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开始后,陆婴宁逐渐投入到项目讨论中。当张教授问及市场预测方法时,她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数据模型。
“这个思路很新颖。”
张教授赞许地点头。
周震南“但实际操作中变量太多。”
周震南突然开口,声音冷静。
陆婴宁“材料成本受反应条件影响很大,建议先做敏感性分析再确定模型参数。”
陆婴宁转向他:
陆婴宁“正因如此才需要创新模型,传统方法无法捕捉非线性关系。”
陆婴宁“创新也要建立在可行性基础上。”
周震南的目光直视她,镜片后的眼睛闪着专注的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开始面面相觑。
“好了好了。”
李教授笑着打圆场。
“你们俩的思路正好互补,这个项目就需要这样的碰撞。”
“这样吧,陆婴宁和周震南作为双方的主要联系人,负责协调两个学科的工作。”
会议结束后,陆婴宁收拾资料的速度比谁都快。她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周震南在身后叫她。
周震南“陆婴宁。”
她转身,看见他站在那里,阳光从走廊的窗户斜射进来,给他轮廓镀上一层金边。
周震南“合作愉快。”
周震南伸出手,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就像高中时每次他们一起完成小组作业后那样。
陆婴宁迟疑了一秒,伸手轻握:
陆婴宁“合作愉快。”
当他们的手分开时,她不确定是不是错觉——他的指尖似乎在她手心轻轻勾了一下,就像从前他们偷偷传纸条时的暗号。
陆婴宁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天气预报,眉头拧成了结。连续三天的阴雨图标刺眼地排成一列,而今天正是项目组计划外出调研的日子。
“带伞了吗?”
林小桃从背后探头,嘴里还叼着半片吐司。
陆婴宁晃了晃背包侧边的折叠伞——周震南那晚给她的那把。
三天了,她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还给他。每次想到要单独见面,胃里就像塞了一群扑腾的蝴蝶。
“哟,新伞?”
林小桃敏锐地注意到伞柄上刻着的“ZN”字母。
陆婴宁“借的。”
陆婴宁迅速把伞塞回去,转移话题。
陆婴宁“调研地点在开发区,估计回来都晚上了。”
“正好赶上赵教授的课。”
林小桃做了个鬼脸。
陆婴宁“记得帮我签到。”
陆婴宁比约定时间提前十分钟到达集合点,却发现周震南已经在那儿了。
他今天穿了件深灰色风衣,衬得身形越发修长,正低头查看平板电脑上的资料。阳光穿过梧桐叶间隙,在他侧脸投下斑驳的光影。
陆婴宁“早。”
陆婴宁出声打招呼,同时注意到他手边放着两杯咖啡。
周震南抬头,镜片后的眼睛微微一亮:
周震南“早。给你带了咖啡,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陆婴宁“美式?”
周震南“加半份奶,不要糖。”
周震南准确地说出她高中时的习惯。
周震南“现在还是这样喝吗?”
陆婴宁心头一颤。他竟然还记得。她接过咖啡,温热透过杯壁传到指尖:
陆婴宁“嗯,没变。”
其他组员陆续到达,一行八人挤进学校安排的小巴。陆婴宁刻意选了靠窗的位置,却看见周震南自然地坐在了她旁边。
熟悉的雪松气息若有若无地飘来,让她想起高三那年冬日的自习室。
周震南“我查了路线,”
周震南调出地图,
周震南“正常情况四十分钟能到。”
陆婴宁抿了口咖啡:
陆婴宁“我知道一条近路,从西山隧道穿过去能省十分钟。”
周震南皱眉:
周震南“但那边在修路,上周我经过时已经封了一半车道。”
陆婴宁“导航显示可以通行。”
陆婴宁坚持道,将手机屏幕转向他。
陆婴宁“赶在早高峰前过去应该没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