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大爆炸之后
本书标签: 轻小说  人生  天文     

史话新说(中)

大爆炸之后

历史的星空有群星闪耀,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上,曾经有这么一群英雄存在过。

  

  从古至今,天文学的发展可以等同于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从第一个望远镜被汉斯·利伯发明出,再到伽利略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的指向天空……

  

  汉斯·利伯在一个偶然间发现透过两片凸透镜可以看见远处的教堂,教堂房梁之上的教旗清晰可见。从中发现商机的他,将其发明应用于战争和航海中。

  

  星空还是那样的美,给人一种寂静,一种安详。伽利略总是晚上独自徘徊一个一人高的窗口旁边,手持厚厚的圣经,诉说着自然与上帝的无关性。他独自打磨镜片,改造出了第一架倍数33x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公元前,我们太过渺小,公元后,我们逐渐变得强大。”伽利略说完又将望远镜对准了天角。

  

  靠着多天的观察,他发现了月亮的陨石坑,太阳的黑子,土星的光环……

  

  牛顿在折射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明出反射式望远镜(倍数50x)。折与反各有优缺,应用不同,分别是观察星体与星云的。

  

  为了望向更远,就要提高设备精度。1793年间赫瑟尔制作出重达一吨的反射式望远镜,1917年哈勃在加利福尼亚威尔逊天文台工作,他用发射式望远镜观测并发现了膨胀的宇宙。

  

  膨胀的宇宙?怎么观测的呢,我们可以这样想,[一辆汽车由远而近的快速行驶过我们的身边,听到的声音先是低沉,距车最近的时刻声音音调最高,驶过后声音音调又缓缓降低,这就是开普勒效应,光也是一样]。在光谱中,波长由长到短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光,伽马射线。

  

  哈勃发现,遥远的星云发出的光为红光(相当于音调低),得出的结论是——远离,极少数星云发出蓝光(如M31仙女座星云,相当于音调高),结论为M31向着我们银河系直奔而来。

  

  哈勃建立数学模型,得出膨胀中的宇宙,距离越远的星云膨胀的越快。

  

  宇宙,从它诞生起,像一个充气中的气球,在不断鹏展着他的四壁,毫无收敛。地球如膨胀下的气球壁上的一粒灰尘,正在逐步与邻居星体拉开巨大的时空思念。

  

  传统望远镜对于不可见光可真是束手无策。这时,射电望远镜力排众议横空出世。

  

  射电技术的发展得益于二战时的退役雷达,原理是用抛物面收集不可见光波段的波,在经放大检波处理等。

  

  射电望远镜的诞生,使得人类的天文观测能力延伸到宇宙边缘,可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这里第一代天体指婴儿宇宙时形成的星体)。

  

  20世纪60年代衍生出了辐射望远镜。彭齐亚斯与威尔逊为测银河的晕气体辐射电磁波,无意间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诞生38万年的全景热敏图),获得了诺奖。

  

  地球大气如无形之手,遮掩了太多神秘。不如将望远镜送上太空?来场无遮掩的窥视。念头一出,火箭点火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正式升空,它将继续肩负着洞悉宇宙深处的未知奥秘的使命。

  

  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是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再难我们也一路走来了,又何惧更远的地方?

  

  回头看看,还是会为人类喝彩的,得到了多少都不重要,关键是这一路走来多么的不容易!!!

上一章 史话新说(上) 大爆炸之后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史话新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