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心理学与情商
本书标签: 轻小说 

拥有成功智力,才能获得更多

心理学与情商

学生时代的考试成绩大约是最能证实个人智商高低的分数了。有研究证明,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有40%~60%受到了智商的影响。但是,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单纯的智力高低并不一定影响人生的成败。这一事实也证实了单纯智商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个人未来成就的大与小,智商高只能说明个人未来成功的潜力更大,而未来成就的大与小依然要看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地开发自我潜力。

英国门萨俱乐部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但其中不乏以出租车司机、酒店跑堂为职业的会员,这些智力出色的人在事业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相反,一些智力平平的人,反而在人生道路上获得了公众的成功。

比如,美国总统的智商普遍普通,最典型的就是布什家族:小布什常常被媒体嘲笑“智商低”,而美国宾州罗文斯坦学院更是有研究证明,其实小布什的智商是90,而他的父亲老布什比他略高一些,但分值也只是98。智商91、98只能算是中等智力,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韩国、日本与新加坡国民的平均智商已高达105。

经济领域中的成功者同样如此:中国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很多人其智商都只能算是普通。仅拿新东方学校的创办人俞敏洪来说,其智商就并不出众,中国高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以能够衡量智商高低而闻名,但俞敏洪当年连考了三次大学才考上。

人生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与智商数值的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也许,我们读一下世界巨富沃伦·巴菲特的话,会对这个问题拥有更深刻的认识。

2014年年底,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最新全球200名亿万富翁中,巴菲特名列第三。记者问他:“您是如何走到现在这一步,成为比上帝还富有的人的?”巴菲特这样回答道:“我如何走到这一步说起来非常简单,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智商,我相信普通人听到这一点一定会很高兴。我更愿意将我成功的理由归为‘成功智力’,成功智力才是我人生的发动机。

“那么,为什么一些高智商的聪明人在做事情时却无法获得他们本应得到的结果呢?这就涉及了成功智商的多个方面——当你深入地了解了成功智力以后,你就会发现,只要你专注于培养成功智商的每一个方面,你也将有能力做我所做的任何事情,甚至做得比我更多、更好。”巴菲特谈到的“成功智力”是由位列美国“当代前100位科学家”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所提出的。斯腾伯格在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复杂与多层面的智力结构进行了清晰的描述与完整的分析,并在信息加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功智力的理论。

“成功智力”对智力概念赋予了新的意义

斯腾伯格并不鄙视传统的智商测试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广为运用的一些标准化测验,但是,他认为,这些测验所测试出来的是“呆滞的智力”,它们所能测量的只是内涵宽广、结构复杂的智力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它们的结果只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分数进行部分的预测,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联系极少,因此,它们是智力与生活中非常不重要的一部分。

相比于这种传统智商,“成功智力”并非以具体的数值来表示个人智力的高低,而是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可以使个人以结果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是一种对个体的现实生活能够真正地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

在斯腾伯格的理论中,“成功”的定义也与传统的“成功”有所不同:

它是每一个人能够通过努力最终达到人生理解目标的成功;

它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发展获得的成功。

这种智力不仅仅与学校中的高分、高智能相关,更与生活中的成功相关。而生活中的成功,更多的是个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利用创造性的能力去适应环境、选择环境与塑造环境,并最终获得成功。

成功智力包括了三大方面

在斯腾伯格的理论中,成功智力被分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的智力,即从一开始便形成好的问题与想法;

分析性智力:它是发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智力,即有意识地对个人的心理活动方向进行规划,以发现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的智力;

实践性智力:它是解决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的智力,即将思维活动与分析结果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智力。

这三个方面的智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这三方面协调、平衡时,它们才会积极而有效。因此,相比于仅拥有这三方面的智力因素而言,知道用何种方式运用这三方面的智力更加重要。

成功智力者往往具有20大特征

依据于自己对“成功智力”的定义,斯腾伯格为成功智力者画了一幅肖像。在他看来,拥有成功智力者的人往往有表格中的特征。

斯腾伯格眼中,“成功智力者”的特征

①可以自我激励;

②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坚持;

③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

④都是带头者;

⑤以产品成果为导向;

⑥知道怎样发挥自己的能力;

⑦能将思想转变为行动;

⑧能坚持到底完成任务;

⑨ 不畏惧失败;

⑩ 从不拖延;

⑪接受合理的批评与指责;

⑫有意识地远离自怨自艾;

⑬能集中精力达到个人目标;

⑭拥有独立性;

⑮在自我要求上,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

⑯能均衡地进行创造性、分析性与实践性的思维;

⑰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⑱能看到局部,也可看到全部;

⑲拥有合理的自信与完成目标的信念;

⑳ 接受合理的指责与批评。

在斯腾伯格看来,这20个特征并非通过传统的智力测试得来,而是体现于个人的品质与具体行为表现中。而且,这些能力共同引导个人走向了事业的成功与人生的平衡。

成功智力者以结果为导向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虽然也关注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做事的过程中去,但是,相比于过程,他们最注重的焦点在产品与成果上。没有获得成果的过程就如同工业设计师设计出了一辆外观精美但是却没有引擎的汽车一般。相比于通过传统测试得到的一个数字,事件的成果更能够判断出个人的智力。

这种对成功智力的肯定源于三大原因:

成功智力拥有更强的操作性,只要在一件事情的结果评价中,根据成功智力的关键因素,便能够真实地评价出个体智力成功的程度;

成功智力拥有更高的效度性,它是个体智力行为的直接结果,可以直接判断出个体所拥有的成功智力的大小;

成功智力拥有更大的公平性,在不同的文化中,它可以用来评价不同的成功结果,而相比之下,传统智力评测则将智商归纳为了同一个标准——一个明确的数字。

可以说,成功智力的这种情境性,使得它所指向的成功带有了普遍性:不管你身处哪种文化中,只要你有相应的生存智力,你便有可能达到自我的人生理想。很显然,在提升传统智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这种与结果密切相关的“成功智力”,唯有将两种智力共同结合、共同提升,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上一章 建立联系:智商与学习能力共同左右人生 心理学与情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全脑思维决定了你的智商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