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被眼前景象吓的躲在柱子后边不敢出来
结果被朱棣一把揪住脖领子给拽了出来按在椅子上被迫看着眼前的景象
而徐知鸢就默默的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杀戮无动于衷
朱瞻基看到台下有个落单的小女孩属实于心不忍便想把她救上来
朱高炽看见此幕也动了恻隐之心把小女孩藏在了自己的衣服里
结束后,朱高炽把那个女孩送到了宫正司女官胡尚仪那里
希望她能把女孩抚养大
胡尚仪最开始是不想管的,但看到女孩可怜的眼神便也动起了恻隐之心还是将其留了下来为其取名胡善祥
朱棣作为政治家以铁腕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消除一切潜在的隐患
毕竟在朱棣的心里他还是觉得自己的皇位是造反得来的
所有朱棣只能以残酷的手段来证明他皇位的合法性
刚处理完建文旧臣的朱棣就看到了一个自己最不想见到的人,那就是铁铉
铁铉手下的人发动了兵变,将铁铉押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并没有责怪铁铉还想着希望这个昔日好友能帮助自己
更何况铁铉的确是个人才
可此时的铁铉早已不是当年朱棣的那个挚友了
铁铉曾经被少年朱棣搭救过
并且有了面见朱标的机会将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事情亲口告诉了朱标
后又因朱棣的引荐,铁铉得到了朱元璋的青睐
铁铉先是被派到地方为官之后又和朱棣一起查出了许多地方贪官污吏
这更让朱元璋认为铁铉为人刚正是一个堪当大任的人
被朱元璋赐字为鼎石之后的铁铉行事作风和处事态度已与朱棣有了天差地别
铁铉效忠于的是朱标和朱允炆,所有在他心中不管朱棣怎么优秀
铁铉都觉得朱棣是巧取豪夺的皇位,是对正统皇权的公然挑衅,名不正则言不顺
于立场而言,二人都没有错
可抛开立场而言,可能在朱棣决定起兵之时他与铁铉就注定会形同陌路走向这样的结局了
朱棣本想看在昔日情分的面上留铁铉一命,可铁铉早已一心求死
面对态度强硬的铁铉,朱棣也只能痛下杀手下令将其斩杀
另一边姚广孝得知铁铉被抓也是第一时间赶了回来,但还是晚了一步
————————————————————
处理完铁铉之后朱棣又准备惩治第二批密臣
可就在朱棣下令处置的密臣中徐辉祖在其列
这样的消息对于徐妙云来说是她无法承受的
靖难期间徐妙云已经失去了一个弟弟徐增寿
现在又眼见着另外一个弟弟遭受如此待遇,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愤怒
朱棣没有想杀徐辉祖的打算,毕竟他是徐达的长子还是自己发妻的弟弟
所以朱棣决定将徐辉祖幽禁府中闭门思过
对于徐辉祖而言
他首先是朝廷的卫国公、洪武帝信任的股功之臣、建文帝的忠臣
其次才论亲情,他是燕王妃徐妙云的亲弟弟,是朱棣的小舅子
而徐增寿自朱棣起兵以来就一直在暗中帮助自己的姐夫
在朱棣兵临长江时也是徐增寿及时策反了九总军都督陈宣,这才使朱棣的部队能顺利渡江
但最终因事情败露徐增寿被朱允炆当庭斩杀
徐家为朱棣已经死了一个徐增寿,朱棣还要这样对待徐辉祖
徐妙云无法理解朱棣的做法而崩溃大哭
朱棣答应徐妙云一定会善待徐增寿的子女
朱棣登基后第一个追封的功臣就是小舅子徐增寿,追封其为武阳侯
永乐二年朱棣又加授徐增寿为定国公且子孙可以承袭爵位
登基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朱棣也开始削除朱权等藩王的兵权
在建文时期朱棣是藩王,朱允炆要削藩朱棣反对削藩最后造反
可现在朱棣是皇帝了他也要削藩,而那些幸存下来的藩王自然也会反对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时的藩王们已经无力造反了
因为朱棣在登基后为了掩人耳目,先是恢复了周王、齐王、岷王、湘王四位亲王的封藩
但没过几个月朱棣又找了理由削除了藩王的护卫队,所以使得那些藩王再也无力造反了
朱棣从而彻底消除了藩王割据的隐患
建文帝没有解决的削藩问题,终于被朱棣给解决了
————————————————————
自从徐辉祖被圈禁之后徐妙云一直对朱棣有怨气
朱棣自知一直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
所以朱棣就找到徐知鸢想让她出面去劝劝徐妙云缓和一下他们夫妻俩的关系
这天徐知鸢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徐妙云的寝宫
徐知鸢看到徐妙云还像往常忧郁的坐在床边心中也满是无奈
徐知鸢(幼年)奶奶
徐妙云鸢儿来了,快坐
徐知鸢(幼年)奶奶这是还在因为辉祖舅爷爷的事情与爷爷生气呀
徐妙云虽然没有说话但徐知鸢也明白她心中的意思
徐妙云他这是让你来给他做说客来了
徐知鸢(幼年)我这还什么都没说呢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