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儿一心为大宋着想,朕倍感欣慰。就如皇儿所奏,朕加封卢俊义为征南元帅,总领征南大军。另外加封赵构为征辽二路元帅,听从童枢密指挥。”皇帝赵佶说道。
“谢父皇!不过儿臣手下大军尚在淮西,还请给儿臣一个月时间准备,之后儿臣直接从淮西领兵北上。”赵构说道。
“准奏!”皇帝赵佶说道。
退朝之后,回到康王府的赵构大怒不以,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大军,蔡京那老狐狸就想分一杯羹。
赵构咬牙说道:“既然你不仁别怪我不义,哼!等我到了幽云,看我不宰了童贯和蔡攸,想陷害老子,没那么容易。”
蔡京、赵楷、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高俅等人聚集在丞相府。
赵楷咬牙说道:“没想到赵构能够舍弃主帅的地位,甘愿领兵前往幽云听从童枢密的指挥。”
原本蔡京等人认为,赵构定然不会愿意听从童贯的指挥,而将一半人马乖乖双手奉上。
谁想赵构能够做出如此决定。
蔡京冷笑说道:“这样不是很好吗?既然赵构愿意前往幽云送死,只要我们耍些手段,让赵构死于辽兵之手岂不是更好?”
“哈哈哈!赵构一世英明,这次聪明反被聪明误。辽兵岂是那么好对付的?蔡丞相说的对,既然赵构必须听从童枢密的命令,那让赵构死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王黼阴狠的笑道。
“只要赵构一死,他手下所有兵马都是我们的,哈哈哈!”高俅大笑说道。
“哼!赵构,要怪就怪你不识抬举,敢跟我赵楷作对,那就去死吧。”赵楷阴狠的说道。
赵构虽然不知道蔡京等人在议论他,但是赵构也不是傻子,心里再怎么盘算如何除掉童贯。
“哼!想夺我的兵马,那就看到底谁夺谁的兵马,咋们走着瞧。”赵构咬牙说道。
三日后,赵构与高宠、王贵等人会合,一起前往淮西与大军会合。
在途中赵构与高宠说起朝堂上的事情,高宠听后大怒:“三弟,等我们到了幽云,只要你一声令下,我立即取了那童贯和蔡攸狗头。”
赵构摇头说道:“杀是一定要杀,但不能明目张胆,虽然现在父皇对我很宠信,但明目张胆杀害童贯与蔡攸,父皇定然会处罚我,很有可能夺走我所有兵权。”
“这事不能急,等回去跟师尊和军师他们商量之后再说。”赵构说道。
“那我们加快脚步,早日与他们会合。”高宠说道。
数日后,赵构一行人马赶到荆南城。
因为宗泽、卢俊义等人商议,可以让水军的战船运粮草和一部分兵源。
荆南城靠长江,所以选择这里等待赵构归来。
淮西王庆所占的八州八十六县都有朝廷新派的官员驻守,所以赵构的三十五万大军都在此。
得知赵构归来,众文武纷纷在荆南北门迎接赵构。
赵构抵达荆南第一件事,自然是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并且犒劳三军,让所有将士好酒好肉享受一番。
为了不落将士们的雅兴,所以刚开始赵构都没跟他们提起朝堂上的事情。
直到第三日,赵构召集所有营长以上的军官。
赵构将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出来,众将纷纷大怒不以,有的甚至说要杀如京城,生擒活剥了蔡京等奸臣。
其实赵构也想过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门之变,逼皇帝赵佶下台,自己做皇帝。
但现在内忧外犯,不是最好时机,最起码要先平定江南方腊才能考虑这个事情。
不能逼赵佶下台,那就动不了蔡京等奸臣,否则稍有不慎,将万劫不复。
毕竟大宋不止自己手中有兵马,还有强大的西军数十万大军。
虽然他们不一定会与自己作对,但是个不定因素。
众将商议许久之后,赵构决定:“本王带骑兵军团,另外带两个步兵军团一个后备师团,共达十一万人马前往幽云,其余的以卢俊义为征南元帅统领。”
赵构决定带实力最强的第三军团和新编第七军团两个步兵军团。
为什么说第三军团实力最强呢?
因为原本最强的第一和第二军团都抽调刘锜和林冲两个最强师团组建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了。
所以现在最强的是第三军团。
第三军团军团长:史文恭;师团长:孙安、马灵、房学度;直属旅团长:曾涂;旅团长:于玉麟、唐斌、竺敬、苏定、曾索、祝龙、祝彪、贾俊、陶进等人。
还有营长:吕振、吉文炳、安士隆、武能、徐瑾、凌光、段仁、苗成、陈宣、柏森、余呈、鄂全忠、安仁美、汝廷器、袁景达、山景隆、咎仝美、脱招、蔡福、蔡庆等人。
新组建的第七军团实力也不弱,军团长:杜壆;师团长:酆泰、縻貹、索超;直属旅团长:卫鹤;旅团长:卓茂、寇威、李雄、于禁、贺吉、郭矸、陈赟、耿文、薛赞等人。其他营、连、排、班中底层军官都是康王府护卫担任。
另外跟随赵构的人员还有李助、李懹、杨再兴、武松、鲁智深、花蕊、扈三娘,军师乔洌与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