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世子,暂时就这样养在后院吧。若是姨娘们有了新的去处,到那时候再行安置,您觉得呢?”姜绾略微思索后很快就做出了回答。
世子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几分与生俱来的威严与贵气。
好你一个姜绾,太敢说了,居然还把问题给丢了回来。
世子忽然走动了几步,他腰间束着镶嵌美玉的丝绦,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有力。
阳光洒落在年轻的世子身上,他那精致的衣袍上绣着繁复的祥云纹路,在光线映衬下熠熠生辉。
世子在光里敛了敛眼眸,沉声道:“那就先都留下吧。”
可以先留下,但后面留不留得住就要看各自的人品了。
这王府容不得不干不净的人。
身旁的随从们低眉顺眼,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这位尊贵的世子。
“姜绾,”十二岁的少年又以主人家的姿态发话了,“你是母亲娘家人,你就协助母亲掌管中馈吧,母亲一人也太操劳了。”
姜绾当然得应了,低头回话:“是,世子。”
他的目光扫过之处,众人皆心生敬畏,仿佛能感受到他身上流淌着的强大气场。
忽然,世子看了刘姨娘和王姨娘一眼。
世子说:“府中中馈一直是由母妃执掌的,但具体而微的事儿确实由几位姨娘领着去办的,姜绾,就让刘姨娘和王姨娘好好教教你吧。”
被点到的两位姨娘连连点头称是。
姜绾也向两位姨娘稍稍行了个礼。
……
清晨,薄雾笼罩着整条青石街道。
王府名下产业之一的绣坊这次迎来了几位贵客。
绣坊的大门在“吱呀”声中缓缓打开,姜琯和姨娘刘氏、姨娘王氏带着一众丫鬟走了进来。
刘姨娘身着一件深青色云纹褙子,袖口镶着精致的金线,发髻一丝不苟地盘起,髻上一支翡翠簪子衬得她气质端庄。
账房里,管事刘掌柜正埋头翻阅账册。
见到刘姨娘带着王姨娘和一位穿着官服的人走了进来,刘掌柜连忙起身行礼:“这位大人安好,见过两位姨娘。”
两个姨娘规规矩矩地回了礼。
姜绾则是稍稍示意就回了礼。
毕竟官服不拜常服,姜绾首先是六品的官身,一般的县令都才只是七品官,而她有京城某局的六品官戴。
圆圆脸的王姨娘忍不住偷偷打量着满屋子的账本,姜琯则好奇地看着货架上一匹匹绫罗绸缎。
“刘掌柜,这几日可有什么异常?”刘姨娘轻抚了下衣袖,从容问道。
刘姨娘的声音温婉却不失威严,眼神专注地落在账本上。
刘掌柜连忙将近期的经营状况一一说明,刘姨娘时不时点头,偶尔询问几句细节。
王姨娘见比自己大了许多岁的刘姨娘竟然如此认真,也学着模样仔细查看账目。
忽然,姜绾指着一处数字问道:“刘姨娘,这里为何比前几日少了三成银钱?”
刘姨娘欣慰地看了姜琯一眼,耐心解释道:“这是正常的淡季波动,你倒是有心了。”
屋外寒风微拂,帐房内却暖意融融。
刘姨娘一边教导着姜琯经商之道,一边继续审阅账册。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刘姨娘慈祥的面容上,映出一位大家闺秀的风范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