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啊,我大明要是多一些张公子这样有担当、有胆识的年轻人,何惧东虏。”宋学朱听完之后拍案而起,对张克佑大加赞赏。
“各位大人,小人在前日晚上还抓到一个建奴的汉人包衣,经过审讯,他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讯息。”
“噢。”众人无不惊异,不晓得张克佑获得了什么情报。
“带上来。”张克佑一声令下,周成把五花大绑的董石头带进大堂。
“说吧。”张克佑道。
董石头战战兢兢的说:“小人董石头,大清……哦不,是东虏镶白旗下的一名包衣,这次我们本来想偷袭济南,但是由于守备森严才没得手。现在主力已经转移到北直隶作战。我们已经探得济南城内空虚,我们主子说待围歼了北直隶的明军就再次南下。”董石头的一番话是张克佑交给他的,不过原本的历史上这就是事实。
一席话让堂上的所有人面面厮觑,大家原本希望清兵去而不复,没想到兵力空虚的济南已经被他们盯上了。
可能已经变成了必然。宋学朱脸色铁青,他和堂内的所有人都明白,清兵如果围攻济南,地方官有守土之责,他们都会性命不保。
“济南的安危不仅关乎一城百姓,也关系各位的身家性命,各位大人有什么对策,可以畅所欲言。”宋学朱道。
大堂上一时鸦雀无声,待了片刻,邓谦站起来道:“还能怎么样,敌强我弱,无非一死以报朝廷,我邓谦只愿多杀几个鞑子,也不枉沐浴过圣恩。”
“邓大人一片报国之心,忠贞可嘉,但我们现在说的是对策,能让济南城免于建奴之手的对策。”宋学朱正色道。
众人还是默不作声,据说入寇的建奴有好几万人,而济南现有的士兵才千把人,实力相差太大了。
“小人有一些拙见,望各位大人能垂听。”这个时候张克佑站起来,对堂中所有人跪拜道。
“哦,张公子有什么建议,愿闻其详。”宋学朱露出惊喜之色,他十分赏识这个少年,说不定他能有救城良策。
“小人在审讯完这名建奴包衣之后写了个荐疏,请大人过目。”张克佑从怀里掏出厚厚的一沓纸,举过头顶交于宋学朱。
宋学朱接过荐疏,认真地读起来。
朝堂一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众人也不知道张克佑写了些什么,只能在坐在位置上干等着。
只见宋学朱全神贯注,一字一句地读者,嘴角不时露出笑容。
“好。”宋学朱看完后大赞了一声。
“藩台大人,令郎真是少年老成,写的这个荐疏颇有见地。”
“哪里,哪里。”张秉文听到赞许后赶紧自谦,不过他内心却很激动,儿子好像突然变了。之前由于过于溺爱,混账事做了不少,现在竟得到了
“张公子写的很详细,包括战备、策略、后勤等,这其中有很多妙着,比如说这个‘悬楼’是专门对付敌人掘塌城墙的……”
张克佑心中一阵得意,这“悬楼”是借鉴开封守城的经验,不过那是几年之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