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刘唐、阮氏三兄弟、白胜、吴用结拜兄弟。
可惜吴用早就离开,不提也罢,如果真的投靠赵构,那不是要和吴用同朝为官,见了怎么相处?
他们几个是这种想法,但晁盖其他手下头领不一定是这个想法。
很多都是逼不得已才山上为贼,不代表所有人都甘心为贼。
有些人听说宋江心向朝廷,故此偷偷的去打听。
宗泽回到赵构大军驻地,告知梁山需要三天时间考虑。
赵构思忖片刻说道:“大哥,你派五千骑兵巡视梁山各个要道,一旦发现梁山粮草运输队,立即收押。嘿嘿!自从梁山兵败之后,一直没有大动作,想必粮草不会太多,粮草也需要从外购买。只要断了梁山粮道,看他们能撑多久时间。”
高宠上前抱拳说道:“遵命!”
高宠离去之后,赵构看向宗泽说道:“师尊,将大军出动,对梁山合围之势,给他们压力,逼他们早些做出决定。”
“好!”宗泽说道。
武松问道:“如果他们不可能归降呢?”
赵构冷笑说道:“那就围他十天半个月,我就不相信,他一座孤岛能养活五千人马。十天半个月不行就一个月,总之逼降他们为止。”
赵构调动兵马,自然很快就被宋江得知。
宋江知道举动归顺与逼降是两种不同的结果。
于是第二日,宋江再次找晁盖商议。
“晁盖哥哥,如今赵构大军出动,足足有三万余人,其中有一万铁骑。还请哥哥早做决定。”宋江苦口婆心的说道。
“反正我晁盖不愿归顺朝廷,如果有想归顺朝廷的弟兄可以离开,我晁盖定然不会阻拦。”晁盖坚定的说道。
“既然哥哥这么坚决,那召集所有弟兄商议。去留全凭兄弟们自己做主。”宋江说道。
晁盖双眼寒光一闪而逝,但最终还是叹气说道:“好!当年弟兄们上山,也是给我晁盖面子,如今有要离去的我晁盖也不强求。”
梁山三十六名武将和一些重要人员都聚集在一起。
晁盖将如今的形式说明,然后说道:“我晁盖一生光明磊落,现在你们可以选择离开或者留下。选择离开的我晁盖绝不阻拦,选择留下的都是我晁盖的亲兄弟。但留下可能会面临朝廷大军的围剿,到最后我们可能都会死去,但我们死也要死在一起。现在选择归顺朝廷的走到宋公明那边,选择留下的走到我这边。”
宋江说道:“朝廷势大,而领军的就是那个康王赵构。宋江虽然不才,但不想弟兄们枉死。归顺朝廷,不仅是为了谋求一条生路,也是为了谋图一个未来。再说有二龙山为例,归顺康王也会得到重用。”
在绝对实力面前,梁山没有前途。
不是所有人都不怕死,如果不是逼得走头无路,谁也不会真的想上梁山。
就好比水浒传了梁山好汉又有几个真心想上梁山的,就好比卢俊义,他好好的做财主不好吗?好比呼延灼、林冲、秦明、关胜、董平、张清等人在军中做将军不好吗?谁想真的上梁山,只不过被逼得。
梁山众头领虽然故作艰难选择,但最终除了晁盖、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穆春几员将领,和其他的朱贵、朱富、蒋敬、萧让、金大坚、王定六几个手艺人留下。
李俊、李逵、杨林、戴宗、张横、张顺、王英、燕顺、郑天寿、吕方、郭盛、孔明、孔亮、童威、童猛、侯建、项充、李衮、孟康、宋万、杜迁、薛永、李立、李云、焦挺、石勇、陶宗旺、汤隆、裴宣、宋清等三十余人,都跟随宋江准备离开。
晁盖虽然痛心疾首,但大势已去,也不阻拦。
况且阻拦也没有用,人心已去,还能留得住人吗?
不仅这些头领,跟随宋江归顺朝廷的居然有四余千人马。
也就是愿意留下的不过四五百人而已。
看着宋江大队人马离开,阮小七咬牙说道:“没想到宋江是这种人,早知就不该在法场救他。”
晁盖说道:“不用再说了,当年他也救过我们,就算我们还他人情了,从此以后恩断义绝。”
刘唐看向山外,说道:“不知道朝廷兵马什么时候前来攻打,我们还是早做准备吧,就算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梁山泊外,赵构带领众将,迎接宋江的归顺。
“草民宋江拜见康王殿下。”宋江忐忑的对赵构行礼。
“宋江宋公明,我们又见面了。”赵构微笑说道。
忐忑不安的宋江跪地不敢说话。
赵构笑道:“不错,本王的确曾经小觑了你。起来吧,欢迎你的加入。”
“谢康王殿下的恩典!”宋江再次拜谢。
赵构看向宋江身后一众头领,使得他们纷纷跪拜行礼喊道:“我等拜见康王殿下。”
王英的头低的更低,生怕赵构发现他。
不过小小的王英,赵构还真没放在心上,而是对众将说道:“诸位免礼。”
“谢康王殿下!”众头领齐道。
赵构再次看向宋江,问道:“宋江,你是想将梁山兵马打散分到我的军队各部?还是想保留梁山军马的独立性?”
“这……”宋江犹豫不决。
赵构笑道:“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出来,不管怎么样,本王都会支持你。”
宋江微微抬头看向赵构,不知怎么的,赵构看似很普通的微笑却给他渗人的感觉。
宋江突然想到,据闻在二龙山战场发生的事情,那就是宣赞等人,因为不愿忠心于赵构,结果全部逼他们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