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林峰
这个时候的林峰,所想的就是改变自己,变成一个站在太阳底下的人,不再是站在黑暗中一个人孤独的前行,但愿是自己所理解的那个样子,但是林峰并不敢去证实,实在代价是太大了。
等聊完天之后发现时间就刚好弄的差不多了,虽然说走过去路上比较冷,但是林峰还是要换一下衣服的,林峰一般是喜欢从寝室里面换完实验室所需要的衣服来回走,虽然说有点冷,但是省去了多麻烦,但是这对于徐子秋这个怕冷的人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实在是去实验室的路上有点冷,回来的时候差别也很大,一冷一热给徐子秋的感觉就是很容易生病,所以徐子秋就一般都是穿好棉袄之后到了实验室再脱下来之后再穿上再回寝室。
虽然说有一点麻烦,但是至少不会生病,而且实验室里很冷。这个可能是因为实验室里面空调也就只有在很多人进来之后才会开,一会儿,开一会儿之后等教室被它暖起来之后就又可以关掉,很多人都没有受着受过这种苦,所以自然就忍受不了,但是很多人仍然是留下来的,收到的是很多的知识。
相对于徐子秋这个助教要准备很多笔记,林峰就轻松了很多,林峰的脑海中知识太多,容量储备也非常足够,所以徐子秋有准备的那些东西,林峰根本就用不上,甚至很多时候还是会即兴发挥,很多时候都是会出乎学生的影响,但是偏偏这些学生所学到的虽然说并不多,但是足够应付所谓的考试。
但是一到到生活实践的时候,林峰就发现了他们的问题。一群人几乎都是复制一样,太过于死记硬背,有些人就算是空间想象能力很好,有些人就算是思维能力很好,但是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分数看得看得太过于重要,把结果看得太过于重要了。
真正的实验家是不会在意一次结果的,可能是因为这些年轻也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做实验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之所以能把实验做成功,是因为之前有人研究了无数次,所以才能一次性把时间做成功,真正的研究是一次一次来的。林峰这一次很温柔,只是告诉他们这个道理之后,就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就开始了这节课的讲解,徐子秋作为一个助教同事也是一个学生,来这里也是为了吸取经验,同时也是和这些人一起学习。
徐子秋的基础并不是很好,但是年龄比他们相对大一点,但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于是又不得不特别佩服林峰,徐子秋发现林峰真的是看得很准的,很多时候对于很多事情也有独特的见解。
现在这个社会太多小孩子都被培养成读书机器,而且内卷也十分严重,这才让很多父母不得不考虑做研究生或者说做科学家,这个可能也许未来会更好会有更好的发展,甚至已经忽略了孩子们到底是想要还是不想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忽略了他们自己的意愿,让他们一直苦学,这样的学习是乏味的,是无趣的。