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命的再一次到来,让封瑟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紧迫。
十天,他答应上官透,十天后就随他离开,再不管中原如何翻天覆地。两人一起出海,自由自在,再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从这一天起,封瑟对上官透再无遮掩,足不出户,日以继夜地书写着自己脑中的知识,不管有用的没用的,他只想把它们写出来,留下,作为自己曾经来这世间走过一遭的见证。
上官透也由着他,自己承担了大部分家务。
院子虽小,却有一口井,粮食储备也不少,足够二人消耗。
不出几天,该来的终于来了。
相州黄河大堤决口,淹没下游良田无数。
青州受灾最重,朝延调拔大量钱粮人手救援青州。
黄河沿岸全线告急,纷纷请求朝廷救援。
因水患致使南北隔绝,南方钱粮无法北运,京都政令无法南达,若大一个国家顿时陷入割裂状态。
相州官民再上万民表,请求朝廷让鲁王回番,治理水患。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不知从哪里传出流言,虽然说得极其隐晦,但听过的人都知道,其意直指太子戕害手足兄弟。
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头顶的乌云并不可怕,从中枢掀起的风雨才最是凶险的,它可能就此倾覆整个王朝,人人都不能幸免。
还有一个消息便是,朝廷将举行祭天大典,由国师主持。
在那封信里,上官行舟说过,他将以自身为牺牲,乞求上天结束这连月的暴雨灾祸,既是为国尽忠,也是斩断儿子上官透最后的牵绊。
封瑟没有感动,只想说这古人愚腐!
这件事被上官透知道了,绝不可能无功于衷,再和自己幸福地过日子!抱憾终身、从此成为不可碰触的心结,这都是轻的,消沉颓废、从此借酒消愁、甚至二人反相成仇,才是最有可能。
封瑟没有圣人情怀,不会想着用一己之身去拯救世界,但仅凭想像,也为上官透的命运感到悲叹,心痛不已,更不敢面对二人反目成仇的局面。真的到了那一步,自己将了无生趣。
上官行舟还在信里假惺惺地说,不反对自己和上官透在一起,但恳请自己想办法找个女人为上官透留后。
这不是变向提醒封瑟就是个异类吗?
这几天,封瑟满心的煎熬,如同困兽,找不到出路。
他不敢赌,万一赌输了呢?就算赌赢了,上官透对自己的心意不变,这样对亲生父亲都可以不管不顾的男人,又怎么可以托付终身?
封瑟很想说,上官行舟,你他妈就是只老狐狸!可恶!
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啊!!!
如果早点知道这一切……
会选择远离上官透吗?
也许……
不!做不到!
但至少还可以有别的办法可想。
天灾无可避免,但至少可以提前杀了鲁王,扶太子登基,带上姐姐上官筝,再绑了上官行舟这个老匹夫一起逃走。
只要人活着,再大的矛盾都有办法化解。
此时的封瑟还不知道,上官筝已经死了,难产,一尸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