主赵沅芷为陈国长公主,安寿公主赵楚玥为楚国长公主,宝和公主赵灵瑶为郑国长公主……宁平公主赵幼悟为豫国长公主,福安公主赵茗枫为康国长公主,庆寿公主赵绮妘为惠国长公主,永寿公主赵朱瑜为荣国长公主,宝寿公主赵知芮为顺国长公主,十三公主(出生七个月)为宁国长公主,并赐名婧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