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别李挽歌后,慕谨行就给她安排了住处,让身边的心腹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生怕出一点闪失。
随后他就去自己母亲和长姐的院子,说明这个入府居住的姑娘的身份贵重,他不可言说,郭氏夫人和慕清和二人心里好奇,但见慕谨行如此重视,就没有过问,也免了李挽歌前来拜见。
李挽歌并不是第一次来慕氏,曾经闭关十年出来后,第一时间就来到了慕氏,只可惜却一直被拒之门外。
满树的杏花落在云锦白衣上面,襟袖轻盈,为原来纤尘不染的女子添得几分烟火之气。
她抬手接住杏花,眸子里闪过一丝浅浅的笑意,记得当年阿瑜当年说这慕氏不能只种梅花,也不能效仿李氏,把事情做的太过明目张胆,却随便选择了一个花种种的扶风皆是。
如今,已成如此。
再往前走,就是一座宫殿,宛若皇城,用尽了奢华之物。
好像阿瑜说过,那是阿兄建成的。
慕清和“姑娘留步。”
一道女声传来,如涓涓流水般的悦耳动听,李挽歌闻言转头便看到一个身着浣花锦罗裙的少女,风姿绰约,肌肤如雪,一双如墨玉轻点的眸子中似是含泪又似是含情,各占五分,正当望来还有几分威势。

浣花锦……
想来这就是慕氏嫡女慕清和,她倒是知道,和她的命运差不多,外家和本家有血海深仇,父兄与母皆已亡,三年卧薪尝胆,终是大仇得报,随后以迅雷之速订婚,只希望不要像她一样。
她暗暗叹息。
只见这姑娘对着她微微欠身行礼。
慕清和“这是慕氏禁地,还请姑娘移步他处。”

李挽歌在打量慕清和的时候,慕清和也在不失礼仪地看着她,女子一身云锦白衣,半披于肩的墨发如丝绸般柔顺,面容绝丽清冷,可那双澄澈如水的眸子里却是还带着未褪去的温和。
远远看去,好似是一个降落人间的九天玄女,冰清玉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两人对视一眼,仿佛都能在彼此之间的默契。
她只是微一点头。
李挽歌“多谢姑娘告知。”
原来她曾经随意出入、专门为她而建的宫殿,在多年后成了禁地。
慕清和“清和还不知姑娘贵姓?”
慕清和虽然知道面前的女子大约就是郭氏母亲的远房亲戚了,但不想唐突了她,便开口道。
李挽歌“李。”
李挽歌听到“清和”二字,眸子里有些动容,随后道。
李挽歌“慕姑娘。”
慕清和“李姑娘客气。”
慕清和莞尔一笑,眸子里却闪过一抹好奇,姓李,倒是巧合,郭氏母亲的姻亲姓李,怕不是太过巧合了吧,倒不如直接说是自家人。
这倒也不怪慕清和多疑,陇西李氏,避世的簪缨之家,多少人趋之若鹜,可是却无人知道传承了多年的扶风慕氏与陇西李氏是一脉相传,是为一家。
这姑娘姓李,还让谨行如此重视,特地告诉她和郭氏母亲,所以她才不会着急去问她的名字,而是姓氏,也正是因为慕谨行说她姓李。
慕清和引着李挽歌在凉亭中坐下,亲手布茶。
慕清和“姑娘住的可习惯?”
李挽歌“甚好。”
慕清和笑吟吟地道。
慕清和“最近新来了一些浣花锦,赠予姑娘,一会儿着人送到住所,望姑娘穿的舒服。”
李挽歌接过茶盏,闻得茶香袅袅,唇角也不由露出一抹笑容。
李挽歌“二小姐相赠,本不应拒绝,只是家规森严,在下不得平白接受他人衣物。”
浣花锦,她曾经也时常穿着的,素淡简朴,倒是符合姑苏蓝氏的风格的,只是她穿着时大多沉浸在仇恨中了,后来嫁给蓝湛,不再是一个家族的流照君了,身居高位,便按照规矩换了云锦衣衫。
慕清和见此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浅笑如水。

下一次更新,便是成依司凤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