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
“……大师兄。”
相较于虞南枝的乖巧,薛洋撇了撇嘴,怀着几分说不清的别扭。
*
魏无羡指点了他们几句,便挥挥衣袖赶紧离开。
虞南枝半路出家,她仍然持着现代思维,一挥一舞中总带着些许不明显的僵硬。被他点明了后,倒有意识地在更改。
薛洋虽然学得快,但却根基不稳,只要多加练习便可。
二人回家时,鸦青的瓦房里已升起了袅袅炊烟。诱人的食物香气,也一起汹涌地涌入鼻息之间,瞬间就让人舌齿生津。
虞南枝推开门,便看见在院子中间被支起的一口大锅。
孟瑶打了一桶井水,正吃力地搬过来。
她赶紧从他手里接过了桶子。
“阿瑶,放着我来!水要送到哪里?”
“厨房。娘亲正在煮鱼汤,需要加水。”
孟瑶腼腆地笑了笑,嘴角漾出了两个浅浅的小酒窝。
虞南枝把水桶拎到了厨房,熟练地灌进了水缸里。她凑到孟诗身边,从袖中掏出了一方帕子递给她,“孟姨,我来吧。”
孟诗脸上被厨房的热气蒸满了细汗,她接过了帕子,柔柔地露出了一个欣喜的笑容。
“枝枝乖,这里交给我。”
“替我告诉孩子们,还有半炷香的时间,汤就好了。”
虞南枝被她轻轻地推出了厨房。
孟瑶和薛洋早就在院子中间搬了一张大桌和四张方凳。两人围绕在锅子旁边,脸上都浮着笑容。
虞南枝也凑了过去。
在柴火的燃烧下,白色的汤汁正咕噜咕噜冒泡,而吸满了汤汁的食材缓缓地飘了上来,一把切得细碎的碧绿葱花,悠悠地飘在了在了浓汤的表面,点缀了单调的色彩。
瞬间变得鲜香起来。
莫说薛洋和孟瑶,就连在现世都没吃过什么苦的南枝都咽了咽口水。
孟瑶眨了眨眼,紧紧盯着奶白的排骨,恍恍惚惚地说:“邻里的阿婆教了娘亲一个秘方……”
“……闻起来好香。”
薛洋摸摸脑袋,恨不得一头扎进锅里。
“孟姨的汤也快好了,我们把火熄了吧。”
虞南枝一声令下,孟瑶便迅速地熄了火,薛洋在方桌上垫了三四层湿布,等着锅凉了便移到桌上。
“孩子们——”
孟诗出了厨房,眉眼弯弯,朝他们招了招手。
他们便一哄而上的钻进了厨房,端出了自己的那碗鱼汤。
三个孩子甫一坐在凳子上,并不约而同地伸出筷子,向孟诗碗里夹菜。
他们把自己喜爱的菜都率先夹进了孟诗的碗里。
在青楼的那些年,几乎已经把她身体的底子全都掏空了。
即使被赎出来之后,也常常因为身体虚弱而经常咳嗽,身体素质也算不得好,一旦吹些凉风,便容易起热。
三个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照顾着她。
桌上的锅子仍冒着热气。
蒸腾的烟火,模糊了他们的面容。只有那份同样喜悦的心情,透过欢声笑语倾泻出来。
孟诗眼角滑落了一片晶莹。
无论曾经。
遇到枝枝,真是太好了。
遇到阿姐,真是太好了。
遇到姐姐,真是太好了。
薛洋、孟瑶与孟诗的眉眼俱是柔和下来,他们看着她,彼此心有灵犀地喜悦着。
虞南枝有所感应地抬起了头,她弯弯的笑眼里却浮动着潋滟的水光,恍若蓬勃朝气的向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