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将身上准备好的功劳簿呈上,战功首推自然是高宠,高宠的骑兵军团歼灭宛州守军,生擒一众叛将;隆中山时生擒叛将縻貹;骑兵军团围歼杀往宛州的叛军;叛军西京时生擒叛将杜壆、酆泰、卫鹤等将;与王庆叛军大战时生擒叛将大元帅李助等等;
可以说高宠在战场上功不可没,而且为赵构擒获众多大将,为赵构所用。
功劳第二自然是卢俊义与宗泽,其二人多次领兵作战,消灭叛军。
然后是李俊生擒王庆,吴用、朱武、乔洌、公孙胜等人战场出谋划策。
之后就是关胜、吴玠、史文恭、岳飞、林冲、刘锜、韩世忠、张俊等军团长的功劳。
然后就是所有将士立功都一一记载在功劳簿上。
赵佶加封高宠为骁骑大将军,其他有功将领一一在爵位上封赏,另外就是金银钱财上面封赏。
赵佶也没有责怪赵构私吞从王庆哪里得来的钱财,毕竟三十五万大军要养,而且平定淮西八州八十六县,还要拿出一部分安抚百姓。
不仅如此,赵佶还赏赐赵构白银五十万两,黄金二十万两。
赵构拜谢赵佶之后,前往后宫拜见韦贤妃。
韦贤妃一脸慈爱的看着赵构,说道:“这次回来还走吗?”
赵构苦笑说道:“大军还等着儿臣回去,接下来要平定江南方腊,所以儿臣最多在京城逗留三日。”
“你与宿素的亲事已经定下了,何不在京城多逗留半月,把亲成了再走不迟。”韦贤妃说道。
“母亲,我以前跟你说过,我有两个结义兄弟,就在前几日,我二哥岳飞的父亲病逝,您说我怎么能够这个时候成亲呢?”赵构说道。
“还有这样的事,那好吧,母妃也不强求,只希望你早日平定江南方腊平安归来。”韦贤妃叹气说道。
赵构与韦贤妃闲聊许久之后,回到康王府,因为这几日连日奔波,没有休息好,所以倒头就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传旨太监就来传旨,说是让赵构入朝,皇帝有事找他商议。
赵构无奈,换上朝服,前往朝堂。
赵构刚进入朝堂,就引起轰动,有人夸赞,有人诋毁,总之众文武都在议论纷纷。
赵构面色一沉,心想:“八成又是蔡京、赵楷等人搞了什么鬼。”
赵构走到前排站定之后,皇帝赵佶缓缓从后门走进来。
“吾等拜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与众文武齐拜。
“众卿平身!”皇帝赵佶说道。
“谢圣上!”众文武再拜之后起身。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朝堂的司仪太监叫道。
众文武纷纷议论,然后蔡京执简走出,向皇帝行礼说道:“启禀圣上,微臣有事启奏。”
“蔡丞相,有何事?”皇帝赵佶问道。
“启禀圣上,北方征辽战事不顺,枢密使童贯几次请求朝廷派遣援兵相助,可朝堂无兵可派。如今康王殿下平定淮西王庆,凯旋归来。可否让康王殿下领兵北上,助童枢密一臂之力?”蔡京说道。
“启禀父皇,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只是平定河北田虎与淮西王庆,但江南方腊尚未平定。儿臣以为当先平定江南方腊,待大宋境内再无叛贼时,再出兵幽云才为上策。”赵构说道。
“康王殿下此言差矣,据闻康王殿下帐下的骑兵军团自上至下无不骁勇善战,如果征辽大军有骑兵军团相助,幽云十六州大可攻下。况且据闻康王已有三十五万大军,江南方腊不过藓疾尔,康王殿下大可兵分两路,一路驰援征辽大军,一路平定江南方腊。”蔡京再次说道。
赵构心里在想:“蔡京会有这么好心吗?难道其中还有其他阴谋?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难道是蔡京、童贯等人看到我兵强马壮,想夺我部分兵权?如果我亲自统领骑兵前往幽云,蔡京定然会朝我步兵军团下手,如果我只派骑兵前往,那童贯定然吞并我的骑兵。妈的,真阴险。”赵构暗自恼怒。
“朕认为蔡丞相所言不无道理,皇儿你看呢?”皇帝赵佶看向赵构。
赵构问道:“儿臣可兵分两路,但如果儿臣领兵前往幽云,到时是儿臣听童贯的还是童贯听儿臣的?”
“童贯乃当朝枢密使,自然是听他的命令。当然如果殿下不愿听从童枢密的命令,大可以康王殿下为帅,总管征辽兵马,然后调童枢密担任平定江南方腊的元帅即可。”蔡京说道。
蔡京说这话时,还瞄了赵构一眼,有种阴谋得逞的样子。
在他看来,不管赵构怎么选,赵构的一半兵马都将成为童贯囊中之物。
“该死的蔡京,如果有一天老子领兵回京,第一个就要宰了你。”赵构暗自咬牙。
赵构思忖片刻对皇帝赵佶说道:“儿臣愿意统领骑兵和部分步兵支援征辽军,也可以听从童枢密的指挥,但征讨江南方腊,儿臣希望父皇加封卢俊义为元帅,总领征讨方腊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