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重生的家园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原创  长篇     

第十三章 毫无踪迹

重生的家园

距上海出现首例袭击事件,已过去了9分钟。

一架纯黑色的巨大武装直升机迅速来到现场上空。它的行踪非常隐秘:不仅飞行在夜晚的地面几乎无法看到的高度,而且还配备了消声器,一丁点过大的异样声音都没有发出。

  “报告指挥中心,我是洞幺拐号驾驶员,”飞行员坐在驾驶座上,使用头戴式耳机与指挥中心对话,“已来到案发现场上空,能否执行任务?”

  “我是地面指挥中心,开始执行任务!”上海某军区的办公楼中,ν小队的队长盯着大屏幕。此时,他的身边围着六名守卫和一名军长。

  随着螺旋桨几乎无声的搅动,直升机快速降落、最终悬停在了警局上空。

20名先遣队队员纵身一跃,他们军装中配备的缓降器自主启动、形成克服重力的阻力,允许他们安稳落地执行任务。

距上海出现首例袭击事件,已过去了20分钟。

“先遣队已完成封锁任务,收到请回复。”先遣队队长通过便携式耳机向武装直升机驾驶员汇报道。

  “收到,请待命。”驾驶员这样回复,接下来切换到另一个频道,“报告指挥中心,案发现场完成封锁,请求降落。”

“我是指挥中心,允许洞幺拐号进行降落!”

  缓缓地,直升机落到地面。机门开启,上面剩下的50名侦察队队员检查好武器,一个一个下到地面。

  “开始周边调查!”

  随着队长一声令下,他们分为两个支队,端枪开始绕着警局检查。这所警局坐落在一片比较偏僻的绿地中,据说这儿原来是一个很大的公园,但因为政府要求大面积的城市绿化(尤其针对上海这种极度现代化的地区)而脱离了绝大部分的人工管理,最后随着群落的演替而形成一片类似野地般的样子。现在来看,这个地方虽不能说是杂草丛生狼藉一片,但如果不知道从小路出去后能到达大街,也就可能真的会认为这里是某处荒郊野岭了。

两支队伍分头行动,第一队留在警局周围设立封锁区、同时调查一些线索,第二队则会去到大街上搜寻暴乱者和受袭警察。此时是凌晨一点一刻,大街上有非常多的夜游族,偶尔还有一些私家车从绿地上方经过。

  第二队队员们披着夜幕,戴着夜视仪,端着枪支慢慢地向绿地外走着,同时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现代的社会,处处都是联系的,真正地“没有任何人是一处孤岛”。那些暴动者方才在受袭警局出现就已经被察觉到了,于是市政府接下来就得到了报告,军方和武警部门紧接着也迅速收到任务。不论是哪里的什么武装,都一定得是归于某个军区的,否则早就被查清了。因此,就算是BTO某个分部的武装力量,也一定是归属当地军区的。于是,不过9分钟,这些ν小队的队员就被部署到了这里——可以说,他们的出动,不仅是BTO派下的任务,而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队长。”一名队员紧了紧自己的无线耳机。

  “怎么了?”

  “这些树上有很多喷溅的干涸血迹。”

  “这个应该可以解释,”另一名队员看着那些血迹,掏出一把像牙刷的仪器,“毕竟那些人是从外面跑来的,可能逃回去时留下了一些血。让我来检测一下——哦,从时间推测确实是案发时间不久,而且还有可以检测到的DNA样本。”

“很好,你们妥善保管这份样本,拿回去调查一下它的来源是谁。”

“是。”

距上海出现首例袭击事件,已过去了30分钟。

  小队走出了这片静谧的公园,来到街道的入口。同里面比起来,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喧闹熙攘,吵得人耳朵发胀。

这些队员实际上没有什么必要隐藏自己,因为在之前的动乱期间政府就公布了一项政策:每个月都要派遣少量武装人员巡逻城市,以保障人民安全(即便是这样,武装直升机也从来没有出动过),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他们就背起枪支,大大方方地在大街上走着,无视周围惊叹的目光。他们就一边走着,一边四处观看——不是看风景,是看蛛丝马迹。

突然,一位穿着得体的市民慌慌张张地跑到他们面前。

  “军人同志!”

  “您好,发生什么了?”

  “您们是刚刚从那个绿地出来吗?”

  “啊……我们只是例行公事,来巡逻,并不知道你说的到底是哪个绿地。”

  “……就是那个绿地啊。”他指了指第二小队刚刚出来的地方。

  “那里?我们听说只是出了些小事故,暂时封闭了。”

  “小事故?”市民的表情突然僵住了。果然刚刚爆发的传言是真的……他这样想道。

“具体是什么事故,军人同志?”

  “抱歉,这我们也不知道,上级也不对我们说明。”由于组织曾向他们说,不能泄露任何信息,所以队长只能隐瞒。

  “你们也不知道啊……”市民非常失望,只好向他们道谢,然后垂头丧气地走开。

  望着市民的背影,一位队员忍不住了。“队长,”他小心翼翼地问,“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队长低着头,月光照不到他的脸,没有人知道他此时此刻的表情。

“我们知道,但我们不能让他们知道。”

······

  “队长,”一段时间后,某名队员打破了沉寂,“那些暴动分子的老巢究竟在哪儿?”

  “咱们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暴动分子的基地。”

  “我们能调查监控录像吗?”一名队员对队长说。

  “那些是探员小组的任务,咱们只要搜索暴动可能的发源地就行,同时抓到那些暴乱分子和被伤的警察。”队长指向了街道的一侧,“根据视频证据,发源地大概率就是那里。”

那里是一片小区,距离他们所在的地方没多远,就算缓缓步行也可以一分钟走到。小区看上去挺繁华的,即使是夜间仍然灯火通明。第二小队来到小区正门,让门口的保安机器人做过检查后进入小区内部。此时的小区里比较安静,没有多少人,只有几个保安机器人例行巡逻,还有几位老人坐在长椅上乘凉。

  “老先生,您好。”队长找到一位老人。

  “诶呦,军官同志!你们可来了!”老人仿佛得到救赎一般,显得非常开心。

  “是啊是啊,你们可来了!”其他老人也像看见了救世主,纷纷站起身围过来。

  “您们…怎么这么激动?是看到什么了吗?”

  “是呀,我刚才可全都看到了。”最初起身的那名老人显得特别害怕。

  “您能细说说么?”

  “哎,太可怕了。”老人心有余悸地开始回忆,“刚才那段时间,我夜里头睡不着觉,想出来遛遛弯儿。还没从楼里出来呢,隔着二楼玻璃就瞅见一个人在小路对面躺着,好像是一个小伙子。我本来想赶紧去看看的,”老人停顿了一下,“然后…我刚走到楼梯间,就从窗户看见那个小伙子突然就开始在地上打滚儿、抽搐,就跟得了羊癫疯似的……然后他突然就蹦起来了,胳膊连撑都没撑,就硬生生地蹦起来,就像被一根线拽起来的提线木偶一样……然后,他就,就跟发了疯似的,奔着一个正在检查机器人的警察同志就扑过去……”老人好像被回忆吓到了一样,突然说不出话了。

  “您继续说,没事的。”

  “然后......然后啊,那警察伸出枪杆想挡,结果根本挡不住;用那什么电击枪指着他威慑,也什么用都没有,所以他把那人连续电了几次就撤退了。但后边那个咬人的家伙被连续电那么多次还是啥事没有,跑得甚至更快了,直接发疯一样就把警察扑在地上,不仅照着头盔一通猛打,还像疯狗一样连着衣服啃他的肩膀,血一大片一大片流了一地......”老人指着道路上数个机器人围守的地方,“但后来也不知怎么,他突然不那么发疯了,转过头去跳起来把监控全砸掉了。那个警察同志拼命站了起来,踉踉跄跄地就往警局跑着撤退。”老人完完全全地叙述了出来。

  “只有那一个人吗?他最后回来了没有?”

  “只有那一个人。”老人举起一根手指头,颤抖着说,“然后他就没有再回来,也还好他就再也没回来。我当时直接吓得坐地上了,还好我这老骨头硬实,没摔出什么大毛病来。”

  “一个人,没回来……怎么可能呢……”小队长自己嘀咕着。

不过,老人所说的确实属实,样样都和监控录像对得上号......一个人突然倒地、抽搐,然后瞬间站起来,挨枪子也不倒下,不停地追人,咬人......这怎么听都是那种电影里的丧尸啊......队长甩了甩脑袋。

  “还有一件事,我特别清楚地看见,”老人见小队长嘀咕,凑上前悄悄说,“那个咬人的小伙子一直在长个儿。”

  “长个儿?”

  “就是长个儿,没停过。虽然不怎么明显,可是我眼睛好使,眼瞧着他越来越高。虽然不是特别快,但我这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奇怪的事儿。”

小队长连忙让队员一帧一帧分析监控录像,结果似乎真的如老人所说。

  “好的,谢谢您了老爷子,保重好身体!”小队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向老人告别,立刻回归队伍。

  老人说的警察,这小队长认识,他十分骁勇善战,甚至立了一次个人一等功。单单一个人,居然能将这样一名骁勇善战的警察单方面制服,那得多大本事啊;一般人的咬肌,连正常的皮肤都很难扯烂,而那个家伙,居然能连带防弹服一起撕咬,还能放出一大片的血,这该是......他不想再往下琢磨了。

“朱支队长,”支队长严肃地喊话,“请一队留一部分成员封锁警局,其他人迅速和二队汇合,搜查整个案发小区,敌人非常强大,绝对不得怠慢!”

距上海出现首例袭击事件,已过去了60分钟。

······

  “失窃了?!”整个会议室,除了少数几个人外一片哗然。

  画面那端的探员示意团长幻灯片内容已接近讲完,于是便把屏幕切掉了。没一会儿,屏幕又被另外一个人占据了。

  “你们好!”屏幕里的人头传出声音,“我是上海分部ν小队的樊队长,现在正带着队员搜查案发小区。”

  “案发小区?”

  “是的。据目击者说…暴乱分子是从警局边不远处的一个小区出发的。”樊队长这样向惊讶的众人解释。

“从我们的直升机降落警局开始已经过了4个小时,基本完成了对案发现场和周边小区的调查。”

  “所以你和同志们找到暴乱分子了吗?”会场上接着有人提问。

  “没有,目前连一点线索都没有,唯一得到的就是一些目击者的叙述。”随后,樊队长就把任务记录仪拿出来,调出了刚才他与老人对话的录像。在场的人除团长之外无一不面面相觑。

  宋探长在惊讶之余,不禁细品了起来。奇了怪了,怎么能一点线索都没有呢?他回想着刚才上海分部讲的幻灯片。按理说,存在、或存在过,无论是什么,都多多少少应该有些痕迹。但是,这件事越想越扑朔迷离:先是刀枪不入、力大无穷的怪人,又是一个变四个的暴动分子…...无论他怎么想,始终无法把这俩东西联系起来。

  “…一直在长个儿…”。长个儿?还是肉眼可见的速度?他怎么想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正常的人体细胞,要想进行一次分裂,怎么说也至少得要几十分钟,这一个人长个儿,不光是皮肤细胞、肌肉细胞的事儿,听说还得要成骨细胞一遍遍地粉刷骨骼,脏器细胞配合着一点点让脏器变形……宋探长虽然不是生物专业的,但是探员也必备一些生物知识,再加上天天在这种工作环境下,这些基本知识对他来说已经是滚瓜烂熟。现在,所有这些东西都缠在他的脑袋里,让人喘不过来气。

难道是那老头子眼花缭乱看错了?不对啊,监控录像都拍到了,那就是真的了吧......但是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一个人这么短的时间身体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啊......

  团长从刚才起就一直环视着众人。大部分人都出神地看着大屏幕,只有宋探长一个人在那里冥思苦想。于是,她站起身来走了过去。

  “宋探长,你没事吧?”

  探长瞬间抽身回现实。看见团长,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QH-1221的库存,在九月十三日夜晚全部失窃了。”这个声音在他的脑中犹如晴天霹雳。

  “团长,”一向沉稳的他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QH-1221有没有经历人体试验?”

  “没有,压根儿就没来及。”荀组长的声音响了起来。与会人员的目光开始集中在他们身上。

  “还有没有剩余的库存?”

  “呃,这个嘛……”荀组长犹豫了。“我这里其实还有一支。”

  “请交给我。”宋探长伸出双手。

  “你要干什么?”团长不解地问。

  “我要给自己注射。”他郑重地说。

  “绝对不行。”团长想也没想,断然拒绝,“组织规定说了,但凡涉及到活人实验,必须是用自愿的、上级部门批准的人员做实验体,还要签生死状。”

  “我自愿!”

  “你没被上级批准。”

  宋探长一下泄了气。然而他不会就这么放弃,“团长,这可是案件的关键证据啊,要是我打了药之后没事,咱们就可以避开嫌疑;但是如果我有事——”

  “可以再找其它证据。”她轻轻地打断宋探长。

  周围没有人敢说话,只有千里之外的樊队长在不断和队员们通过耳机无声地交谈。会议室的温度近乎降到了冰点。

  “团长,”宋探长再次开口,“如果不用我做也可以,但集团就需要再找一名志愿者,一名就行。”

  “老宋,”李组长感到有些压抑,“你也不是不知道组织这几年的情况,外面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上面就把咱们这儿按得严严的,上回能找一批临时员工就不错了。”

  “说到这个,李组长,”团长转向李组长,“增加临床试验名额的申请通过了么?”

  “这个……”李组长拍了拍脑门,“自从上回那次后,他们就再也没回过信儿了。”然后他悄悄凑到团长耳边,“如果他们再这样下去的话,咱们可能就又得走那种,不太光彩的老套路了......”

  会议室的沉寂持续了十几分钟。团长默默地走回了座位,示意会议继续。然而没有人发出一丝声音,空调运转的声音此时格外响亮。外面响起一阵车鸣,迅速引得众人集中的目光。大屏幕里的樊队长仍然带领小队搜寻着,不停地与队员交谈并交流线索,而时间跟随他们的脚步似乎也减缓了很多。

会议室里的人们都摒着呼吸,不敢出任何声音。

  “各位,我们……”不知道过了几个世纪,大屏幕突然传来了巨大的声音,让在场的人们虎躯一震。

  “发现线索了?”老宋首先喊起来。

  “没有发现任何暴动分子的基地,另外连监控系统都跟丢了那几个一开始出现的暴徒,诡异万分。”樊队长脸上出现了掩饰不住的失望和自责,但也有一些不甘,还有一点点微弱的诧异。“不过......”他话锋一转,“我刚刚接到消息,一个支队利用暴力手段控制住了十多名受袭击的警察。他们现在在十公里以外的地方。”

  “啊!”荀组长站了起来,“他们现在的状态怎么样?!”

“我现在还没有亲自见到,不过队员已经把那些警察的状态汇报过来了。”他点开身边飘着的记录仪,一条条地阅读着,“‘精神非常不稳定且极度紊乱’,‘言语能力丧失’,‘模仿行为显著’......”

虽然不明显,但队长的脸在并不寒冷的季节里突然变得有些惨白。

“‘......最关键的是,他们有强烈的暴力倾向。十几名我队队员因此受伤’......”

  现场寂静一片。

  团长的面色变得更加凝重。

上一章 第十二章 他们疑似有重大嫌疑 重生的家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全球实时-“九一四恐怖袭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