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故事,说给你听(七)
小莫姐
远方的故事,继续说给你听。我是喜欢四处走走停停的小莫姐,因为我始终坚信:走出自我的世界,才能遇见更广阔的天空。前段时间,在陪高三毕业的孩子们填报志愿的时候,发现大家对自己的未来选择有点过于草率了,有多少人是随随便便填了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专业?你可曾想过,这个一填意味着至少未来四年,你要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甚至未来40年,你要从事与之相关的职业,如果不喜欢,带给你的可能会是下一份痛苦和迷茫。我觉得这份草率的背后是对于大多数正在读高中的你们来说,在拼命做题考大学的过程中,少了对自我的探索,对外界的探索,以至于当考上大学的目标达到后,停下来,你才猛然发现,哎,我喜欢的是什么,我未来要过怎样的人生?这恐怕不是靠三两天去冥思苦想就能想出来的爱好,而是要靠实际得去感受,去倾听,才能够发现那些能让自己充满好奇且愉悦的事情。我也知道大多数的你们,如当初的我一样,根本没有条件去体验更广阔的世界,所以我想远方的故事的意义即在此,让你们看到,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过。我也希望借助远方的故事,在你们有限的时空里,跟随我走过的那些路,去遇见不一样的世界。
高中和大学,我都在靠自己的力量去尽可能探索自我。所以大学的假期,我几乎没有回过家,因为那是我外出体验生活的好机会,当家教、发传单、做服务员,再用兼职赚来的钱去穷游。大二的假期,我选择到杭州萧山当家教。当时我教的是英语,从二年级到六年级。那让我真切得体验了教师这份职业的喜怒哀乐。不得不承认,和小孩相伴的日子,有欢笑,有泪水。会很累,但只要你认认真真得把他们当朋友,他们就会给你相应的回报。
二年级的小孩,刚步入学校,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调皮的很。但,只要真诚得跟他们相处,他们就会喜欢上你。虽然有些娇生惯养,但都是很善良的。当我说我要走的时候,一个个都说:老师,你别走。还要送我礼物。有个小宝贝折了个心形,上面用歪歪斜斜的半中文半拼音的字体写着:我爱niu。看到我喉咙哑,会关心地问:老师,你喉咙好点了吗?有渴望被关注的,所以整天老师长老师短的打小报告;有渴望爱的,所以会故意调皮以引起老师的关心。在他们身上处处可见人性的本真。
三年级是最让我头痛的一个班,男孩子占大部分的他们,天天吵着要玩游戏,好,玩,结果却是,这个不肯,那个不要。一节课下来能让人身心俱疲。喜欢安静的我,偏偏要陪他们闹,以至于很多次我都想放弃了。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倒数【dào shǔ】第二节课,我喉咙本来就不舒服,他们还那么吵,第一次对他们发火。也许是委屈,也许是就要离开,说着说着我就哭了。小孩子总归是善良的,看到我哭了,再调皮的他们也低下了头,眼里泛着泪花,还说:老师老师你不要哭了,我明天拿一张照片给你,让你永远记得我。
四年级,刚开始很头痛,后来渐渐地好了。那个胖嘟嘟的小男孩,是茶余饭后老师谈的最多的。成绩很差,很调皮,上课一不小心,他就离开座位到处跑。不过却是可爱又善良,每到下午,老师都会发零食给学生,好几次我都发现他给别的小朋友吃,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喜欢吃。其实哪里是不喜欢呢,只是因为他希望和别的小孩一起玩,希望别人的关心,所以把自己喜欢的留给别人。有一节兴趣课上,我陪他们下飞行棋,其中就有他。下棋过程中,我的棋被另一个小朋友吃了,他就说:老师,你放心,我替你报仇。结果他真的把另一个小朋友的棋都吃了,而我的棋他从来不吃。真的很可爱,这之后,每次他都用渴望的眼神说:老师,你也过来玩吧。实在不忍心他自娱自乐,就会陪他玩。还有一个小孩,画画不错,在我离开的那天,特意画了一幅画:画里画了八个小七星瓢虫piáo chóng,每一个代表一个他们班的孩子,还有一个我,并且纷纷写上了名字。
六年级,是我最舍不得的一个班。除了可可,都是一群不要学习英语的小孩。找他们谈了一次心,一个个问的问题都很犀利,都问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我以后又不出国,又不用跟外国人谈话,所以我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呢?当时对他们班真的很无奈。直到我找一个朋友倾诉,跟他打电话说了情况,他说:记住我的一句话,不管你的教学如何,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先喜欢上你,这样,你说的话他们就会听了。我记住了这句话。所以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关心他们每一个人。他们最爱玩摸人游戏,非要拉着我跟他们玩,平常我都是拒绝的,直到有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说:小莫老师,你作为我们班最受欢迎的老师,怎么能不跟我们玩呢。哈,居然用情感绑架,好吧,我没法拒绝,也乐于接受。所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和他们建立了感情呢?也许是那一次谈心,也许是课上陪他们玩游戏。可可和小铃,在我喉咙哑的时候会不约而同的都给我买了金嗓子。可可像个小大人,那次知道我钱不够用,就说,老师,明天我送你一百吧。我以为她说说玩而已,就没太在意。结果第二天她真的拿了一百快钱来,怕我不要,还偷偷夹在书里给我。幸好我习惯拿到书先翻翻,识破了她的小计划,就把钱还给她了。
虽然舍不得,但终于还是离开了。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这段教学带给我生命的感触是:育人者,先育己;教人者,必用心。他们是我教师生涯里的第一批学生,也是唯一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是这些小屁孩让我真切得体会到这个我曾排斥的职业,是可以有很多幸福的小瞬间的。它也教会我一件事,在我们没有深入了解一件事物时,别轻易否定,也别过分热爱,因为你所以为的可能真的只是一厢情愿,唯有足够了解才有充分的发言权。
好了,今天远方的故事就分享到这儿。很神奇,有时回看这些经历,觉得,耶,这真的是我经历过的吗?很佩服那个时候的自己,勇敢无畏,热血而折腾。我喜欢一直在路上的感觉,探索未知,突破自我。我也希望,无论再过多少年,我都有说走就走的勇气,这份勇气加上岁月的历练,不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有知且无畏,最后成长为内心那个坚定从容,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自己。我是小莫姐,在杭州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见。木心:孤独的天才,跨越时代的风雪
三怂哥哥
岁月不饶人,他也未曾饶过岁月。各位小伙伴,你们好,我是三怂,这首《从前慢》首发于五六年前,不知道如今还有没有人记得。它原本是一首小诗,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木心先生。他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乌镇,从小在江南古镇的诗情画意里长大,我也是嘉兴人,木心先生和我算半个老乡。今天,我斗胆向各位介绍一下这位文化界的瑰宝,诗画双绝的时代之子,木心。
-
我最初了解木心,说来惭愧,是在大学里的图书馆随手翻阅,找到了一本木心先生的散文集。至今我还记得他的一个观点:“诗神加冕之夜是寂静的。”这就是说,他认为诗的音韵美感是不重要的,内容和视觉形式才重要。我对此不以为然,因为我非常享受文字的音律之美,也愿意用自己的声音传递这份对美的体验。
但无论如何,这成为了一个契机,我开始对木心先生感到好奇。一个旅居美国的华人,一个入选《美国文学史教程》的时代洞察者,他背后还有多少故事?木心这个名字就像影子一样掩映在文学史的书册里,他像诗一样美,像雾一样神秘。
木心先生出生在乌镇,吴根越角,烟雨江南。他的家世是标准的书香门第,母亲能诗善画,外婆精通《周易》,连管家都会在酒后泼墨作诗,木心自然也从小就饱受熏陶。他学诗、学画,学哲学和钢琴,中西方的文化精粹在他身上熔为一炉。
在乌瓦白墙的江南小镇上,一个早慧的少年慢慢成长。他的命运充满险恶的惊涛,14岁,乌镇被日军攻陷;21岁,木心投身新四军。他蹲过监狱,当过老师,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毅然选择以55岁高龄出国留学。木心始终对这些历史的波澜淡然处之,并写出了那句著名的金句:“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
80年代中期,木心的才华终于在海外得到轰传,华文世界里,人人争相传颂木心的声名。他身边慢慢聚集起了一批艺术家,人人都渴望得到他的指教,他却默默回望向自己背后的时代,似乎有些茫然和无所适从。正如他在《哥伦比亚的倒影》中所写的:“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他在家里为听众们开课,课名就叫“文学回忆录”。这堂私教课一连持续了五年,每节课的讲义都有两万多字,那个锦绣文章的时代似乎在木心脑海里拓印了一份副本,他出口成章,金句俯拾即是。他的学生之一、国学名家陈丹青回忆,木心在课上经常会停下来,无奈地笑着摇摇头,说:“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他的渊博来自惊人的阅读量,木心曾经在课堂上戏谑自己的学生们:“你们看书太少。莎士比亚戏剧,我看过五六十遍,《福音书》我读过100多遍。每次读都不一样,到老也懂不透。”
木心先生是什么呢?他是旧世界古老文化的集大成者,也带有那个时代的一切烙印和幻想。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法统在他身上激烈碰撞,碰撞出了绝世的才华和惊艳的哲思。他曾做过这么一个精炼的总结:“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
他曾站在异国的街道上茫然若失,也曾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身受历史的大雪吹拂。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心目中木心先生最好的诗是《赴亚当斯阁前夕》,其中我最喜欢的段落是这样的:
现在变得 / 街头,有谁拥抱我 /
意谓祝福我去 / 远方的名城 / 接受朱门的钥匙 /
我茫然不知回抱 /
风寒,街阔 / 人群熙攘 /
总之,庞贝册为我的封地时 /
庞贝已是废墟
-
2006年,木心归国。他的乌镇老宅已被拆除,翻新成了一家工厂,这位困顿于时代风雪中的游子愈发茫然了。他的文字如期引爆了中国文坛,有人吹捧,有人质疑,有人干脆宣称“2006年是木心年”。
在热度和争端之外,木心渴望回归简单的生活。他回到了老家乌镇,每天喝茶、画画、晒太阳。有年轻人登门拜访,他就拿出画册给他们看:“你们看画,我看你们的眼睛。”蔡康永曾经在乌镇的小桥上和他偶遇,交谈许久,仍然觉得不敢相信,“竟然能就这么遇到木心。”
看似亲切随和、温文儒雅,但在内心深处,木心或许仍然是那个忧郁、敏感和早慧的江南少年。经年战火和时代动荡摧毁了他的家乡,他只能在精神上的故乡流连回味。木心曾写过这么一首诗,描绘自己心中矛盾和复杂的思绪:
莫依偎我,我习于冷,志于成冰。
别走近我,我正升焰,万木俱焚。
请扶持我,我已衰老,已如病兽。
你等待我,我逝彼临,彼一如我。
2011年,木心先生病逝。数百名年轻人自发从全国各地涌向乌镇,他们轻声念诵木心那句著名的诗:“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在大学时,我曾一度特别迷恋木心先生的文字。这句诗也总让我想起那段粗糙莽撞又带有诗意的时光:我放下书本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北京已经入夜了,深秋的风卷起薄薄的雪片,身处在遥远又寒冷的异乡,我体会到的孤独也许就是木心的孤独。
-
他一生中没有留下过于壮丽的鸿篇巨制,但他的才华和哲思,就像零珠片玉散碎在一篇篇散文和短诗之中,远看锋芒耀眼,近看却只是时代的残光。那个真正庞大的世界隐藏在海面之下,木心微微一笑,并不想让我们探知全貌。
或许,学问到了一定境界,就不再在乎浮华荣辱,甚至忘却生死。木心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这样洒脱的笔触:“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后人怀念他、质疑他,他都默不做声,只是为后人写道:“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好像我们随时都能寻到木心先生的踪迹,哪怕他已化作尘土,消散在历史的风雪中。
他看过时代的血与火,他走过文化的荒野和断层,他为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词句,他是这遭受巨变的世界里披风戴雪的旅人。我是三怂,我在杭州,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反馈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内容,我们下期节目再见。远方的故事,说给你听(六)
小莫姐
高中时光,岁月流转,有我陪你一起走过。各位好啊,我是曾经喜欢四处的小莫姐。3个多月没见,你还好吗? 去年远方的故事停更后,很多小伙伴问:小莫姐,什么时候再更新远方的故事啊?嗯,听到你们的呼唤,所以远方的故事,继续说给你听。
在所有的出行方式中,我最喜欢的是坐火车。火车慢悠悠哐当哐当得往前走,看着窗外的景物,人的思绪也会跟着慢下来,心也变得柔软起来。而最让我迷恋坐火车的一点是,火车虽慢,却拉近了人跟人之间的距离。每次做火车的途中,总能遇到那么几个相谈甚欢的人,这些可爱的人们让旅途不再单调乏味。到站了,轻轻一挥手,留在脑海的只有火车行驶过程中的美好回忆。这种偶尔的不经意,反而成了人生中美丽的意外。
嗨,小冯,你的伤好了吗?还在继续坚持你的武术梦吗?对你的印象经历了戏剧化的转变。上火车的时候很拥挤,小小只的我被淹没在人海中,还好有个热心小伙帮我提行李,还帮我找位置。好不容易被挤上来,再也挪不动了,我只能通过缝隙艰难地寻找自己的位置,那个热心小伙先看到了,我往他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一个发型足够特别的人:光头,只剩后脑芍的几撮头发形成一个“囚犯”的“囚”字,那一刹那,我是有点害怕的,脑海里闪过一些监狱的画面。我忍不住在心理OS:不会要我坐他旁边吧?!后来我跟你说起对你的初印象,你有些受伤地看着我:“原来我给你这样不好的印象?”直到下车你似乎还一直无法释怀。原来,所谓的第一印象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认真看你,竟有几分像谢霆锋,还挺帅。
聊过天后才知道,原来你是隔壁学校的同级学生,还是广西老乡,顿觉亲切许多。你热爱武术,在学校开创了武术协会。你给我看在学校的表演视频,我看得着了迷,原来太极可以这么有魅力。我转头跟你说:我大一学的也是太极,不过就是三脚猫功夫。我就记住了一句话。“是什么”“一个西瓜劈成俩,一个给你,一个给他。”“哈哈哈哈哈哈”你听罢在那哈哈大笑。我注意到,你在笑的时候很收敛,一路上你也总是坐不到几分钟就站起来,一问才知道,你是练武术受的伤,才做了手术,腹部痛得很。我有些心疼地看着你,你觉察到了我的眼神说:谁让我热爱武术呢,哪有不受伤的。
娇灵小朋友,还记得你和姐姐的约定吗?你给我纪念物时说:“你要留着这个纪念物啊,等你来找我的时候拿着它,我就会记得了,不然我怕我忘了。姐姐,我会天天在门口等你的,有时间我就会到门口看看。你什么时候来呀,暑假可以来了吧?我放假的时候你也在放假吧,那时候你就可以来了对吗?如果你来了,你可以问我们村的人,和他们说你找我,我姓艾,艾是草字头加个叉…”看着你一边认真的在我手上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一边不停地向我提问,实在不忍让你失望,真想说:“我暑假就去看你。”却又不愿欺骗你,只好尽可能详细得和你解释道:“对啊,我跟你放假时间是一样的。暑假啊,我要去打工挣钱,又要回家,所以可能去不了。如果我去衢州就去找你好吗?”我看着你送我的纪念物,那个你从舅妈送的发夹上取下的小鱼儿,问你:“你就这么送给我,不怕你舅妈伤心吗?”“没事,我和她说我不小心弄丢了。”“哈哈,小机灵鬼…”有时,你会凑到我耳边,跟我小声说:“姐姐,我告诉你个小秘密啊,你要替我保密哦”于是你兴致勃勃地说起了你父母怎样怎样,你叔叔为啥到现在还没娶老婆,看着你那可爱样子,我笑的肚子都痛了。一路上,你还有许多童言童语。因为有你,无聊的旅途变得有感动有欢笑。最后,还是不得不在你大大的拥抱又握手后,跟你说再见。
陈士兴,海洋大学的你,这会该在大海上航行了,有一天你会游遍全球各个大海吧。知道我学心理学,你和我说起了自己作为心理委员的惊险事件,有一次有个教授在现场给你们演示了催眠全过程,配合催眠过程的那位同学,在这个教授说了几句话后就被催眠了。那个同学被催眠后呢,身体就被腾空得放在两个椅子中间,接着教授站了上去,最后那个同学居然毫发无伤,醒来后也不知道发生了啥,这让你们都惊奇不已。我问了你许多关于海的问题,你说要看海啊最好到海南三亚去。后来啊,我真的去了海南三亚看海。
这几个人只是我在坐火车途中遇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其中三个,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人儿。我想,坐火车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满怀期待,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坐在你身旁的是怎样有趣的灵魂。我不禁想起王菲那首歌《最爱陌生人》,火车上的陌生人之间有种特别的真诚感,很多不便和身边人诉说的话,却在陌生人面前坦诚。有句话说,网络里有最大的谎言,也有最真的话。大概就是如此,火车上这份不带任何目的的人情反倒让人格外欣慰,只是因为偶然坐了同一趟车,又偶然分到了同一列车厢,于是恰好你坐在我的对面,他成了我的邻座,于是就有了一路的欢声笑语。
好了,今天远方的故事就分享到这儿了。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亲爱的,一个人外出千万注意安全,别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好自己。我是小莫姐,在杭州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远方的故事,说给你听(五)
小莫姐
长夜漫漫,有我陪你一起入眠,欢迎收听晚安心语,我是小莫姐。远方的故事,继续说给你听。
由于天气不给力,连着两天的雨哗啦啦,下了又停,停了又下。于是,我们不断改变行程。没有到达最初的目的地,却了无遗憾。把握好了随遇而安的心态,沿途的风景依然很美,攀登的过程一样挑战不断,最终目的地让人赞叹不已。这实在是意外之喜,又在意料之中。
本以为这三天要过足一回背包客的瘾,但由于天气原因,原定计划取消,只在第一天当了三小时的背包客。从下井到罗阳古村,我们翻越了三座山,花费时间三个半小时。工具是新驴友两跟临时的木制拐丈,那些老驴友们,都设备齐全,不光有登山杖,还有护膝垫。对于这几个山头的记忆所剩无己,当时只顾埋头快走,想快快把身上那不知多少斤,看起来足以吓人的背包bēi bāo卸掉。当终于到达古村落时,两肩果然红了一大块。哦,想起来了,登山时,认识了那万山从中一点红的映山红,还有在快要到达村中时遇到的群牛,以致于后来我想把那几个不知明的山头叫作牛头山。
大概傍晚七点,夜幕降临,我们才终于看到点点灯火。这就是我们的第一站-罗阳古村,传说中的鬼村。领队之一狼说,这个村子曾有一户人家为吸引游客,证实鬼村的传说,毒死了四个人。这里人数最少的时候只有三个人,那是在二零零几年的时候,村子里陆陆续续死人,村人们害怕,就往别处去了。就是这个充满恐怖传说的村子,最后竟然要在这里搭帐篷睡两晚。
第一晚,不习惯坑坑洼洼的地面,辗转反侧中,一只飞蛾不停的在帐篷中间层扑拉扑拉得飞,外加外面的雨声滴滴答答的。虽然帐篷是搭在木屋内,但, 那雨声给人的感觉就像要穿破帐篷低落在身上般猛烈。当我正被雨声烦死的时候,突然,同伴叫了一声,真是把我吓了一跳。我们起来,打开营灯,一只蟾蜍在帐篷里,怎么办?大半夜的,也不好喊临床过来帮忙赶,我只好硬着头皮,拿了一张纸巾,把它抓在手里,拎出去了。真是一夜惊梦,又加上那地凹凸不平,实在是难以入眠啊!终于,不知何时睡着了,可,一声“喔喔喔喔”又把我给吵醒了,我第一反应是,谁啊,这么变态的手机铃声,还调大半夜的闹钟。一声也就算了。居然每隔一小时就来一次。天呐,看来今晚是不用睡了。但是,我又突然觉得很奇怪,这铃声还有回音?最后才终于知道,那是主人家的公鸡在叫 ,那回声,则是别家的公鸡跟着一起叫,原来,这户人家的公鸡还是个小头头啊。可怎么大半夜就开始叫啊。果然,第二天早上起来,大家群愤而起,都说要把母鸡公鸡们统统杀了吃了。
虽然第一晚没有睡好,但该走的路想看的风景,还是去了的。早上起床简单洗漱,同伴还没有起来,我便自己出去看看经过一晚雨水洗礼的山林,雨后的青山真的很让人迷恋,空气也格外清新,碰到一位村里的妇人,我跟她聊了几分钟。这村庄虽然有人徒步来,但毕竟开发的程度不大。村庄的商业气息并不重,淳朴之风处处可见。然而我不敢走远,和那妇人聊过后便往回走了。早餐过后,雨未停。只好继续火堆旁烤火。 终于,快到正午,雨渐渐停了。考虑到昨天一天的雨,原打算背包翻山越岭达到南溪江的计划取消。于是临时决定徒步去看龙凤瀑布。出发前夕,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带拖鞋去,因为要过溪,鞋子湿是肯定的。最后,还是穿着一双,拎了一双。可刚走出村庄我就后悔了。应该直接穿拖鞋就好了,因为第一条溪就得换鞋了,裤脚也湿了。
于是一路登山皆拖鞋,当终于走回村庄的时候时,我觉得自己都脱胎换骨了。竟然穿着一双拖鞋走完了我史上爬的最艰难的一次山峰。那绝对称得上是悬崖峭壁,你可以想象一下,我走的那段路,左手边是山,中间是一条仅仅能容下一个人的弯弯曲曲的山道;右手边呢,要么是万丈深渊,要么是湍急的水流。你只能攀着峭壁,在保证脚踩踏实的情况下,才敢跨出一步;或者拉着那峭壁上的树根,借助它的力量给你勇气,一次又一次地走出泥泞。好几次,望着那仅能容一只脚,手必须攀着树根,还有一不小心就可能往下掉得危险,我真的有种想哭的冲动。那一刻,往前害怕,往后也很艰难。脚下的拖鞋不时被湿润的泥土沾染,很滑。跨过的山泉水流,只需几秒中,就能让你的脚有种刺骨的寒冷。我忍不住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要放弃吗?
途中我很感激一个人,可嘻。不管他是恰好碰上也罢,刻意帮助也好,好几次,他都在我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拉了我一把。以至于后来渐渐养成依赖,每当遇到不敢过的山路时,我总希望他就在前面等着我,帮我一把。但终归,他不可能一路上都帮我一个人,他有他的照片要拍,他有其他人要帮,他还有自己的路要走。我还是要学会一个人克服那令我心生恐惧的悬崖峭壁还有湍急水流。后来,我渐渐地学会不再期待他在前方,而是自己咬咬牙往前走。当时我想,人生不就是如此吗?没有人可以帮你到终点,只能帮一时,不能帮一世,有些坎坷,终是要自己走过的。当你走过之后,你会发现,前方等待你的是那史上看到过的最美最壮观的龙凤瀑。当我穿着雨衣,靠近它,飞溅的水花瞬间把我湿透,雨衣上的水珠开始滴答往下掉的时候,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这四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爬,是值得的。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直到今天回忆起来,依然让人心生澎湃。这一路,有美景,有人情,有挑战……一路上有人手机被淋湿,有人相机报废,有人被蚂蝗咬得鲜血淋漓,有人屁股摔了不知多少次,还有人衣服上泥迹斑斑……但终于个个都练就了一身武功,安全归来。回去的路上,明明是同一条山路,明明已经很累,但我却走得异常得轻快,也不再需要人帮,还第一个奔回了小村庄。
晚上扎营睡觉。大家都期待那只该死的公鸡不要再喔喔喔地叫,扰人清梦了。但是,有几个欠揍的家伙,在夜深灯息之后,非要讲鬼故事,还是关于这个村落的。结果,讲鬼故事的那两个人,乌龟大哥要上厕所,把自己给吓着了。法官大人,因为打呼噜,没人跟他一起睡,还偏偏要说鬼故事吓我们,最后自己也不敢睡了。但,我是真的羡慕他的睡眠,不管地有多冷,鸡有多大声,他都能伴着自己的鼾声阵阵,睡得贼香。幸好今晚没有蟾蜍,也没有飞蛾,又加上白天真的太累了,今晚总算有了几个小时的睡眠。途中被冷醒了好几次,那只公鸡还是喔喔喔地叫个不停,隔壁的小豆丁说,嗯,这真是天籁之音。我心里的os是:拜托,大哥,虽然我已经渐渐习惯它的鸣叫声,但那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得上是天籁之音吧。就这样,伴随着公鸡的喔喔声,鬼村的第二晚也结束了。
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永嘉之巅,拍照留念,浙师大行者也定格在那一瞬间。
这一次远方的故事结束了吗?不,最后,还要说一下一路陪伴我们的那只英雄狗狗,我叫它大黄。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一只狗的忠诚、聪慧还有坚韧。它跟着我们跋山涉水四个多小时,最后快要到达龙凤瀑的时候,它的脚已经血迹斑斑,但它依然勇往前进。它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如果我们很久还没有追上它,它就会默默地等着我们,直到看到我们之后,又窜地一下,不见了踪影,继续在前面等我们。离开的时候,我最最舍不得的就是这条狗狗了。大家都很想把它带回家。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它还专门跟出来送了我们一程。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把狗,称为最忠诚的朋友。我回头看着它,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大黄,愿你在罗阳古村陪伴驴友们一直前行,很久很久……
好了,亲爱的,今天的远方的故事就分享到这儿了,真的很开心,你愿意听我唠唠叨叨,分享这些尘封已久的旅途趣事,也能听懂那些年,我满怀憧憬的青春年少。
我是小莫姐,在杭州跟你说,亲爱的,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