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重生大宋赵构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  帝王     

第二百四十三章各有盘算

重生大宋赵构

但这个人是康王赵构,先不说赵构的身份高贵,就说赵构手下十余万大军,其中就有四五万骑兵,童贯胆子再大也不敢怎么样。

童贯暂时也想不到好的办法,人家赵构既然偶感风寒,但总有好时候,要童贯亲自去见赵构的话,从气势上落了下乘。

于是童贯冷笑说道:“先不管他,本帅就不相信他赵构一直不来见本帅。”

蔡攸嘴角一扬,冷笑说道:“赵构早晚多得死,先让他多活两天。”

而赵构召集李助、乔洌、朱武、高宠、史文恭、杜壆等上将商议。

赵构问道:“有没有办法,夺取童贯兵权?”

“这谈何容易,童贯贵为枢密使,又是皇上亲封的征北大元帅。”李助摇头说道。

“对了,乔军师,你有没有术法可以让童贯重病不起呢?”赵构突然想到什么,然后问道。

乔洌精通术法,当初赵构就差点着了他的道。赵构在想,能不能让乔洌不知不觉的对付童贯。

乔洌苦笑说道:“属下术法殿下亲自体验过,只能对意志力薄弱的人起作用,如果遇到像殿下那样意志力坚强的人,反而适得其反。”

赵构说道:“难道童贯也能意志力坚强吗?”

“这难说,童贯为官数十年,有多次统帅大军的经历。意志力不是武力,或者很多人武力平庸者,意志力却很坚强。”乔洌耐心解释说道。

但在赵构看来,童贯怕死,应该意志力不够坚强,或者说童贯年轻的时候意志力坚定,但现在定然退化了。

于是赵构说道:“这事先不提,等时机成熟,乔军师再试一试。”

“殿下有令,属下莫敢不从。”乔洌说道。

赵构说道:“据闻,童贯与辽军交战数次,都以失败为结果,而且还被辽军突袭过,损失惨重。原本的二十万大军,如今不过十四五万,居然死伤五六万人马。”

“辽军战力不弱,并且他们在幽云驻扎十万骑兵,各城还有十余万步兵,童贯的损失其实在情理之中。”李助分析说道。

“嗯!不过辽军虽然在幽云足有二十余万大军,但分别驻扎在幽云十六州,我们正面的辽军其实不过十余万大军。如果我军能够兵分两路,或者更有胜算。”朱武说道。

赵构摇头说道:“不把童贯的兵权夺过来,如果兵分两路的话,难保童贯不会背地里搞鬼,本王实在不放心。”

童贯老奸巨猾,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赵构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被他卖了。

所以最终赵构决定敌不动,我不动,静观其变。

反正赵构有皇上的圣旨在手,不怕童贯刁难。

连续数日,赵构都不去见童贯,童贯大怒不已,蔡攸说道:“大元帅,不如您直接下单命令,让赵构领兵攻打岐沟关,本官不信他敢违抗命令。”

“赵构派人突袭辽国西京大同府的养马场,辽国对赵构早已恨之入骨。不说辽国能杀死赵构,也定然能够让赵构脱层皮。”蔡攸阴狠的说道。

“如此甚好,赵构不是因为消灭田虎和王庆两个叛贼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吗?让他见识一下辽兵的厉害。”童贯同样阴狠的说道。

于是童贯下达命令,让赵构统领大军前去攻打岐沟关。

赵构得到命令之后,面色一冷,因为岐沟关乃辽军驻扎的重地,那里有五万步兵和五万骑兵,童贯就是多次在这个关口吃亏。

按照赵构的本意,那就是绕道走水路,走水浒传宋江走过的路线,先攻檀州,再攻蓟州等。

但自己手下水军都在江南,想调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赵构可不会给童贯当枪使,赵构想打哪里,那必须由自己抓住主动权。

于是赵构以冬季来临,将士惧怕寒冷,不宜作战为由,提出驳回童贯的命令,说要等明年开春时,才能出兵。

赵构的理由不无道理,北方冬季来得早,用不了多久就会大雪纷飞。

就算告到皇帝那里去,赵构也能理直气壮的说寒冷的冬天去打仗,那是去送死。

童贯十分无奈,想害赵构不容易。

于是提出让赵构驻守莫州,而童贯大军退回河间府休整。

赵构也没反对,毕竟童贯才是大元帅,他只是二路元帅,不可能什么也不做。

莫州北面有一座关隘,名叫瓦桥关。之前由童贯手下大将驻守,现在退走。

于是赵构派遣杜壆的第七军团驻守瓦桥关,大军等来年再战。

话说卢俊义统领的征南二十四万大军,从长江兵分水军和陆军两路向扬州进发。

半月后抵达方腊所占润州城外十里外安营扎寨。

卢俊义据探报得知方腊所占八州二十五县,那八州分别为: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

方腊自为国王,独霸一方,非同小可。

方腊在睦州、歙州亦各有行宫,仍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

占据江南八州,隔着长江天堑,不比淮西差多少。

上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蔡京的谋划 重生大宋赵构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