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回到禁中,先是去看了自己的几个儿女,晚上便留宿在庆云殿。
赵祯“今日我见乐安郡夫人领着一个年轻女子赴宴,可是子宁看中的那位?”
杨靖“不错,那姑娘姓乔,单名一个慕字,我今日见了,举止落落大方,母亲也很满意。子宁马上就要去边关赴任,家中的意思是尽快替他们将婚事办了,之后便让他们夫妻二人一齐启程。”
两人相处多年,情义深厚,赵祯自然知道杨靖并非实在客套,是真心满意这个弟媳,只是他本来对杨竐有另一番安排。
赵祯“她们家是做什么的?”
杨靖“不是什么官宦之家,她父亲是府衙里的捕头,母亲是平民。”
杨靖没什么隐瞒,在她看来,只要乔慕人品好,是杨竐真心喜欢的女子,身份什么的并不重要。而且,她也不认为赵祯会看重身份。他的嫡母,大宋的国母之前也不过是一个歌姬,他的亲舅舅在未发迹前也不过以凿纸钱为生。再说杨靖,她父亲生前也就是个小吏。谁又比谁高贵呢?
赵祯听了,只淡淡地“嗯”了一声。
杨靖翻了个身,裹着被子坐了起来
杨靖“官家是有哪里不满意?”
二月的天气还是有些冷的,杨靖一番动作,带进了几缕冷风。赵祯也不假寐了,披了件外衫,找了个软枕靠坐起来
赵祯“你满意乔氏,可见她是个好的。只是,我对子宁另有安排。”
杨靖“另有安排?官家是看中了哪家的女子?”
赵祯“不是看中了谁,是想让子宁娶皇后族中的人。”
赵祯“坤宁殿闭宫也快三年了。曹家到底是开国功臣,这次选宗室子入宫他们也出了不少力,而且,他们有意将军中权利交出来…所以,我打算过了乾元节便解封坤宁殿。子宁走的是武将的路子,在边境也历练过,若和曹家结亲,他作为曹家的女婿接手军中势力再合适不过了。”
赵祯“丹姝,我只能是对不起她了。曹家和杨家结了亲,他们也不用死守着皇后了。”
赵祯是打定主意要废后了,只是废曹氏与废郭氏不同。郭皇后虽然也是名门出身,可家族早已没落了,前朝无人,对她并无多少助力。而且郭皇后不得人心,后宫娘子们自不用说,对她面上的恭敬也无,前朝重臣吕夷简又是领头反对郭后,至于当年反对废皇后的那批人也是因为吕夷简锁院草诏,形制不合规才坚决反对,说到底反对的是吕夷简独断专权。所以说,当年的郭皇后是真正的孤立无援,以至于赵祯废郭氏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轻而易举。
但曹后与郭后截然不同。曹家历经几朝,根基反而愈加深厚,虽然因为曹丹姝被立为皇后曹家族人多有避嫌,也退下了一些人,但在军中势力仍然庞大,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剪除的。既然拔除不了,赵祯要想废后,就要切割曹家与曹丹姝。可曹丹姝才是曹家血脉,天然向着自己母家,曹家为何要舍弃已然成为皇后、在士大夫中有了良好名声的自家人,战队外人?所以,赵祯只能威逼利诱。是选择违逆圣人心意招致打压,一招不慎搭进去整个家族,还是顺应圣人心意博取从龙之功,延续富贵荣耀,他想曹家应该知道怎么做。
赵祯的这一番安排说到底是在为杨靖母子铺路,杨靖作为既得利益一方,似乎无论是接受和拒绝,都带着一股虚假的意味。她只能含糊道
杨靖“官家现在就考虑这些太早了。”
赵祯闻言反而郑重道,
赵祯“正是因为相信你,所以我才将一切和盘托出。嘉和,我不年轻了,以后也不一定会再有皇子了,就算再有皇子,我也不会像对最兴来一样,对他寄予同样的厚望,给予他同样的宠爱。最兴来是我最大的希望,也会是这个国家的希望。”
赵祯的真心杨靖自然感觉得到,但此事太过突然,先前没有一丁点征兆,赵祯之前也只是说自己弟弟有了心上人时会下旨赐婚,可没说这赐婚是连新娘子都包办好了。
诚然,赵祯替子宁挑选的曹家女必会是一桩极有助力的姻缘,杨家多了一门有力的姻亲,杨靖母子也多了一重依靠,杨竐自己也能接收军中势力前途必会更加顺畅……一举多得的婚姻,对杨家来说几乎有利无害。但现实是,杨竐有了心上人,乔家母女上京也是为商定婚事而来,如今,两家好事将近,却又突然冒出个曹家女,难道要拆散他们这对有情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