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二,勋贵戚里、臣子及其家眷齐聚琼林苑,场面上热闹非凡。杨母领着从渭州来的乔慕坐在一旁,时不时地向她介绍熟人。不过对外介绍时,杨母只说她是远房亲戚,今次头一回上京所以特意带她进宫见见杨靖。
倒不是杨母不愿承认乔慕是自己的儿媳,只是杨家还没与乔家下定,没定下的事,杨母为防万一自然不会在外人面前多说什么,便作如此安排。
此次宴席主要是为了选宗室子入宫读书,正在读书的徽柔自然也要挑选贵女伴读,所以苗心禾很是上心,与女眷们聊得火热。而杨靖主要是跟宗室郡君交谈,表明官家要挑选她们子女入宫读书的心意。对于此举,有些人欣喜不已,有些人则难掩忧色。
赵祯对杨靖透露过他的态度,再加上入宫读书的人里还有赵宗实,杨靖便明白赵祯此举绝不仅仅是为了联络宗室感情。她猜测,这些入宫读书的宗室子弟只怕有一半都是“质子”,跟谋害皇嗣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一些人来说,能搭上皇帝亲子是荣耀自然欢喜,可也有人心疼离开自己身边的孩子自然忧心。无论是对这些女眷,还是日后入宫的孩子,杨靖还是怜惜更多一些。
皇家的教育自然是顶尖的,若放在现在,能将自己孩子打包进顶尖学府,接触的都是能对自己前程有所帮助的顶级人脉,十个家长九个半都只会高高兴兴地送孩子去上学。可现在,这些孩子也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实行的却是比现代高中还严苛的寄宿制度——吃住都在宫中,父母子女之间一个月也见不了几面,周围人对他们和对皇帝的亲生子女又怎么可能做到一视同仁呢……
最重要的是,这些被选入宫的宗室子弟有一些恐怕是被牵连的。宗室子弟自有宗学可读,能被选入宫中跟皇子一起读书不是关系极亲近深受官家喜爱,便是带有重要政治意义,比如宗实之父赵允让就是在先帝长子去世后被接到宫中教养,接受皇子教育。如今赵祯一下子挑选了好几家宗室子入宫,总不可能都跟幕后黑手沾边,还有些怕是掩人耳目之用。
对于真正的“质子”,赵祯就算再大度心里也不可能不生隙,就拿杨靖自己说,她便没修炼到家,若真抓到背后之人,她就算不怪罪那些无辜的孩子,但也绝不想再看到他们,定会将他们打发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一些人还想婉拒,可她们身边还有一群想让自己孩子跟皇子公主培养感情以待后日荣华富贵拉偏架的人,再加上冠冕堂皇的“团结宗室”的理由,也无可奈何了。
当张茂则来到后苑宣读赵祯的旨意,宗室年轻子弟入宫学已成定局。
用过了饭,又有苗心禾帮忙招呼着众人游玩,杨靖才有空隙与杨母她们独处。
杨靖仔细打量着乔慕,一张瓜子脸,五官精致,皮肤比不上那些贵女们白皙但面色红润,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整个人就像早春的禾苗,散发着勃勃生机。
杨靖招手让乔慕凑到近前
杨靖“这位便是乔姑娘吧。”
乔慕上前几步,拘谨地行了一个礼,姿势并无差错但还是看得出她的生疏。
乔慕“臣女乔慕,拜见贵仪。”
杨靖从杨母那里了解到乔慕的一些的情况,尤其是知道她在此次渭州被劫掠事件中组织当地富户施粥流民后便想早日得见这位心怀大爱的女子。
如今更是一见如故,拉着她聊了好一阵。一开始,乔慕还有些紧张,虽然她从不因为自己父亲的职位低微而感到自卑,但还是担忧心上人的家人会因此看轻她,看轻乔家。不过在相处中,乔慕也明白了杨家的态度,知道她们是真心实意接纳自己,便放松下来,恢复了原本爽利的性情。
杨靖听着乔慕从渭州风光聊到家庭琐事,越是交流,杨靖越喜欢乔慕,对这桩婚事是满意极了。
临走前,杨靖将一只项圈给了乔慕。这项圈是前两年便打好的,杨靖一共准备了两只,预备送给两位弟媳的。两只项圈一模一样,硬币大小的冰花芙蓉玉被雕成鸳鸯荷莲的式样,淡粉色的光晕完美戳中少女的审美。
乔慕“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乔慕忙不迭地推辞,她虽不识玉器但也知道杨靖拿出的东西必是极珍贵的,她还从未见过粉色的玉。
蓝田玉本就珍贵,而冰花芙蓉玉更是因其淡粉、淡紫的颜色独树一帜,再加上它有着唐玄宗送给杨贵妃的定情信物的典故光环,深受妇人喜爱。杨靖之前也从未见过,毕竟到清朝,蓝田玉矿都绝迹了。赵祯对她也大方,得了什么好东西都有庆云殿的一份。不过这冰花芙蓉玉,赵祯拢共也就得了拳头大小的一块,一分为二,一半给了张妼晗,还有一半就在杨靖这儿,可见其稀有。
杨靖“这是我早就备好的给弟媳的礼物,你既要入杨家的门,还不快收下?”
乔慕不是腼腆的性子,知道是给杨家媳妇信物,便不再推辞。
一场宴席,赵祯定下“质子”入宫,苗心禾选好了女儿的伴读,杨靖也见到了弟媳,算是皆大欢喜。
注乔慕:
景荷:
杨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